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版特朗普向全世界發動關稅戰,他到底想干啥?這是許多人至今都想不明白的問題。
有人說,特朗普缺錢。理由是:美國債臺高筑,美國財政年年赤字,美國政府窮得不像樣子,美國急需在全世界搜刮錢財。
事實果真如此嗎?
我們知道,美國驢象兩黨斗得死去活來,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認識:中國是美國霸權最大的威脅。因此,趁美國尚未衰落,中國尚未崛起之機扼殺掉中國,就成了驢象兩黨的共同目標。
如何才能扼殺掉中國呢?驢象兩黨的看法就有區別了。
驢黨認為,中國是最大的威脅沒錯,但歐盟和俄羅斯也不是省油的燈,它們同樣有威脅美國的實力或潛力。況且若俄歐聯合起來的話,對美國的威脅比中國更大。先挑起一場俄歐沖突,不僅斷絕了它們聯合的可能,還能讓他們互相削弱,來自歐洲的對美威脅就會被徹底消除,那時再集中精力對付中國就不難了。況且,如果對俄歐沖突掌控得恰到好處使俄羅斯能再次分崩離析的話,北約的力量就會迅速東擴到整個中亞和東亞地區,對美國而言中國就成了甕中之鱉,絞殺中國豈不輕而易舉?
象黨變成特朗普黨以后,特朗普黨認為,俄羅斯也曾是列強之一,也信奉叢林法則,當下又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俄羅斯和美國壓根兒就是一伙的,俄該是美國團結的對象。因此,聯俄制華才是美國的最佳選擇。至于歐盟,不過就是一個散裝的聯合體,對美國構不成威脅,歐俄聯合更是無稽之談。
因此,1.0版的特朗普就急于聯俄制華,但他卻遭到驢黨的打壓和掣肘,使特朗普陷入通俄門,并輸掉了連任。睚眥必報的特朗普懷恨在心,故全盤否定拜登的政策主張就成了他二進宮后的不二選擇。
2.0版的特朗普把24小時解決俄烏問題作為自己的最重要競選承諾,一上臺就向普京拋媚眼,強迫澤連斯基接受烏克蘭現狀用土地換和平,用出賣烏克蘭的辦法換取俄羅斯在對付中國時站到美國一邊。
我們還記得,特朗普的就職演講就是他的宣言書。他發誓要奪取格陵蘭島、收回巴拿馬運河、把加拿大變成美國的第五十一個州、把墨西哥灣更名為美國灣,要驅逐巴勒斯坦人并親自管理加沙……他這么做究竟想干什么?這個問題和他為啥要向全世界加征關稅一樣令人費解。
現在我們應該看明白了,特朗普這樣做就是向全世界尤其是向中國證明:美國并未衰落,美國仍然是全球霸主,美國仍然一言九鼎,他特朗普就是世界之王。
也就是說,他要先聲奪人,從氣勢上壓倒所有敢于反抗美國霸權的明面上的對手和暗地里的對手。如果中國怕了,就會主動向美國舉起白旗,聽從美國指令,服從美國意志,維護美國優先。按照特朗普對中國的估計,在他的這一連串高壓之下,尤其是對中國的超高關稅的壓迫下,中國經濟會瞬間崩潰,中國威脅就會瞬間化為烏有,特朗普就會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成為世界和平的締造者和統一者。
做好上述鋪墊之后,按照特朗普的想法,只要他的關稅大棒揮舞起來,就可能出現兩個可能的結果:一是世界各國紛紛向美國求饒,爭先恐后地和美國政府達成協議,發誓不再敢和中國做生意,中國的外需歸零,外貿經濟就會垮掉,人民就會造反,中國政府就不得不向美國俯首稱臣。二是中國率先跪下,既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都跪下了,全世界就不會再有國家敢對美國說一個不字了。無論中國先跪還是后跪,結果都如特朗普所料,不戰而屈人之兵上之上者也!特朗普想不成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都不行。
如果還沒有想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不妨復盤一下特朗普加征關稅的過程——
2025年2月1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征25%關稅,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10%關稅,隨后又延緩了向加墨兩國加征關稅計劃。2月25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指示美國商務部長對銅啟動232調查。這就是先拿兩個鄰國做實驗探探中國的底,為下一步動作做鋪墊。
2025年3月1日,特朗普下令對木材進口進行新一輪關稅調查。3月4日起,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加征25%關稅正式生效。3月6日,特朗普簽署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關稅的修正案,使符合“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的產品免征關稅。3月11日,特朗普表示因加拿大安大略省對輸美電力征收25%的關稅,指示美國商務部長對來自加拿大的所有鋼鐵和鋁產品增收額外的25%關稅,但當日白宮聲明該額外關稅不會生效。這主要是在和兩鄰國糾纏,墨西哥和加拿大并未輕易就范。
2025年3月24日,特朗普稱任何從委內瑞拉購買石油或天然氣的國家,在與美國的任何貿易中都要向美國支付25%的關稅,相關規則于4月2日生效。3月26日,特朗普宣布對所有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5月3日起,關稅范圍擴大至發動機等核心部件。這是在做進一步試探,不僅增加了一個委瑞瑞拉,汽車關稅關聯到的國家就更多了,為下一步普加關稅做了試驗。
2025年4月2日,美國宣布對所有國家征收10%的“基準關稅”,4月5日生效,并對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征收個性化的更高“對等關稅”,4月9日生效。4月9日,美國對中國累積高達104%關稅生效,同日,中國將對美加征關稅稅率由34%提高至84%。隨后,特朗普稱已授權對不采取報復行動的國家實施90天的關稅暫停,同時將對中國征收的關稅提高到125%。這就針對中國來了,用差異化征稅和給90天暫停生效的辦法誘使各國與美國達成協議。
2025年4月14日,美國商務部表示,自7月14日起,從墨西哥進口到美國的大部分番茄會面臨20.91%的關稅。4月21日,美國宣布對來自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太陽能產品征收最高高達3521%的反傾銷及反補貼稅。這叫重點突破,做成幾個典型供大家學習跟風。
2025年5月1日,加拿大和墨西哥制造的汽車零部件因屬于《美加墨協議》的一部分,免于25%的關稅。5月2日,美國正式終止對來自中國價值不超過800美元的小額包裹給予免征關稅的政策。5月8日,英美就關稅貿易協議條款達成一致。由于中國對等加上了關稅毫無妥協的意思,美國國內受不了了,紛紛給特朗普施壓,所以才有了免小額包裹稅的動作。大家應該記得此時特朗普政府反復向中國示意想和中國開展談判。同時還釋放混亂信息,讓各國誤以為中國妥協了。中國的不跪視頻效應,使得各國觀望到中國行動的效果。美英協議沒有發揮示范效應。
2025年5月10日至11日,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在瑞士日內瓦舉行。5月12日,雙方發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美方對華關稅共計30%,中方對美關稅共計10%。5月14日,美方正式調整對華加征關稅。這本質上是美國以退為進的策略,但客觀上被人們看成美國在妥協。為了撈回面子,會后美國在人工智能和先進芯片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對華出口管制。與此同時,又積極促成中美元首通話達成共識,同意雙方團隊繼續落實好日內瓦聲明,盡快舉行新一輪會談。
2025年6月9日-10日,中美兩國貿易代表在倫敦舉行長達16小時的閉門談判。會談結束后,中美雙方就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和鞏固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的措施框架達成原則一致。到此,特朗普并沒有實現他對中國的施壓目的,于是又準備啟動第二輪關稅戰。
2025年7月7日,特朗普將與各國達成關稅協議的期限推遲到8月1日。7月9日,又對8個國家威脅加征20%-50%關稅,其中對巴西的50%關稅較為引人關注,巴西總統盧拉表示將對等反擊。這些動作都表示特朗普第一輪關稅戰沒有達到目的,不得不啟動第二輪關稅戰,并技巧性地“推遲”最后期限。第二輪關稅戰啟動,特朗普宣布和越南達成協議,但越南官方未予回應,后又反駁,特朗普有些惱羞成怒,威脅要對金磚國家加征關稅,而且寫信給170經濟體寫信通知它們關稅稅率,或明示或暗示這些國家只要不跟中國做生意就可以得到關稅優惠。為此,特朗普又發明征“次級關稅”的辦法,即向和中國做生意的國家征收額外關稅。這不是想斷中國的財路迫使中國就范嗎?
至此,大家應該明白2.0版的特朗普為什么要對全球150到170個經濟體(美國盟友也無一例外)普加“對等關稅”的目的了。
可以這么說,美國政府針對中國發動的這一輪又一輪關稅戰失敗了,再往后打特朗普也不會有勝算。黔驢技窮的特朗普會不會狗急跳墻發動熱戰呢?這應該是我們進一步關心的問題。
我的看法是: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注:本文作者為“秦安戰略”智庫核心成員牟林,為本平臺原創作品,歡迎朋友們留言交流,一起網聚智慧、網聚人氣、網聚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