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家這點事兒,真是越鬧越沒溜兒。前幾天刷到個帖子,說是宗家司機的朋友曝料,說宗馥莉讓司機買麥當勞,居然不給開車門,非得從車窗遞進去,還說這就能看出她脾氣大。
我瞅著這爆料,差點沒笑出聲 —— 合著現在搖車窗拿東西都算脾氣大了?那我閨女坐后排讓我從車窗遞書包,豈不是成了小霸王?
那位司機朋友的說法,實在有點站不住腳。前面還夸宗慶后多隨和多簡樸,話頭一轉就說宗馥莉"不給開車門",這對比也太刻意了。
底下評論區好多人都看不下去,有人說:"下雨天坐出租車,司機遞發票不都搖車窗?難不成還得下車敬禮接過來?"
還有人更直接:"想黑也找點像樣的料,這水平還不如小區大媽嚼舌根。"
要說更離譜的,還是杜建英老同學史曉燕。開直播罵宗馥莉"沒教養",說什么聽閨蜜講的,她這人高高在上。可她自己呢?
前陣子還說朱媛媛生病,是因為"情緒不好",嘴碎得跟揣了個收音機似的。網友扒出來她跟杜建英是老同學,這站隊也太明顯了。
有人在她評論區懟:"你見過宗馥莉幾面啊?就敢說人沒教養?你同學帶著仨孩子搶家產,你咋不說兩句?"
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這些黑料的邏輯。宗馥莉小時候被爸媽忘在幼兒園,跟著親戚長大,這事兒聽著就心酸,到他們嘴里倒成了"沒教養"的證據。
搖車窗拿個漢堡,明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硬被說成"脾氣大"。我算是看明白了,這些人哪是說她脾氣不好,分明是覺得她擋了別人的路,又拿不出實在的把柄,只能從這些雞毛蒜皮的事兒上做文章。
宗慶后那103歲的老媽王樹珍,也真是夠能折騰的。放著清福不享,非得摻和這攤子事,說啥也得讓杜建英的孩子進族譜。
老人重男輕女我懂,但也不能這么偏吧?自己生了四個兒子,到了孫女這兒就不待見了?有網友說得逗:"合著宗馥莉是超市打折搶來的,私生子才是親生的?"
宗馥莉那親叔叔宗澤后就更別提了。之前公開罵侄女"心胸窄",還說她 "搶了自己的業務",這哪像長輩說的話?
我認識個娃哈哈的老員工,他說當年宗澤后,想把兒子塞進公司,被宗馥莉攔了,現在跳得這么歡,說白了就是挾私報復。
這種親戚,真是比街坊鄰居還不如。
最讓人唏噓的,是宗家那點婆媳矛盾。宗馥莉她媽施幼珍,以前接受采訪,說宗慶后小時候不受爹媽待見,自己娘家總給送東西。
結果王樹珍后來受訪,說"是他自己要去當知青",還說那時候誰家日子不苦。
這倆人的話擺在一起,明眼人都能看出不對付。現在老太太力挺私生子,說不定也帶著點跟兒媳置氣的意思,可這氣撒到孫女身上,也太說不過去了。
現在網上的人也不傻,誰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看到"司機朋友爆料",第一反應就是"這又是誰雇來的";聽見有人罵宗馥莉"脾氣大",底下立馬有人回:"有能耐拿出她挪用公款的證據,拿個車窗說事兒算啥本事?"
有人總結了這些人的套路:先夸杜建英多能干,或者提宗慶后多不容易,接著話鋒一轉就說宗馥莉這不好那不對,最后繞回"她不該獨吞家產"。這套說辭,聽著都耳熟,跟電視劇里那些爭家產的戲碼一模一樣。
其實大家心里都清楚,這些人噴宗馥莉脾氣大,說到底還是因為她手里握著娃哈哈的實權。
杜建英那邊拿不出信托基金證據,就只能從這些雞毛蒜皮的事上做文章;宗澤后自己的生意不如從前,就想從侄女這兒分點好處。可他們不想想,要是真有能耐,自己干出一番事業來,不比在這兒嚼舌根強?
宗馥莉之前說過"隨時死去也開心",以前聽著覺得有點矯情,現在才算品出點味兒來。身邊圍著一群惦記家產的"親人",連搖個車窗都能被說三道四,換誰不覺得累?
有網友說得實在:"換做是我,早把這些人拉黑八百回了。好好管公司,讓他們鬧去,反正最后拿真金白銀的是自己。"
從爭遺產到罵脾氣,宗家這些事真是越來越沒格調。與其糾結開不開車門,不如說說那21億信托到底有沒有;與其罵人家脾氣大,不如看看誰真能把公司管好。
說到底,老百姓心里都有桿秤。宗馥莉要是真沒本事,就算沒人罵,也坐不穩那個位置;杜建英的孩子要是真有能耐,也犯不著靠老媽老同學出來造勢。
最后說句實在的,要是我是宗馥莉,壓根懶得搭理這些人。好好經營公司,給員工多發點福利,比啥都強。至于那些說閑話的,就讓他們說去,反正嘴長在別人身上,日子卻得自己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