前言
一位韓國教授在公共場合拋出驚人言論—稱“漢朝前的中國一直歸屬于韓國祖先的統治”。
此番言論迅速引發網絡熱議,不僅在中韓兩國社交媒體掀起爭議,甚至在全球范圍內引發網友一致調侃與質疑。
但這次全球網友竟然統一了“戰線”!
荒唐言論引爆全球網絡
這位韓國教授據傳姓金,專攻東亞歷史,他在某次講座中聲稱“夏、商、周、秦等王朝都屬于古朝鮮的統治范圍”。
還拿出遼寧出土的青銅器作為證據,認為其與朝鮮半島早期文物相似,故以此推斷古朝鮮勢力曾延伸至黃河流域。
這番“逆天考古”引起中外網友一致質疑,網友紛紛留言諷刺:“證據呢?”、“你們連孔子都想認領,還能整點新鮮的嗎?”
更有網友直接翻出中原自古有文字、有禮制、有政權體系,而古朝鮮記載零星、神話色彩濃厚,缺乏系統性文字、統治證據,強行“文化逆輸出”毫無邏輯。
這位教授的言論并非個例,而是韓國長期以來文化“掠奪式宣揚”的一個縮影。
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清晰的路徑:從節日申遺、傳統服飾包裝、影視劇文化挪用,再到學術“造書造史”。
韓國在全球范圍內悄然布局其文化影響力,并試圖重構其在東亞文化體系中的話語地位。
韓國早在2005年將“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遺,引發中國網民廣泛抗議。
盡管韓國強調其儀式的地方性,但節日起源于紀念屈原的歷史事實無法抹除。
韓國在申遺過程中刻意淡化源自中國的事實,表面上突出本土特色,實質卻是將中國傳統節日包裝輸出。
韓服與漢服在形制、紋樣、禮儀規范上有諸多相似,尤其朝鮮李氏王朝時期深受明制影響。
但近年來,韓國卻頻頻在國際活動中將“改良韓服”冠以“傳統亞洲服飾代表”之名,模糊歷史傳承路徑。
從《大長今》中女主施醫手法幾乎全部源自《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到綜藝中大量漢字背景卻宣稱“原創韓字文化”,韓國在現代影視內容中不斷植入中國文化元素,卻又通過包裝偷梁換柱。
追溯韓國頻繁搶注、挪用中國文化現象的根源,我們不難發現:這既是出于文化認同上的焦慮,也是一種借助文化資本謀求國際影響力的戰略選擇。
韓國歷史上長期為中國藩屬,自身文化獨立性相對弱。加上又被日本殖民時期文化系統被強行壓制,韓國社會長期存在對“正統文化”的追尋沖動。
于是,為了建立民族文化自信,不惜借用、重構鄰國文化為己用。
自建國以來,韓國始終重視民族認同教育,政府與媒體長期以來強化“韓民族優越論”,在面對中國文化崛起的背景下,更傾向于以極端化方式維護文化自主性。
國際社會為何不買賬?
面對韓國教授荒唐的歷史主張,國際社會基本持否定甚至嘲諷態度。
這種態度背后,是現代學術對“證據鏈”的嚴謹態度,也是對歷史真相的基本尊重。
許多西方學者指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歷史文獻體系,從甲骨文、金文到竹簡、青銅器銘文,構建起穩定可信的時間線。
而韓國古代文獻體系極其薄弱,很多所謂史料出自《三國遺事》等神話性質著作,缺乏實證基礎。
此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文化遺產劃分也基本尊重歷史歸屬。
例如,中國的故宮、長城、曲阜孔廟均為中國單獨申報;韓國的江陵端午祭、高句麗墓群等則以本國特色呈現兩者有交集但有明確邊界中韓文化交流不能被“文化冒領”蒙蔽。
實際上,中韓歷史上有著長久的友好文化交流。
無論是古代的新羅留學生入唐求學,還是今天中韓合辦的經典互譯工程,都表明兩國之間有深度合作空間。
但正因有這段密切交往,才更應尊重彼此歷史根源。
當韓國極端民族主義將中韓文化交流歪曲為“文化掠奪”時,就會將兩國本應互學互鑒的傳統推向對立面,反而損害本國文化的公信力和國際信譽。
我們國家對于這種“文化逆襲”,也展開了應對,我們國家會加強歷史考古研究,補強史料體系,防止偽史蒙蔽公眾認知通過國際傳播平臺講好中國故事,增強漢服、漢字、中醫等文化輸出話語權。
在對外文化交流中強化原創與歸屬權標注,如傳統節日宣傳應加入歷史介紹與文化背景普及。
結語
尊重歷史,才是文化傳承的根本。
韓國教授這番“漢朝前中國歸屬韓國統治”的言論,荒謬至極,卻也是當前中韓文化交流中的一個警鐘,中韓文化有共通,有交流,有借鑒,但不能因此否認彼此的根與本。
文化不是靠“搶”的,也不是靠“編”的,真正的文化自信來源于自身扎實的積淀和對歷史的尊重。
而一味地追求“文化所有權”,只會讓一個國家在全球輿論場中陷入被動與質疑我們期待,中韓能真正做到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展開更健康、更理性的文化對話。
如此,才能讓兩國文化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出各自應有的光芒。
新浪財經2023年1月27日:沖上熱搜!這一次韓國的“剽竊”事件,讓中國人徹底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