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出生名門族,
(1930年)
長子質如玉。
祖母畫友多,
種下漫畫志。
祖父賦梁塵,
自小愛弄文。
出入太史第,
結交粵劇才。
拋卻紈绔氣,
走難解母憂。
中學顯才氣,
(1946~1949年)
合創“藝文社”。
立下新思想,
拒絕赴臺島。
中大文科生,
(1950年)
長詩寫眾憎。
(二)
入職鹽務局,
(1951~1980年)
《鹽報》育鹽工。
開啟創作路,
(1957~1964年)
優秀作品生:
《零存整取》,
(1957年)
借“銀”寫人性;
《森林交響曲》,
(1958年)
竟成黑畫批;
《立竿見影》,
巧用成語題。
拜見廖冰兄,
(1960年)
從此成良友。
《松叔日記》,
(1964年合作)
頌揚新風尚;
《四人漫畫展》
(1963年)
初顯天賦良;
(三)
文革遭迫害,
牛棚話凄涼,
等到春風吹,
(1980年平反)
意氣重抖擻。
《六人漫畫展》,
(1979年)
觀眾數萬人。
創作高峰期
(1980-2000年)
擊濁揚清波,
《革過了》《怎么不動》《拆廟和尚散》
(1984年)
洞察乾坤事。
《劍花》漫畫刊,
帶刺又芬芳。
《樂叔和蝦仔》:
(1982年,集體創作)
老少趣事多,
連載拾年余,
刊發到遠方。
《南槍北劍集》,
(1999年,馬良配詩)
詩畫齊出膛。
善寫文學集,
論理又寫實:
《似水流年》,
(2006年)
散文敘事暢;
《漫畫文集》
(2015年)
漫人漫史說。
《滄桑太史第》:
(2011年)
家國共興衰,
書中太史菜,
今日上大桌,
文中粵劇譜,
傳唱省港澳。
(四)
轉職外貿局,
(1980年)
美工長袖舞,
海外辦工展,
手繪大海報。
改革潮浪高,
眉舒到眼梢。
專心美協事,
漫畫人才出。
退休不閑心,
(1990年)
耕耘不問收,
母校辦講座,
家鄉獻畫作。
(五)
與妻齊白眉,
(1955年結婚)
二女陪歲安。
平生不害人,
心寬體康健。
九十能徒步,
寫字又讀報。
笑談魏晉事,
人稱德藝磬。
百年雖未足,
酸甜苦辣透。
作品二千余,
幽默人世間。
江沛揚主要從藝活動
一、出版物
1.1959年,漫畫《立竿見影》刊登在《漫畫半月刊》封面。
2.1964年,長篇連環漫畫(與廖冰兄、譚裕釗合作)《松叔日記》在羊城晚報連載。
3.1982年 長篇連環漫畫《樂叔與蝦仔》(參與集體創作)在周末畫報連載。
4.2004年 《中國漫畫家作品集——江沛揚卷》出版(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5.2008年 《江沛揚漫畫文集》出版(香港出版社)。
6.2011年 紀實文學作品《泡桑太史第》出版(香港文學報社出版公司)
6.2018年《泡桑太史第》再版(花城出版社)
二、參與展覽
1.1957年 漫畫《零存整版》參加廣州市青年美展。
2.1963年 《江沛揚、雷祖舜、翁英才、阮治甲四人業余漫畫展》(廣州市群眾藝術館文辦,廣州文化公園展出)
3.1979年 《廖冰兄 黃偉強 曾鉞 江沛揚 譚裕釗 黎耀西六人漫畫展》(廣州文化公園展出)
4.1984年,漫畫《怎么不動》入選廣東漫畫美展一等獎。
5.1986年《徐德志、江沛揚、莊錫龍漫畫展》深圳展覽館展出
6.1989年 漫畫《革過了》入選《廣東省優秀美術作品展》
7.2009年 《江沛揚漫畫創作60周年作品展》 廣州市文聯展廳展出
8.2010年 《南海劍花——江沛揚漫畫展》 佛山圖書館展出
9.2019年 《江沛揚從藝70周年作品展 》廣州文化公園展出
喬平先生題字“德沛藝揚”
創于2014,相伴已成為習慣
平臺已進駐網易、搜狐、今日頭條同步更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