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深夜,胡塞武裝的導彈精準命中特拉維夫機場,以色列引以為傲的防空系統攔截率不足40%。
雪上加霜的是,執政聯盟席位從61跌至50,跌破議會半數門檻,這政府說垮就垮,32國聯手施壓要求停止軍事行動。
一個軍事強國為什么被游擊隊的土炮打得找不著北?美國為何在關鍵時刻選擇失聲?
作者-彤
世界最強防空網,為何敗給了"土炮"?
這一夜,以色列徹底慌了。
當胡塞武裝發射的"祖法爾"彈道導彈呼嘯而來時,號稱世界最先進的"鐵穹"防空系統像篩子一樣千瘡百孔。
本古里安國際機場瞬間停擺,數千名旅客被困候機樓,航班取消,以色列的空中門戶第一次在導彈威脅下低頭。
更可怕的是,導彈直奔內蓋夫地區。
那里有以色列的核設施。
胡塞武裝這是在警告以色列——他們有能力打到最核心的地方。
技術專家的分析讓人更加不安:胡塞手中的高超音速導彈,速度比聲音快三倍,連美制薩德系統都難以攔截。
這種武器在傳統防空面前就像時光機器打敗馬車,完全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以色列國土狹小,戰略縱深不足。
從北到南不過400公里,從東到西最窄處只有15公里,導彈飛行時間以分鐘計算。
在這樣的地理條件下,防空失效意味著全境暴露,沒有安全的后方。
紅海和阿拉伯海的航道封鎖更是釜底抽薪。
胡塞武裝擊沉的貨船殘骸還在海底,全球航運成本因此上漲12%。
這種經濟戰比導彈更持久,更致命,像慢性毒藥一樣侵蝕著以色列的經濟生命線。
17年鐵腕總理,48小時內眾叛親離
外部壓力還沒緩解,內部就開始分崩離析。
7月14日深夜,極右翼政黨UTJ黨率先跳船,宣布退出執政聯盟。
他們控制著議會7個席位,這一走,聯盟的根基就開始松動,政治地震的第一波沖擊波已經到來。
48小時后,更大的政治海嘯襲來。
沙斯黨緊跟其后,帶著11個議會席位揚長而去,執政聯盟從61席跌至50席。
在120席的議會中,這意味著失去了多數地位,內塔尼亞胡政府瞬間成為少數派。
表面上,兩黨退出的理由冠冕堂皇。
UTJ黨抱怨征兵豁免法案沒有通過,沙斯黨則提出宗教典籍地位問題。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在對內塔尼亞胡施壓,趁他病要他命。
時間節點太巧合了。
就在政黨紛紛跳船的同時,內塔尼亞胡的腐敗案聽證會也在7月16日開庭。
這位執政17年的鐵腕總理,面臨著賄賂、欺詐、背信三項指控。
一旦罪名成立,他不光要丟掉總理寶座。
還要面臨最高10年的監禁,從權力巔峰跌入人生谷底。
內外夾擊下,這位中東政壇的不倒翁,第一次感受到了四面楚歌的滋味。
32國聯手圍攻,以色列還有朋友嗎?
國際舞臺上,更大的外交風暴正在醞釀。
7月16日,哥倫比亞和南非在海牙聯合主辦了一場特殊的會議,32個國家的代表齊聚一堂。
這不是普通的外交聚會,而是一場圍繞以色列的國際審判。
聯合國特別報告員弗朗西斯卡的話擲地有聲。
她說這是"過去20個月最重大的政治進展",言下之意,國際社會對以色列的容忍已經到了極限。
32國的訴求很明確:停止對加沙的軍事行動,結束非法占領。
這讓人想起上世紀80年代的南非。
當時,國際社會對種族隔離制度實施了全面制裁,從經濟封鎖到體育抵制,多管齊下。
南非政府最終在壓力下不得不放棄種族隔離,道德力量戰勝了軍事強權。
如今的以色列,似乎正走在相似的道路上。
32國聯盟包括了拉美、非洲、東南亞的主要國家,代表著全球南方的集體聲音。
這些國家曾經歷過殖民主義的痛苦,對占領和壓迫有著天然的反感。
更重要的是,這次不是空喊口號。
會議通過了武器禁運的具體措施,12個國家承諾審查對以色列的軍售合同。
還有國家宣布禁止以色列船只進入本國港口,經濟制裁的大網正在收緊。
法律武器也在發威。
國際刑事法院的調查還在繼續,戰爭罪的指控如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頂。
以色列領導人出國訪問時,都要擔心會不會被當場逮捕。
鐵桿盟友突然失聲,背后藏著什么算盤?
最讓以色列心寒的,是美國的沉默。
面對32國的聯合圍攻,面對盟友的生死關頭,華盛頓選擇了裝聾作啞。
這在美以關系史上幾乎是前所未有的,鐵桿盟友突然變成了看客。
這種沉默不是偶然,而是戰略性選擇。
美國國務院對海牙會議的聲明"未予置評",白宮發言人在記者會上反復回避相關問題。
這種刻意的低調,傳遞出了復雜的信號。
背后的算盤其實不難理解。
美國在中東的戰略重心正在發生微妙變化,從無條件支持轉向有條件合作。
美國更關注多邊外交,不愿意為了一個盟友得罪整個國際社會。
軍事部署的變化更說明問題。
美國已經削減了在中東的軍事存在,"卡爾·文森"號航母離開了地中海。
驅逐艦數量也在減少,軍事保護傘正在悄悄收起。
更深層的原因在于成本收益的重新計算。
支持以色列的政治成本越來越高,在國際舞臺上越來越孤立。
而收益卻在遞減,以色列的戰略價值不如從前那么重要。
這種變化可能是不可逆轉的。
隨著美國戰略重心向亞太轉移,中東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在下降。
以色列需要適應一個沒有美國無條件支持的新現實。
內塔尼亞胡最近訪美時向特朗普求助。
他希望美軍能夠聯手打擊胡塞武裝,但得到的回應是沉默。
這種沉默比拒絕更可怕,它意味著連討價還價的余地都沒有了。
結語
技術變革正在重新定義國際關系的力量對比,游擊隊不再是大國博弈的小卒子。
中東正從"一家獨大"走向"群雄并起",傳統的鐵桿關系面臨重新洗牌。
面對這樣的變局,你覺得哪種力量會笑到最后?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