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男籃亞洲杯,話題其實比想象中多,FIBA最新公布的實力榜把中國男籃排在第四,前面是澳大利亞、日本和新西蘭,結果一出來,不少球迷第一反應就是“又要保四爭金,但這回分組抽簽可以說是上上簽,首輪打沙特、印度、約旦,基本沒有大坑,大家的心情也從去年亞洲杯的苦澀緩了不少,畢竟上次第八名,實在說不過去,能不能從分組優勢逆襲,成了今年最大懸念。
名單方面,其實變化不算小,楊瀚森剛剛結束夏聯,直接被開拓者隊“提前畢業,不打最后一場,回歸全力備戰亞洲杯,這波操作多少有點被寄予厚望的意思,集訓名單里,胡金秋、朱俊龍、曾凡博、張寧、趙睿、胡明軒全都在,周琦因為腰傷退隊,張鎮麟也退出,核心陣容上明顯短了一截,但也沒到“擺爛那么夸張,整體來看,還是集結了國內最能打的那批人,外線幾位小將和內線雙塔配合,能打出什么花樣,球迷都還挺期待。
實力榜的排位,怎么看怎么都像是“全主力假設的產物,澳大利亞這次14人大名單里沒有現役NBA球員,只有4人有NBA經歷,都不是那種耳熟能詳的名字,日本男籃也沒來全主力,霍金斯和馬場雄大領銜,核心歸化內線沒到齊,河村、渡邊、八村塁都不在,整體戰斗力也就那樣,但日本打快、外線準,加上歸化球員的套路,一直都是中國男籃的心病,新西蘭這次名單還沒官宣,但奧運落選賽表現不俗,身體硬度和對抗能力拉滿,遇上他們,籃板和三分就是生死線。
中國男籃的分組,相對來說真的輕松不少,C組對手沙特、印度、約旦,硬實力都不算亞洲頂級,約旦有點威脅,但整體深度有限,上一屆中國隊被黎巴嫩和韓國輪番“暴打,這次起碼首輪不會被“對噴,可以說是給了調整和熱身的空間,A組有澳大利亞和韓國、黎巴嫩,B組日本、伊朗、關島、敘利亞,D組新西蘭、菲律賓、中國臺北、伊拉克,頭名直通八強,2、3名要打淘汰賽,賽程壓力其實不大,問題是到了后面碰上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能不能頂住,才是真正考驗。
球員個人狀態,楊瀚森毫無疑問是最大看點,夏聯幾場下來,籃下終結和護框有目共睹,這種移動中鋒現在在亞洲絕對是稀缺資源,搭配胡金秋,理論上是防守升級,進攻上能拉開空間,曾凡博、朱俊龍這些“新鋒線在歐美打磨過,身體對抗和三分手感都比以往的“國內套路更硬,問題就在于團隊能不能捏合到一塊兒,畢竟大家磨合時間有限,這點從集訓到熱身賽,教練組的調度、臨場應變,都會被無限放大。
外部因素其實也有點意思,亞洲杯這次在沙特吉達舉辦,8月5日開打,氣候、場地、裁判尺度這些不可控因素,每次大賽都能左右局勢,回顧歷史,中國男籃在亞洲杯16次奪冠,幾乎是“亞洲天花板,第二名菲律賓只有5冠,換句話說,咱們的底子和榮譽感都在,但上屆第八,已經是歷史第二差成績,這種落差感,其實比輸球本身更讓人難受,也難怪今年召回楊瀚森,多少有點“破釜沉舟的意味。
說到底,男籃這批人其實壓力挺大,上去就是“保四爭金,身后是十幾億人的盯梢和無數鍵盤“點贊回懟,但這次分組的確給了喘息機會,核心威脅還是澳大利亞和日本,澳大利亞雖然是“二隊,但身體對抗、運動能力一向領先,二次進攻和三分線外的發揮,直接決定勝負,日本男籃打快、歸化中鋒威脅大,但內線厚度不夠,男籃只要籃板拼下來,穩穩咬住比分,就有機會,黎巴嫩陣容薄,靠歸化球員強撐,能不能撐到后面還是未知數。
問題來了,男籃會不會再次“陰溝翻船,其實誰也不敢打包票,但至少從分組和球員儲備來看,今年的機會比去年靠譜,歷史上中國男籃稱霸亞洲多年,霸主回歸不是說說而已,關鍵還是要靠場上表現說話,每一次亞洲杯都像是一場大考,不只是爭金,更是一次士氣的修復戰。
最后一句話,別對這幫年輕人太苛刻,也別低估他們的韌勁,分組優勢只是起點,真正的較量還在淘汰賽和強隊對噴的時候,球迷該鼓勁就鼓勁,別一上來就擺爛,這批男籃已經在變,能不能重回巔峰,就看這一次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