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柏可林7月20日報道:今天入伏了,今年三伏共30天。受東風氣流影響,上海天氣以多云為主,局部地區陰有短時陣雨。最低氣溫28℃,最高氣溫34℃。風力增大,東南風5級,陣風6-7級,沿江沿海地區5-6級陣風7級。相對濕度90%-60%。
據市氣象部門預報,入伏后,上海處于副熱帶高壓南部邊緣,下周主要受偏東氣流影響,申城多陣雨天氣。建議大家出門帶把晴雨傘,遮陽又防雨。最高氣溫維持在33-34℃,最低氣溫在28℃左右。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每年自夏至日起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一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第一天,立秋日起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第一天,合起來叫“三伏”。出伏、末伏持續時間均為10天,但中伏的日期不固定,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2025年三伏共30天。
三伏天特別要注意防暑,以下實用養生指南請收藏:
1、少量多次補水:夏季應多喝水,但注意不要一次補充大量水(大于500毫升)。建議先喝一兩杯水,隔半個小時再喝,水溫不能太熱也不能太涼。
2、吃“苦”開胃:進入三伏天容易食欲不振,可以多吃點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菊等。但要注意,體質較差、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吃。
3、別太貪涼:空調太冷容易引起多種不適,最好調到26度左右,或保證室內外溫差別超過7度。讓空調風往上吹,避免直吹身體,重點護好頸、背、腹、腰、膝蓋等部位。大汗淋漓后不要沖冷水澡,盡量少吃冷飲,如果一定要吃,最好在正午到下午3點之間。
4、衣物選棉麻材質:衣服的材質會影響汗液蒸發,推薦寬松、吸濕性好的棉、麻、絲等材質,或者選擇透氣性強的合成纖維材料。
5、晚睡早起:晚睡并不是提倡熬夜,而是順應夏季晝夜變化的特點按時作息。晚上十一點半前入睡,早上六七點起床較好。中午可以午睡30-60分鐘,有利于氣血平衡,幫助補充體力。
6、預防“情緒中暑”:靜坐、澆花、讀書、聽音樂等,都有助于緩解煩躁心情。
7、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曬背:兩類人群不適合,一是對紫外線過敏的人群,二是體質屬于陽氣偏盛或陰虛陽亢的人群。此外,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以及孕婦幼兒,正常曬太陽即可,不用刻意曬背。
8、不要盲目“以熱制熱”:并非所有人都適合“以熱制熱”,喝姜棗茶、喝羊湯等“熱養法”會導致內熱體質人群上火,出汗過多還會引起心慌等不適癥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