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刷到過多少次這樣的新聞了?某國產新勢力單月出口暴漲300%、XX品牌豪簽萬臺訂單揚帆出海……朋友圈里鑼鼓喧天,仿佛一夜之間中國車就橫掃了歐美大陸。可當你真走在巴黎街頭、柏林巷尾,除了零星幾輛MG和比亞迪,那些被吹上天的“出海神車”呢?它們像水滴蒸發在沙漠里,熱鬧是我們的,歐洲街頭依然是別人的主場。這巨大的反差,狠狠抽在了每一個為中國車驕傲的車主臉上。
熱鬧的榜單背后,是殘酷的淘汰游戲。 打開2025上半年歐盟電車銷量榜,前十名往后翻,寒氣瞬間逼人:第八名開始,銷量直接跌破千輛大關。二十多個中國品牌扎堆擠在榜單末尾,平均市占率連0.2%都不到,而這也意味著在歐洲賣1000輛電車,它們加起來還分不到2輛!某些品牌高調宣布“首批百臺豪車發往歐洲”,轉頭就被扒出終點站其實是非洲或中東的轉運港;還有的精心策劃“歐洲上市發布會”,現場照片里清一色華人面孔,本地媒體席空空蕩蕩。“出口”成了魔術師手里的障眼布,把運往第三世界的庫存車,包裝成征服發達市場的凱旋。車主們為“出海捷報”熱血沸騰時,卻不知自己喝下的,可能只是摻了水分的慶功酒。
歐洲戰場,活下來的都手握“免死金牌”。比亞迪今年上半年在歐洲狂賣3.3萬輛,憑的不是運氣。從電池、電控核心技術,到遍布歐洲的成熟銷售網絡,再到本地組裝的快速響應能力,比亞迪是全副武裝的重裝兵團,硬生生在歐洲撕開了一道口子。小鵬G6靠獨特的城市導航輔助駕駛和智能座艙體驗,精準俘獲了追求科技感的都市中產。零跑則上演了一出“借船出海”的妙計:背靠Stellantis遍布歐洲小鎮的成熟渠道,小巧便宜的T03像蒲公英種子般輕盈落地,迅速鋪開。它們的生存法則無比清晰:要么像比亞迪一樣“全都要”,要么像小鵬、零跑一樣,在核心戰場擁有“一擊致命”的撒手锏或黃金跳板。
裸泳者正在退潮的歐洲灘頭瑟瑟發抖。那些動輒標榜“全球高端”的品牌,在歐洲銷量榜上集體沉默。某“豪華新勢力”在歐洲僅靠幾輛展車撐門面,主力車型甚至未通過歐盟嚴苛的準入認證;另一家高調宣布“歐洲建廠”的品牌,工廠選址還在PPT階段,承諾的“本土化”更像空中樓閣。它們擅長的是在國內用“歐洲元素”貼金營銷:把車運到歐洲碼頭拍幾張“出征照”,回國就成了“征服歐陸的證明”;或在海外注冊個空殼公司,搖身一變就成了“國際化品牌”。歐盟法規像一道精密濾網,濾掉了虛浮的泡沫。當嚴苛的安全測試、數據隱私條款、電池回收責任擺在面前,缺乏真功夫的品牌立刻現了原形。歐洲消費者口袋里的歐元,只認硬實力。
寫在最后:要我說,歐洲市場不是鍍金游樂場,而是淬火的熔爐。這里只認實打實的產品力、扎根本土的服務網、對法規的絕對敬畏。別被虛幻的“出海捷報”蒙蔽雙眼,真正的征服者名單短得殘酷:站穩腳跟的,唯有實力派;能扎根生長的,只屬真巨頭。歐洲的銷量榜是一面照妖鏡,讓裸泳者無所遁形,也讓真正的勇者光芒萬丈。同意的點贊、點在看,不同意的留言來杠,轉發也是一種贊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