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正式開工,引發了印度人的破防。
要知道,在雅魯藏布江修水電站,我國籌謀已久。這邊的水電資源非常豐富,如果能造一個超大規模水電站,不僅全西藏的電力供應可以得到滿足,不僅可以重構南亞能源網絡,此外還能實現國內西電東送,促進經濟發展。
然而,過去印度卻一直非常反對,他們認為這是對印度國家安全的“威脅”。印度前段時間還搞出了大動靜——要在雅魯藏布江下游建一座超級水電站,也就是上桑朗水電站,整個項目印度謀劃了很多年,今年突然強行推進,把勘探隊和鉆機直接拉到現場,結果遭到當地民眾拼命反抗。
擱置多年的項目突然啟動,印度的說法是為了遏制中國在上游的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但問題是,在下游建水電站怎么能遏制上游?印度的邏輯一般人難以看明白的,因此唯一的解釋是印度政府也是急眼了,以修工程為借口,要進一步實現對藏南的管控。
如今這一工程的開工,徹底讓印度透心涼,前有印度關停大壩,造成巴基斯坦人為的旱災,后又自行開閘放水淹了巴基斯坦的村莊,造成水澇。如今印度以己度人,高度關注我國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印度記者一臉焦慮提問:如果中國也對印度封鎖了雅魯藏布江水源怎么辦?
如今,印媒試圖找各種理由,降低這件事情對印度的影響來打消自己的恐懼。
印度媒體表示:“讓我們用事實與國家清晰度來打破這個神話,而不是恐懼。雅魯藏布江是一條生長在印度的河流,而不是一條伸縮到上游控制的河流。"
印媒援引印度部長的說法是:中國僅貢獻了河流總流量的30%~35%。主要是冰川融化與青藏高原的有限降水量。剩下的65%到70%的河流流量是在印度境內通過季風降雨以及東北部眾多支流的匯入形成的。
簡言之,印媒的說法是中國上游建水電站無法對印度用水造成絕對威脅,讓印度不要過于擔心,但事實上,中國不是印度,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做事有底線,中國的國力已今非昔比,也不屑用所謂“河流武器”,印度的擔憂是多余的。
但需看到,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開工,對中國來說,將會加速西藏的開發與經濟的發展,利國利民,也有利于推進藏南問題的加速解決。
前段時間,印度防長訪華期間,破天荒的提出中印“永久劃界”,消除自2020年邊境沖突以來的“信任赤字。這背后或在說明,面對越來越強大的中國,印度失去了戰略定力。
為什么?因為中國加速對西藏的開發,正在改變中印邊境的實力對比。
而中國在自己的土地建設工程,輪不到印度來反對,如果換了印度,這樣的水電工程恐怕早就在計劃之中。不過,這個世界上,除了中國,恐沒有任何國家能做這樣大的水電工程。
雅魯藏布江這個工程也是目前難度最大的水電工程。首先,雅魯藏布江源頭海拔約5590m,流出國境處海拔約 150m,總落差達5400 余,是中國坡降最陡的大河。
其次,極深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兩岸山體陡峭,位于活躍地震帶,地震、滑坡、泥石流頻發,風險極高。而且該地氣候受印度洋暖濕氣流影響,雨季漫長且暴雨集中,極易引發山洪,施工窗口期極短且不穩定。
臺媒此前就分析過,要在這個天險之地建這樣一個超級大工程,難度很大。第一,因為地勢很高,單單要把東西運到那里,你想想看要花多大的力氣,第二,在那里施工,因為高原環境容易缺氧,有高山癥的就不適合在那里工作。
臺媒分析:“但中國真的是基建狂魔,它的無人機的載運量已經達到了5噸,中國用無人機就可以把這些東西一個個運過去。第二個,中國現在的盾構機最大直徑已經達到了17米,一個盾構機過去,上三層下三層,快速道路就可以做成這個樣子。如果中國不行,那么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
“中國基建是全世界最強的一個,中國用行動證明了人定勝天。”
而從如今這個工程來看,中國工程師是通過上游建壩,下游截彎取直,引水涵洞,通過2000多米的海拔落差,把發電機組平鋪在引涵隧道里,五個落差階梯,一個階梯相當于一個白鶴灘的發電量,形成了強悍無比的水勢能發電。這也是全球最高的混凝土壩體,僅砂石骨料需求量就超過1.5億噸,相當于三峽工程的3倍 。
根據業內的估計,雅魯藏布江一年發電量可達3000億~4000億千瓦時,日本一年全國發電量也僅有1.04萬億千瓦時,而雅魯藏布水電站就能供給其超三分之一以上的用電量。
對西藏經濟發展來說,修好這個水電站,將直接創造數百萬就業崗位,每年為西藏帶來幾百億元財政收入。更不用說向周邊國家輸送電力。尼泊爾、不丹、緬甸三國加起來也僅有8580萬人。即便雅魯藏布水電站全權負責三國之用,也只消耗不到三分之一的電量,電力向南亞地區輸送將給西藏經濟帶來持續動力。
而水電站本身作為“基建—能源—國防”復合體,這個水電站的位置十分特殊,距離中印實控線僅50多公里,距離中印邊境僅140公里,戰時則可轉為軍事支點。
過去印度侵占了中國邊境不少領土,這一點印度自己是清楚的,1951年,他們趁著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力量薄弱之際,趁著中國抗美援朝無暇西顧的情況下逐步蠶食了藏南9萬多平方公里土地;1954年在中段地區開始北上侵略,約占領2000多平方公里土地,1955年開始西段的行動,又占領了450平方公里。
過去中國在西部投入與戰略物資投放能力不足,印度在補給方面是明顯優于我們的,比如目前墨脫地區公路運力不足千噸/日,僅能維持邊防部隊基礎駐扎。
而雅魯藏布江水電站的建設,將徹底打通喜馬拉雅山南麓的陸路運輸通道,構建起“萬噸級”戰略物資投送能力。這一運力門檻的突破,使得大型工程機械和重型軍事裝備得以沿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北側平原長驅直入,直抵藏南核心地帶。
而工程完工后萬噸/日的持續運輸能力,可支撐1.5個集團軍的機械化作戰需求,加上如今中國在西藏部署的巨型雷達站可實時監控印度全境,新建的4座空軍基地與殲-20形成空中屏障,從根本上扭轉1962年因后勤不足被迫后撤的被動局面。
今年5月,中方公布了藏南地區第五批增補地名清單,印度對此表示強烈反對。如今,印度再對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表達了強烈的擔憂與反對,在印度看來,它擔心中方現在要著手要解決藏南問題,而中方做事向來是穩打穩扎,該水電工程的建成,意味著無論是從經濟基礎還是水電資源、能源網絡、后勤、運輸以及戰略物資投放,中國都處于明顯優勢。印度意識到,其侵占的藏南土地遲早要吐出來。
因此,印度現在需要考慮的是,趁著中國還愿意好好說話的時候趕緊把邊境定下來,越往后拖,印度越被動,從這個角度來看,雅魯藏布江水電站的建成,或將加速藏南問題的解決。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