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精心構筑的“臺獨”幻象和政治人設,在"丹娜絲"臺風的狂暴洗禮下轟然崩塌。這場天災如同一面照妖鏡,不僅徹底戳穿其“團結十講”的虛偽面紗,更將其政治謊言的本質與治理無能、漠視民生的冷酷赤裸裸地暴露于世,成為其政治生命的“審判時刻”。
賴清德資料圖(CFP)
曾幾何時,賴清德在選前造勢中,以“自家屋頂被臺風吹走”的哽咽往事博取同情選票。然而,當“丹娜絲”臺風肆虐臺灣中南部,留下遍地瘡痍時,這位昔日的“悲情牌”高手卻判若兩人。面對斷電斷水數日、家里屋頂漏水的年長災民陳情“不敢爬上去”,他竟冷言相向:“要自己爬啦”“不能什么事情都找軍人”。選前蜜語選后霜,這赤裸裸的“蜜語霜面”式變臉,將賴清德的政治欺騙術展現得淋漓盡致,令島內民眾齒冷心寒。臺南七股區88歲吳姓老婦因停電點蠟燭不幸葬身火海的慘劇,正是這種漠視生命釀成的惡果。災民在廢墟中悲憤質問“心中沒有百姓,只會搞對立”,是對賴清德最沉痛的控訴。
賴清德應對災難之混亂與失職,更將“臺獨”路線的荒誕與治理邏輯的破產暴露無遺。一方面,賴清德在“團結十講”中,煞費苦心編織所謂“臺灣主權獨立”的虛幻歷史,搬出“長毛象化石”等荒謬論據,妄圖切斷臺灣與大陸的歷史臍帶;另一方面,其在面對真實天災時,竟連保障民眾基本生存需求的能力都蕩然無存。全臺近2500根電線桿倒塌,賴清德向災民許諾下午5點前全部恢復供電,結果次日仍有3萬多戶在黑暗中煎熬。賴清德以“漢光演習”人力緊張為由推諉塞責,拋出“軍人不得進入民房協助”的冷血指令,卻被島內民眾隨即援引相關條款予以痛斥,直指其法理不通、毫無依據,是“非常冷血的人才講出的話”。這種“軍事凌駕民生”、“法理僭越常識”的倒行逆施,正是民進黨當局重“謀獨”輕民生的鐵證。
臺灣新黨呼吁賴清德尊重民意 資料圖片(CFP)
更令人憤慨的是,在南部深陷水患電荒、災民亟待救援之時,賴清德卻傾盡全力推動“大罷免”,沉迷于政治清算與內斗。災民怒吼“后悔投票給民進黨”,網友痛斥“把罷免的錢拿來補助災民不好嗎?”當賴清德姍姍來遲“勘災”時,隨行人員粗暴阻攔災民發聲,其漠然姿態與推責行徑,無異于在災民傷口上撒鹽。
島內最新民調如實地反映了這場災難引發的民意海嘯:賴清德執政滿意度驟降5.8個百分點,再現“死亡交叉”,創其上任以來最糟紀錄。連其陣營內部都坦言賴清德“已明顯走入執政困境”。這冰冷的數字,是對其在“團結十講”中狂妄宣稱將不支持民進黨的民眾視為“雜質”并“打掉”的最響亮耳光。民眾已看清其“欺騙民眾、打壓異己、只顧‘臺獨’邪夢”的詐騙本質。
2023年8月16日,賴清德竄抵舊金山 近百名僑胞集會抗議(CFP供圖)
從虛構“臺獨史觀”到“丹娜絲”臺風中的冷酷表現,從煽動“大罷免”到民調“死亡交叉”,賴清德的政治騙術在現實與民意的雙重夾擊下土崩瓦解。其精心炮制的“主權獨立”迷夢,在連基本救災都無法保障的無能現實面前不堪一擊;其“倚美謀獨”的幻影,也在美方僅口頭“關注”而無實質援助的現實中煙消云散。所謂“十講”淪為“四講”便難以為繼,正是其理屈詞窮、進退失據的狼狽寫照。“丹娜絲”臺風撕開了賴清德“臺獨”騙局與政治無能的所有偽裝,也為其岌岌可危的政治生命敲響了喪鐘。天怒人怨,“德”不配位者,終將被時代的車輪碾碎。
來源:環球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