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最近都有看到,關于“物業圈”的一個共性非常明顯,就是很多物業公司在全國開啟了陸續“退場”!
而且重點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些選擇不干了的物業竟然多是頭部物業!
事實上,從今年開始多家頭部物業在全國范圍就陸續有了退場動作,從金碧物業、金科服務,再到近期的龍湖物業、中海物業等在內的多家頭部物企都發布了主動撤場公告。
|4月24日濱江物業發函,將退出杭州市錢塘區萬固珺府的物業續聘;
|5月28日,金科智慧服務集團發布公告,宣布退出重慶龍興未來城市小區物業服務,退場截止日期為今年8月31日;
|6月初,金碧物業向岳陽溪上桃花源小區業主發出公告信:表示連年虧損,無法維持正常運營,將于2025年7月30日正式退出項目,結束服務;
|6月6日,棲霞建設物業退出東方城小區物業服務;
|6月12日,融創服務宣布將于7月31日正式退出湖南長沙融創會展上東城小區;
|6月15日,龍湖物業阜陽分公司發布《關于龍湖物業退出雙清院子小區物業服務的告知書》;
|6月25日,中海物業向鄂州雙創之星小區發出撤場公告信,表示公司將于2025年8月31日18:00正式退出項目,結束服務;
|7月9日,重慶龍湖智創生活發布公告,宣布將于7月31日前退出恒森親水臺物業管理服務。
為什么這么多物業會選擇主動撤場?
其實原因合并同類項,無非是物業費談不攏,收繳率上不去,物業、業主、業委會的矛盾激化等。
但在這些原因中最重要的還是物業費收繳問題。
要知道,過去物業行業被認為是具有持續穩定收入的“現金奶牛”,但現在房地產拐點明顯,物業行業想再保持高利趨勢,非常不現實!
來自中物研協發布的《2024中國物業服務行業發展報告》顯示:
全國住宅小區物業費平均收繳率從2018年的83.7%下降到2023年的76.2%,2024年一季度進一步降至73.5%。
同樣還是中物研協,另一組數據顯示去年以來,全國超過100個小區物業費都降了,平均降價幅度20-35%,部分夸張一點的小區甚至達到了40-50%
這也直接導致一邊收費難,一邊是“降價潮”,物業公司的盈利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據悉去年百強企業毛利潤均值為3.19億元,同比下降1.34%;凈利潤均值為7990.71萬元,同比下降4.71%...
當然,對于“拒繳費用”的業主其實也有相應的調查,多數業主認為:"物業服務質量與收費標準不匹配,物業服務壓根做不到質價相符”,是拒交物業費的根本原因!
什么是“質價相符”?就是物業的服務品質是否擔得起這個價格!
因為小區的品質,很大程度上是和物業掛鉤的。
好的物業不但能夠維護小區的園區綠化,營造出賓至如歸的儀式感,甚至會舉辦各種活動,把小區打造成溫情濃濃的大家庭。
而業主付出的高價物業費并未獲得等值的物業服務,這樣的不對等造成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的矛盾日益突出,物業服務糾紛不斷。
說到底只有物業服務質價相符,雙方才能共贏。
你家的“物業服務”怎么樣?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