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將“過境”竄美,獻投名狀,港媒:美或拒絕,不想影響訪華上臺已1年零2個月時間,賴清德各種各樣的“謀獨”手段,已經讓自己陷入到內憂外患之中。
“內憂”指的是,賴清德在島內發布“臺獨10講”,本想要借著這10講來團結能團結的一切力量,搞大罷免,把島內立法機構的控制權拿在手中。
可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賴清德的“臺獨10講”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過于激進的演講內容,拋出所謂“打掉雜質”論調,引起了在野黨和島內民眾的普遍不滿。因為“雜質論”本身就內涵“清洗”的意味在內。不符合民進黨政治立場的政治論述就是“雜質”,不投票給民進黨的選民也是“雜質”。
賴清德演講主題雖然是“團結”,行的卻是分裂兩岸之實。“團結”口號喊得震天響,實際上還是在拉攏綠營選民和中間選民,和藍營站在對立面。
事實證明,這種陽奉陰違的做法,已經讓島內逐漸形成共識,賴清德“團結10講”也好,大罷免也罷,都是在為自身的政治利益服務,根本不管島內老百姓的死活。
就連民進黨內部人士也發出警告,“團結10講”是賴清德的重大戰略失誤,如果繼續進行將遭到反噬。賴清德也是見好就收,立刻以臺風影響為由,取消了第5講,并無限推遲后續幾講。
近日,高雄因受到“格美”臺風的影響,臺南部分地區發生嚴重水災,臺當局救災不力,要求臺南民眾自救。有意思的是,民進黨側翼卻在網絡上炮轟國民黨,稱國民黨執政時沒有給臺南撥款,導致這次臺南水災。甚至還吹噓從民進黨執政以來,在高雄修蓄水池緩解了水災等等。
這一系列的論調,臺灣民眾早已看清了民進黨當局的真實面目。預計在即將到來的大罷免中,民進黨恐怕難以取勝。
而“外患”則是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臺灣地區也在特朗普征收對等關稅的范圍內,加征關稅的幅度達到32%。盡管特朗普進一步延長對等關稅生效的時間,到8月1日才會正式生效,但民進黨當局并沒有任何應對的措施,反而是賴清德在回應中稱把“吃苦當吃補”,被島內上下嘲諷。
在內憂外患的加持下,賴清德又要準備“過境”竄訪美國了。
根據臺媒《聯合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賴清德將會在8月到訪中美和南美“邦交國”,期間將會“過境”美國紐約和休士頓。這是賴清德自去年上任以來,第二次對外出訪。
有消息指出,賴清德此行可能會當面向美國“匯報工作和獻投名狀”。賴清德此行將會帶著大量島內商界人士,包括半導體和光電領域。除此之外,賴清德很可能會在出訪的過程中,宣布向美國大量采購民航客機。
這似乎又和民進黨的“內憂外患”首尾呼應了。特朗普對臺灣加征關稅是因為貿易逆差,賴清德認為只要加大對美國商品的采購,就能達到貿易平衡,美國就不會對臺灣加征對等關稅了,簡直是異想天開。而賴清德的“臺獨10講”失靈,大罷免恐怕難以推進,每到這種關鍵時刻,民進黨就總會打出“美國牌”,因為不管是國民黨還是民眾黨都不敢忤逆美國,似乎美國可以在島內包治百病。
不過美國會不會吃臺灣這一套,不太好說。比如香港南華早報就援引美國消息人士的話稱,
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為了避免危及后續訪華,以及與中國最高層的會晤,而取消賴清德的“過境”行程。現在中美關系正迎來改善,若賴清德成功“過境”竄美,無疑將會導致中美關系再度遇冷,不利于中美高層會談的舉行,以及特朗普期待的訪華之行的展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