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星爭霸賽正在上海開打,國青女排三連勝的成績一出來,李晨瑄的名字瞬間就熱了起來,這姑娘跳發有威脅,進攻有力量,場上氣場也到位,按理說,這樣的表現放在國青隊絕對是一姐級別的存在,然而回過頭看國家隊那邊,去年李晨瑄的好姐妹范泊寧、董禹含都已經混進主力輪換,范泊寧身高臂長,董禹含強攻兇狠,世聯賽上還刷出高光時刻,這倆人都能上,李晨瑄卻只能在青年隊刷存在感,難免讓人疑惑,這到底是實力差距,還是山東排協不給力
球迷討論的重點無非兩個方向,一是李晨瑄本身的短板,比如身高只有1.86,打大主攻吃虧,保障又沒法和范泊寧那樣全面,山東青年隊能靠郭湘玲、孫虹云幫她兜底,到了國家隊吳夢潔、龔翔宇可不會為她兜底,到底能不能打出競爭力,二是山東排協的“騷操作,今年各地隊都在往國家隊輸送球員,山東卻只放了一部分,明明有不少好苗子,結果主力都留著備全運會了,這種“擺爛式的操作,直接影響了球員曝光度,球迷看著都著急
問題轉回來,李晨瑄真就不如董禹含、范泊寧嗎,單說身體條件,肯定是吃點虧,范泊寧1.92,董禹含1.90,這倆一站網前就是天然屏障,技術也全面,范泊寧東亞錦標賽七場六次得分王,董禹含世聯賽火力全開,這些都是實打實的硬指標,反觀李晨瑄,跳發有威脅,進攻也敢打,但一遇到高強度對抗,身高短板還是會暴露,特別是打大主攻沒優勢,打小主攻保障又不到位,進國家隊的門檻確實卡得很死
可問題來了,如果說李晨瑄和董禹含實力差距這么大,為什么國青隊比賽里李晨瑄的表現完全不輸董禹含,甚至從執行力、臨場應變這些角度看,李晨瑄更像隊里的“定心丸,球迷其實都看在眼里,這不是空口喊熱血,比賽錄像、數據都擺著,董禹含能在國家隊進步飛快,李晨瑄就不行嗎,難道進了國家隊就能原地升級,留在青年隊就只能原地踏步,真有這么玄學
這時候就不得不說山東排協的操作了,今年山東隊陣容里有不少有實力的年輕人,但放去國家隊的寥寥無幾,明明是大好機會,其他省份都在“搶占坑位,山東倒像是“按兵不動,有球迷調侃,山東這波是“全運優先,把國家隊當成次要目標,萬一全運會成績不好,領導壓力更大,這種思路其實以前也不是沒有過,歷史上有不少地方隊為了全運會成績“惜才如金,結果球員成長空間被壓縮,國家隊新陳代謝也慢了下來,這種兩難局面,吃虧的終究還是球員
站在球迷視角看,國家隊現在正是大換血階段,張籽萱、董禹含這些新面孔在趙勇手下都混得風生水起,集訓強度、比賽機會都是真刀真槍練出來的,李晨瑄如果不能趁著這波“窗口期爭取露臉,明年想進國家隊只能更難,畢竟新人一旦在教練心里有了“臉熟,后面再想逆襲就要付出更多努力,這道理誰都懂,可惜山東排協似乎沒想明白
當然也不能把所有問題都怪到山東頭上,李晨瑄本身的短板大家也都明白,打大主攻缺身高,打小主攻保障不穩,這些都是現實問題,教練選人肯定要看長遠,國家隊畢竟不是“同情分發放地,但既然其他地方能放人出來拼一拼,山東完全可以更大方點,哪怕沒進主力,至少在高水平平臺上刷個臉,球迷也能看到希望,現在的做法,多少有點“雞賊,外界看著也鬧心
回頭說輿論,微博、貼吧、抖音一溜評論區,球迷早就吵開了,有的覺得山東排協就是“自掃門前雪,有的覺得李晨瑄是被錯過的天才,也有人理性分析,覺得雙方都有責任,這種“對噴其實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女排青訓體系和地方利益的矛盾,球員成長和地方榮譽怎么平衡,這不是李晨瑄一個人的難題
總結一句,李晨瑄是不是國家隊水平,數據、比賽畫面都能說話,山東排協的選擇也自有考量,但現實就是,機會窗口一旦錯過,球員成長很容易卡殼,國家隊新陳代謝也會被拖慢,等到全運會結束再來“點贊回懟,也許就晚了,球迷能做的,除了喊幾句“別耽誤好苗子,恐怕也只能邊看邊嘆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