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軍7 架 B-2隱形轟炸機對伊朗實施“午夜之錘”軍事行動,被認為是相當成功的一次空中突襲。
為此,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與防長卡茨先后親自到五角大樓進行了感謝。
現在反復思考此次軍事行動,覺得B-2隱形轟炸機并不沒有那么神奇,這是一場體系作戰的勝利,而不能將全部功勞記在B-2身上。
不能否認B-2隱形轟炸機是至今為止隱身性能最完美的轟炸機。據相關資料,在常規X波段雷達探測下,B-2隱形轟炸機的前向RCS(雷達反射截面積)大約0.1平方米,相當于一只小鳥的反射面積;側面和后向稍高,約0.4-1平方米。如果加上隱身涂層和吸波材料,B-2隱形轟炸機的前向RCS甚至能降到0.01平方米以下。
但即便如此,B-2轟炸機也不是絕對隱身的,畢竟這個世界上也沒有絕對的隱身戰機,隱身都是相對的,是一種與其它性能的綜合平衡。
這就意味著,執行“午夜之錘”軍事行動的美軍B-2隱形轟炸機是有可能被探測到的,探測的途徑有雷達信號、紅外信號和聲學信號等。只要一種信號被發現,就有可能導致被擊落。
為此,不太自信的美軍同時出動了100多架其它類型的飛機,包括F-22、F-22和其它可以發動電子戰的信息支援飛機。
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盡可能多地消耗對手的防空資源,甚至崩潰其防空體系;二是利用其它電子戰平臺支援作戰,壓制對手的雷達探測系統,從而提升B-2隱形轟炸機的戰場生存能力。
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隱身能力固然重要,但不要過分追求,使戰機達到一個綜合性能平衡點才是最重要的,必要時可以用戰術隱身彌補技術隱身上的不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