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當前國際形勢,有專家指出,必須秉持“以最壞情況做準備”的思維。
所謂“最壞情況”包含多個層面,例如中美之間若爆發軍事沖突該如何應對?又如俄羅斯若發生政權更迭,我們又該如何行動?
有人強調,一旦俄羅斯出現解體局面,我們必須特別關注一塊面積約為617萬平方公里的區域,確保我們不會“失去”這片關鍵地帶,這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為何說這617萬平方公里至關重要?
回溯至1858年簽署的《璦琿條約》,中國永久喪失了外東北的大片領土。
原本屬于中國的海參崴,后來成為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這一天然深水港自此成為俄羅斯海軍的重要基地。
然而,中國人從未遺忘這片故土,2004年黑瞎子島的回歸談判便是最佳例證。
當時中俄歷經長達40年的談判,最終才收回島嶼的一半區域,這件事向世界表明:中國在領土主權問題上,絕不容許任何妥協。
但如今我們必須面對一個更現實的問題:如果俄羅斯真的陷入動蕩,這塊617萬平方公里的遠東區域,我們必須牢牢關注。
從安全角度來看,這片土地就是我國東北地區的“防護帶”。
蘇聯解體后,北約不斷向東擴張,目前已逼近俄羅斯邊境,這給我國敲響了警鐘:一旦緩沖區消失,威脅將直接降臨。
遠東地區北接西伯利亞,東臨太平洋,南部與我國東北接壤。
若該地區局勢動蕩,美日勢力趁機介入,在海參崴設立軍事基地,那么我國東北的沈陽、長春等城市將暴露在敵方火力覆蓋之下,這種風險是無法承受的。
更為重要的是,我國當前的發展早已與這片土地緊密相連。
東北地區冬季供暖所需的天然氣,近半數依賴遠東管道輸送;國內煉油廠所加工的原油,每三桶中就有一桶來自遠東。
不僅是能源,東北的家具制造、建材市場,大量木材原料來自遠東的森林資源;汽車制造、機械加工所需的鐵礦砂,也大多依賴該地區供應。
就連渤海灣的漁業資源,也需遠東海域的漁業支持,一旦供應中斷,不僅可能導致物價上漲,還會造成大量工廠停產,影響眾多民眾的生計。
從1858年到2004年,一百多年間,我國始終為維護領土完整不懈努力。
如今形勢復雜,一旦俄羅斯中央政府控制力減弱,遠東極有可能陷入權力真空,屆時誰來管理這一地區都難以預料。
遠東是否會成為“新烏克蘭”?
美國近期在阿拉斯加動作頻頻,埃爾門多夫空軍基地的F-35戰機數量翻倍,海軍驅逐艦也開始在白令海峽執行巡邏任務。
明眼人都能看出,美國意圖借機掌控太平洋北部航道,擴大在遠東的影響力。
日本的意圖更為直接,近年來右翼勢力不斷鼓吹“收復北方四島”,政府也順勢推動,去年還專門設立“北方領土問題對策廳”。
日本漁船頻繁在遠東海域越界作業,自衛隊偵察機也頻繁飛越海參崴空域,動作頻頻。
韓國同樣不甘落后,打著“遠東基建援助”的旗號,三星、現代等企業在海參崴、哈巴羅夫斯克等地建立了多個工廠,還推動了“農業合作項目”。
實質上是在低價獲取土地、壟斷市場,實施經濟滲透。
不過這些還不是最令人擔憂的,真正可怕的是遠東一旦陷入混亂,那些隱藏的危險武器可能失控。
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在遠東部署了684枚核彈頭,還有大量未拆除的導彈發射井。
若負責看管這些武器的軍隊斷供軍餉,或基地被極端組織控制,后果將極為嚴重。
東北距離遠東最近處僅幾百公里,一旦發生核泄漏,我國的空氣與水源都將受到污染。
更為現實的是邊境問題,遠東目前居住著大量俄羅斯居民和移民,一旦秩序崩潰,至少50萬人將向南遷移,大部分將涌向黑龍江邊境。
屆時邊境口岸將難以控制,這些難民需要食物、安置,我國東北的糧食與醫療資源將面臨巨大壓力,社會秩序能否維持也成疑問。
因此,要確保遠東“不脫離掌控”,我們現在就必須提前布局...
中國的提前布局
首先,經濟上的深度綁定是最直接的方式,近年來我國在遠東投入了大量資源。
中俄共建的“經濟走廊”并非空談,從綏芬河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跨境鐵路早已通車,年貨運量突破2000萬噸。
我國還協助修建了遠東地區的港口與公路,目前當地80%的日用品來自中國,90%的農產品出口也流向中國,這種經濟聯系已形成共生關系。
他們依賴我國市場,而我國則牢牢掌控供應鏈。
更關鍵的是數字人民幣在遠東的推廣,目前中俄貿易中已有三成使用數字人民幣結算,美元幾乎無法介入。
在軍事方面,我國始終堅持“不主動挑事,但絕不懼事”的原則。
琿春軍事基地早已部署東風-17導彈,其射程可覆蓋整個日本海,任何企圖在遠東制造事端的國家,都必須三思而后行。
近年來中俄聯合軍演頻率逐年上升,去年在日本海舉行的“海上聯合”演習,出動了驅逐艦與反潛機,明確向外界傳遞一個信號:遠東的穩定,中國也將承擔相應責任。
這種常態化的軍事協作,正是最堅實的保障。
民間力量同樣不可忽視,遠東現有40萬華人,他們不僅是商人,更是維穩的重要力量。
這些華人在當地開設工廠、建立市場,形成了龐大的社區網絡。
幾年前遠東某城市爆發騷亂,正是華人商戶自發組織維護秩序、分發物資,才避免局勢失控。
此外,遠東已有89所中文學校,每年培養上千名會講中文的當地人;200多家中醫診所在各地設立,當地人普遍信賴中醫。
這種軟實力的滲透,效果遠勝于其他手段。
在國際層面,我國也采取了多項策略,上合組織近年來持續推動遠東合作。
去年在圣彼得堡召開的“遠東發展論壇”,邀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成員國共同參與遠東建設,將遠東議題多邊化。
這樣一來,任何國家試圖單方面吞并遠東,都必須面對上合組織的集體反對。
歸根結底,這些提前布局都是為了一個目標:無論俄羅斯未來如何演變,遠東必須保持穩定,絕不能落入對我國不利的勢力手中。
通過經濟綁定利益、軍事守住底線、民間筑牢基礎、國際贏得道義,多方協同,才能確保這617萬平方公里始終是我國東北的屏障,而非潛在威脅。
參考文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