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兒子坐在車子后排的時候,他問我除了開門的按鈕之外,還有沒有其它地方可以開門。
隱蔽的開門方式
我突然想起來,現在新能源汽車電子化的開門方式做得五花八門。原來基本上在開門方式上,大家都是一個扣手,扣一下就開。
而且無論什么樣的開門方式,在安全規范里面,都必須有一個機械把手。但是有些車的機械把手,設計的簡直就是,跟你玩躲貓貓捉迷藏,尤其是后排的。
如果偶爾坐你的車,遇到緊急情況下,想在車內打開門,一斷電真沒戲,就找不到應急門把手在什么地方。
有些甚至放在門邊儲物格的底部,如果里面放了兩瓶水,你還得把水拿出來再去扣開。你說緊急情況下,他怎么可能想得到,甚至要操作起來,根本來不及。
所以這一點上,確實很多朋友都在吐槽,喵哥我也在呼吁。現在包括工信部也開始出相關的規范了,緊急開門的按鈕,一定要放在比較明顯的地方,就隨手能夠扣到的地方,這樣在緊急情況下,你才用得上。
隱藏式門把手
其次就是外門把手隱藏式的門把手,雖然看起來可能更美觀一點,然后風阻系數更低一點。但是有些電彈的門把手存在安全隱患,萬一在極端情況下電源被切斷了,那就很麻煩了。
當然除了門把手之外,還有幾點也是吐槽比較多,確實我覺得用起來不太好用的。大家發現沒有,稍微講點時尚的車型,都給你用無框車門。
無框車門
無框車門看起來確實比較舒服,尤其是下雨天,你可以在車內先把傘撐起來,然后再打開車門出去,收傘的時候也會更方便點。
但是無框車門時間一長,膠條老化之后,很容易出現漏風、進灰、異響一系列的問題。前面幾年還還好,到后面幾年反正也就那樣。
車頂天幕
除此之外,還有大家吐槽的比較多的車頂天幕。像這種大夏天,坐在車里面開個車還得戴草帽,還要打遮陽傘。
以特斯拉為代表,上面直接給你整一塊大天幕。這么干呢,其實歸根結底,是為了偷頭頂的空間,然后美其名曰給你搞一個大陽光房。
說實話那東西真不實用,你說歐美人,他們天天需要曬太陽,咱們是怕曬的,不實用的。如果是轎車我可以理解,畢竟電池侵占了你底部空間。
但是你要是換成SUV,本來頭部空間還可以,還不給加實體遮陽簾,那么純純就是偷工減料,其它沒有更好的辦法解釋。
當然你要說你不是偷工減料,比如之前我在試駕廣本P7的時候,就像他們一樣,直接給你上可變光的頭頂玻璃。
但那個東西貴,因為它變成乳白色的時候,就是像毛玻璃一樣,光線反射能力還不錯,所以整體來說隔熱能力也還不錯。但是這太貴了,很多車企舍不得,所以只能用偷工減料來解釋。
空調出風口
除此之外,就是空調出風口。原來的燃油車空調出風口,很多它都是有一個手動撥片的。現在為了美觀,很多新能源車把那個手動撥片去掉了,全部給你改成電調的。
有些車空調出風口設計的不好,無論怎么調,前面的出風口就對著你的肚子吹。
我有時候去試駕的時候,遇到這樣的車,我都想罵人。因為開一段時間之后,老是對著肚子吹,總想上廁所了,本來好好的就變成拉肚子了,這不是瀉藥的合作伙伴嗎?
反光的淺色內飾
除此之外,還有那種淺色內飾。你淺色內飾就罷了,正好設計在兩邊后視鏡的位置,反光特別厲害,特別嚴重。所以但凡有點光差,后視鏡反進來的,全是淺色內飾,啥也看不見,嚴重影響駕駛安全。
總結
所以現在的新能源汽車設計,有些是真的不學好,完全沒有從實際和實用的角度出發。反正就是什么好看、有逼格就往上面堆,不管你喜不喜歡,不管好用不好用,甚至不管安全不安全都這么干。
我覺得這種風氣該殺一殺了,所以你們去買車的時候,你們也自己稍微留心一下,如果遇到這種影響安全的,那么我們就換下一家吧。
買車追求好看好用沒問題,但是關鍵還是要安全,如果都不安全了,那你買它還有什么用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