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籃亞洲杯半決賽,中國隊被日本打了個措手不及,全場節奏幾乎都在對手手里,最后無緣決賽,這結果其實讓不少球迷有點上頭,畢竟小組賽三連勝剛剛刷完存在感,轉眼被日本敲悶棍,這劇情屬實有點“高開低走,而且關鍵階段主教練的調整也惹來一片質疑聲,賽后彈幕區一水兒的“內線白練了“陣腳亂了,說實話,這場球怎么看都透著憋屈。
先說比賽走勢,開場日本隊就把主攻點塞給田中心,球權分配得明明白白,節奏壓得死死的,第一節直接轟出21分,雖然中國隊靠整體硬是咬住比分,27-27,但看得出來對方明顯比我們更游刃有余,尤其在傳球和空間拉扯上,日本隊的外線三分可以說是射穿了我們的防線,幾乎每次中國隊稍有起勢,對方就能馬上用外線回應,這種對噴三分的氣氛,誰命中率高誰就能主導局面。
第二節變成拉鋸戰,日本隊開局就搶了先手,控住了主動權,不過中國女籃還是很頑強,靠著張子宇的內線強吃和韓旭的中投,死死咬住了分差,這段時間讓人看到點希望,尤其是張子宇連續得分+罰球,個人得分上雙,半場結束竟然還能反超兩分,51-49,這種逆轉本來該是全隊士氣的提振劑,可惜后面劇情急轉直下。
第三節最明顯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日本隊三分依舊火力全開,今野紀花和田中心輪番發難,外線一準起來,空間徹底拉開,中國隊的防守輪轉明顯跟不上,連帶著進攻端節奏也被攪亂了,這種被對方牽著鼻子走的感覺真的太難受,中場休息看著還憋著一口氣,第三節一打完就被日本拉開到8分,73-65,明顯能感覺到教練組在調整上有點亂了陣腳,球員們心態也多少有點急躁。
說到關鍵爭議,主教練臨場指揮絕對要被點名,這場球中國隊一度派出“雙塔陣容,本來該是最大的殺手锏,張子宇在內線有身高優勢,前兩節也確實打出了效果,結果下半場竟然球權驟減,張子宇成了“透明人,既沒給她設計更多強攻戰術,也沒利用她牽制空間,日本隊反倒越來越放肆,外線繼續開火,內線也沒被懲罰,這就很難打了,網友直接吐槽:有內線不用,難怪被三分射傻。
還有一個細節值得琢磨,日本隊的進攻點非常明確,田中心和今野紀花雙核驅動,其他球員都在為她們拉空間和掩護,反觀中國隊,除了前兩節還能靠個人能力追分,后面就明顯陷入單打獨斗,整體戰術有點亂,防守端輪換慢,進攻端又不敢堅定打內線,結果外線打不開,內線又被晾著,這種“兩頭不到岸的打法,想贏實在太難。
末節宮澤夕貴連續兩個三分直接把比賽打進垃圾時間,中國隊雖然內線掙扎著追分,但外線怎么也防不住,防線被徹底摧毀,剩下的時間幾乎只是“擺爛式掙扎,主教練沒有及時調整防守策略,最后2分40秒落后10分,場邊的宮魯鳴表情已經寫滿無奈,球迷心態也直接爆炸了。
其實回頭看本場數據,最扎眼的不是單項數據而是整體節奏,明明有內線高度,結果卻被日本隊的外線牽著走,陣容優勢徹底浪費,反觀日本,打法明確、執行堅決,三分火力覆蓋全場,這種現代籃球的風格對中國隊來說就是“殺手锏,而我們的應對思路還是太保守,關鍵時刻沒人能站出來壓住場面,主教練的應變也沒打出存在感。
這種失利其實不是單場偶然,回頭看中日女籃最近幾次大賽交手,日本隊越來越會用現代籃球打法去拆我們的傳統內線,外線空間拉得大,球權分配明確,反觀中國隊一旦對手節奏起來,自己就容易自亂陣腳,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吃虧了,只能說這場球又把老問題暴露得徹底了一些。
當然,輸球也不是世界末日,中國女籃這批人整體實力還是有的,張子宇這樣的新星潛力肉眼可見,只是怎么最大化利用她的優勢、怎么給她更多球權,這些都得再琢磨,教練組也得正視現代籃球的趨勢,不能再一味指望傳統打法了,畢竟對手都在進化,我們不能總是原地踏步。
現在決賽對陣已經出來,日本對澳大利亞,這兩隊風格都很鮮明,不管結果怎樣,對中國女籃來說,如何總結經驗、修正問題、把內線的高度真正用出來,比結果更重要,畢竟亞洲杯只是開始,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球迷的情緒可以理解,但還是希望這支隊伍能越挫越勇,下次別再讓優勢變成“擺設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