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些人跟別人說話時,對方不自覺地后退半步,這很可能就是因為口臭問題導致的,別以為這只是個小問題!
這種口臭的源頭,可能是一種能全家傳染、甚至與胃癌直接掛鉤的細菌,即使治好也可能會再次復發。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內
看不見的“傳播”
這個能讓不少人感染的細菌叫幽門螺桿菌,名字雖然聽著繞口,但它就在我們身邊,甚至可以說是普遍得驚人。
在中國差不多一半的人很可能都“帶著它”有些地方更夸張,十個人里有七個,這意味著你我擦肩而過,兩個人里可能就有一個是它的宿主。
它最麻煩的地方,不是存在而是“傳播”,只要家里有一個人感染,其他人就一不小心就可能“團滅”,門診里這樣的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像是什么孩子肚子總是脹氣不愛吃飯,一查陽性源頭在哪?爸媽也是老人常年胃病,吃藥就好,停藥就犯。
一做胃鏡慢性萎縮性胃炎,再一查幽門螺桿菌也是陽性,問下來一家三代無一幸免,我們總以為家是港灣,卻沒想過一雙在菜盤里來回的筷子,一次親昵的喂飯,就可能讓家成了細菌傳播的溫床。
這種“家庭式傳播”,真的不是在嚇唬人,幽門螺桿菌的生命力極強,它會給自己造一個“保護罩”,讓強酸性的胃液也奈何不了它。
它就這么在胃里悄悄繁衍,最典型的場景,就是中國的餐桌,一盤菜幾雙筷子在里面翻飛,唾液就在不經意間交換了。
這頓飯吃的不僅是佳肴,可能還有別人胃里的細菌,尤其是對孩子,父母疼愛孩子,總習慣把飯吹涼,自己先嘗一口溫度,再喂進寶寶嘴里。
這份愛這份親昵,卻成了細菌遷徙最便捷的橋梁,還有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小事,共用一個牙刷杯,同喝一杯水,甚至戀人間的親吻。
這些行為背后,都可能藏著幽門螺桿菌的接力棒,在一個又一個家庭成員手中傳遞,循環往復,永無止境。
幾十年的“潛伏”
一個細菌而已,真有那么大能耐?其實它的危害之處,就在于“潛伏”,大多數人感染后,根本毫無感覺。
它就像一個“沉默的房客”,在你身體里一住就是幾年,甚至幾十年,它在胃里干什么呢?持續不斷地制造慢性炎癥。
癌癥就是這么來的,世界衛生組織早就把它列為一類致癌物,在中國很多的胃癌患者,都曾是它的“房東”。
所以說癌癥若是那個沉默的殺手,幽門螺桿菌,就是給殺手遞上利刃的“幫兇”,就等著你的身體防線被徹底磨穿的那一天。
除了那股揮之不去的腐敗味口臭,如果你還經常腹脹、打嗝、吃一點就飽,或是反酸、燒心、上腹隱痛,那就要當心了,這些都是你的胃在報警。
好消息是干掉幽門螺桿菌本身并不算難,現在主流的“四聯療法”,吃上10到14天的藥,絕大多數人都能根除。
但真正的挑戰是如何防止它“卷土重來”,臨床上最讓人頭疼的就是“回頭感染”,比如好不容易吃完藥治好了,整個人都輕松了。
結果沒過三個月復查,它又回來了,不少人都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明明那么注意怎么又會感染呢?后來一問,可能就是家人的問題。
一家人還是和以前一樣吃飯,一盤菜你夾我也夾,她一個人再怎么努力,也擋不住餐桌上來自家人的“二次投喂”。
所以醫生們現在總在強調“家庭共治”,這不是讓你一個人去吃藥,而是要提醒你,這是一場全家都需要的檢查。
只要決定治療,就最好發動全家一起去篩查,該治的治該防的防,這才能把這個“隱形房客”徹底請出家門。
身體的“警告”
那是不是人人都得去查幽門螺桿菌?倒也不必如此緊張,但如果你有胃癌家族史,或者長期被胃痛、消化不良、不明原因的口臭困擾,又或者,你家里已經有人確診了,那么去做個檢查,絕對是明智的。
最簡單的吹氣測試無痛無創,十幾分鐘就能知道答案,內部器官是我們身體里最能忍的器官,它不像牙疼疼起來要人命,也不像皮膚過敏,一眼就能看見。
它總是默默承受,直到扛不住了,才發出微弱的求救信號,很多人覺得口臭是小事,胃脹是常態,都習慣了。
可誰能想到,這習以為常的背后,可能正埋著一顆不定時的“炸彈“,我們對健康的漠視,往往不是因為無知,而是源于麻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