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西南局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西南地區5省市(四川、云南、重慶、貴州、西藏)55座機場的生產數據。
全國有十大國際航空樞紐城市,其中西南地區就占了三座:
成都
重慶
昆明
尤其是重慶、昆明兩大航空樞紐的爭奪尤為引人注目。
2025年上半年:
重慶江北機場旅客吞吐量2484.0萬人次,同比增長3.9%。
昆明長水機場旅客吞吐量2430.8萬人次,同比增長4.0%。
兩者的增速可謂是旗鼓相當,昆明長水機場僅以千分之一的微弱優勢領先。
不過,最終上半年的旅客吞吐量,重慶江北以53.2萬人次的優勢占據西南地區榜眼位置。
一、2025年競爭白熱化:單月勝負反復易手
從1-6月份的數據看,兩大機場的競爭已進入"短兵相接"階段:
1月:重慶431.4萬人次vs昆明429.4萬人次(重慶略勝2萬)
2月:昆明426.9萬人次vs重慶420.9萬人次(昆明逆襲6萬)
3月:重慶409.7萬人次vs昆明403.45萬人次(重慶領先6萬)
4月:昆明399.2萬人次VS重慶398.3萬人次(昆明險勝0.9萬)
5月:重慶421萬人次VS昆明395萬人次(重慶超出26萬)
6月:重慶402.6萬人次VS昆明376.8萬人次(重慶超出26萬)
重慶江北機場憑借5月、6月兩個月的絕對優勢確立了上半年的勝勢。
二、暑運角逐:或成決勝關鍵
2025年暑運旺季已經開啟,兩大機場已在全力搶跑,爭奪暑運市場。
如果昆明憑借旅游的發力,能在暑運期間實現反超,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
昆明長水增加5條洲際航線,重慶江北加密至長三角、京津冀的“空中快線”。
若昆明能維持國際航線增長勢頭,特別是是打通到東南亞的樞紐,全年旅客總量有望超越重慶,改寫西南航空格局;
而重慶若能保持增長態勢,仍可憑借國內網絡優勢守住“西部第二樞紐”地位。
這場“雙城記”不僅是機場間的流量之爭,更是區域開放能級與產業鏈整合能力的縮影。
三、未來爭奪:兩大超級工程的比拼
不過,兩大航空樞紐城市已著眼于未來,加速推進機場擴建工程,以確保資源供給優勢。
一是昆明長水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
總投資640億元,包括新建:
80萬平米的T2航站樓
131個機位站坪
兩條4F級標準跑道
8萬平方米的綜合交通中心(GTC)
30.9萬平方米的停車樓
7.8萬平方米的地面停車場以及貨運區、工作區等各類生產生活輔助設施及配套工程
項目以2030年為設計目標年,旅客吞吐量9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飛機起降架次63.3萬架次。
工程于2022年底開工,預計2028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
一旦投運,將給昆明長水機場插上起飛的翅膀。
二是重慶江北機場的五期工程。
總投資約224.91億元,包括新建:
該項目總投資約225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
第四跑道:長3400米、寬45米的4F級跑道,滿足大型客貨機起降需求,已于2024年12月26日投用;
配套基建:包括2.36公里捷運系統、13萬平方米停車樓、3.7萬平方米國際貨運設施等。
江北國際機場也成為中西部地區首個、全國第3個擁有四條跑道且同時運行的機場。
其中重慶江北機場衛星廳,即T3B航站樓,是全球建筑面積最大的單體衛星廳,總建筑面積約36萬平方米。
2025年4月9日,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正式投用。
至此,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形成了“3座航站樓+1座衛星廳+4條跑道”運行格局,能滿足每年:
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
貨郵吞吐量120萬噸
飛機起降量58萬架次
運行保障需要,為江北機場區位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承載力提升注入了新動力。
此外,重慶還在積極推進第二機場項目。
重慶、昆明兩大航空樞紐未來的競爭態勢值得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