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慮到青藏高原的復雜生態體系,怎么兼顧生態保護、工程安全和工程質量極具挑戰。
2、超過三峽電站的規模會帶來龐大的可再生清潔能源,既具有重大的經濟效應,又可以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有利于推進“雙碳”目標。
3、雅下水電開發項目能起到“雨季蓄洪、旱期放水”的調節作用,為中印跨境河流合作創造了現實需要。
超越三峽電站,中國開建世界最大水電工程帶來三重影響
7月19日,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正式開工。同日,新組建的中國雅江集團有限公司揭牌成立。這意味著提出和規劃至少四五年的世紀工程——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進入實施階段。
高層在西藏調研時表示,“雅下水電工程體量大、周期長、影響遠,堪稱世紀工程”,“要格外重視生態保護,確保生態環境不受損害”,“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把雅下水電工程建成新時代的重大標志性工程”。
央視新聞的報道顯示,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區林芝市,主要采取截彎取直、隧洞引水的開發方式,建設5座梯級電站,總投資約1.2萬億元人民幣,工程電力以外送消納為主,兼顧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不少媒體和分析人士認為,鑒于雅魯藏布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流經世界最大的峽谷,巨大的水流落差蘊含豐富的水能資源,項目預計裝機規模約6000萬千瓦到7000萬千瓦,估計是三個三峽電站的規模。
外交部官網在今年初所刊載的一篇介紹文章中寫道:“每年可提供近3000億度的清潔、可再生、零碳電力,足以滿足逾3億人年度用電需求。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減少對化石燃料依賴,對中國推進‘雙碳’目標、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助力世界低碳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為昔日世紀工程的三峽工程)
本來,三峽電站已經是世界最大水電工程,現今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無論是投資規模還是項目預計裝機規模都遠超三峽電站,無疑刷新全球最大水電工程的紀錄。
查詢公開資料可知,2021年3月新華社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便已經正式提出建設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基地。
2024年12月25日,新華社發布消息稱,中國政府核準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2024年12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回應印度媒體提問時表示,“開展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旨在加快發展清潔能源,應對氣候變化和極端的水文災害”,“雅下水電開發已經經過了數十年的深入研究,工程安全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都有相應的保障措施,不會對下游產生不利的影響”。
相比于三峽工程的長時間論證和公開報道,關于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的公開信息比較少??紤]到青藏高原的復雜生態體系,怎么兼顧生態保護、工程安全和工程質量極具挑戰。不過從公開信息可以看出,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應該已經經過數十年的深入研究,目前的正式開工應該是中國水電工程技術長期發展和多年籌劃的結果。
目前來看,只要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能嚴格達到項目規劃的初衷,至少會帶來三重影響。第一,超過三峽電站的規模會帶來龐大的可再生清潔能源,既具有重大的經濟效應,又可以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有利于推進“雙碳”目標。放在更大背景來看,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與中國大力推進的光伏發電一樣,都是為全球應對氣候危機和化石能源危機提供可持續的中國清潔能源方案。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衛星圖像顯示中國內蒙古庫布齊沙漠,已從2017年的荒涼沙漠變成如今的“光伏長城”)
第二,萬億規模的巨大投資,會產生大量的需求,對于經濟發展具有推動作用。
第三,雅魯藏布江是跨境大河,超大型水電開發項目有利于中國與下游國家開展交流合作。
自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提出之初,來自印度的質疑聲音便一直存在。這既和中印之間的復雜關系有關,又與印度以己度人的心思有關。畢竟,印度便以控制印度河上游水壩來威脅巴基斯坦。但應該承認的是,中國和印度還是存在明顯區別。一個有力證據是中國政府提出和推動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起到了互利共贏的積極效果。同樣道理,雅下水電開發項目能起到“雨季蓄洪、旱期放水”的調節作用,為中印跨境河流合作創造了現實需要。倘若中國能通過雅下水電開發項目與印度互利共贏,那么,對于區域治理、大國關系、和平發展都能起到積極意義。
(這是一本為美好社會理想構建政治地基的探索之作)
十點公社
一個時代的記錄
自由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