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臺海局勢愈發緊張,一系列動態引發廣泛關注。美國軍事新聞網站披露,美國陸軍第一特種部隊群第二營阿爾法連首次進駐金門與澎湖,這是40年來美軍首次在臺長期駐軍,協助臺軍訓練并增強防務能力。與此同時,臺軍也在“漢光演習”中積極調整戰略戰術,并且換了一種新打法。那么,如何看待美軍進駐金門?臺軍又出現了怎樣的戰略與戰術調整?
當前,為期10天9夜的“漢光演習”,已經落下帷幕。這場號稱史上最長,并創下后備動員人數最多紀錄的演習,是對賴清德設立所謂“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及將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并推出所謂“17項策略”后的一次綜合性軍事演練。這次演練還要求民間力量參與,并加入了所謂的“城鎮韌性演習”科目,這也再次暴露出賴清德當局“以武謀獨”、“逼民謀獨”、“倚美謀獨”的險惡圖謀。
此次“漢光演習”的最大特點是,除了增加演習時長,擴大演習規模外,還有另一個主要的特點,那就是美方派員觀摩人數大幅增加。據臺媒報道稱,今年赴臺觀演的美軍觀摩團含現、退役軍人以及官員,高達400多人,創下歷年之最。美軍派人觀摩臺軍演練雖行之有年,但絕大多數的時候都只是暗中進行的,這次卻擺上了臺面,美軍人員甚至大搖大擺走進演習場地,地直接參與,無非就是想為“臺獨”勢力撐腰打氣。
不過,美方仍然是有所顧忌的,赴臺參與“漢光演習”的美軍觀摩團在演習的十天行程中都是以便服穿著。至于美軍特戰隊進駐金門,其政治意義遠大于軍事意義。金門距離廈門最近距離只有2公里,距離臺灣本島則有200公里。從政治方面來說,美方有意借此加大“以臺制華”力度,迫使大陸在經貿領域做出妥協和讓步。但從軍事角度而言,美方的威懾效果幾乎等于零,因為金門完全處在大陸岸基火力的覆蓋范圍內,這無異于羊入虎口。戰時,美軍根本沒有任何幸存的可能。
需要強調的是,臺灣是中國的臺灣,美軍未經中國政府允許,擅自進入金門無疑違反了中美建交三個聯合公報和國際關系準則的行為。但我們還是有必要澄清一個概念,什么是“駐軍”。大家知道,美國駐扎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以及四十多年前的美軍駐臺,必須滿足三個基本條件:一是雙方簽有正式的駐軍協議,二是駐扎規模至少是成團或成師建制的,三是在當地有自己單獨的軍事基地。只有符合這些基本的條件,才能算得上是真正對外駐軍。因此,美軍特戰隊進入金門頂多算是“助軍”,即負責指導與協助臺軍訓練,而非“駐軍”。
不過,對于美軍觀察團的到來,民進黨當局卻極為興奮,臺軍的演習也更加賣力。按照臺方專家的說法,演習時長的挑戰顯示臺防務戰略思維從“立即備戰”轉型為“持續應戰”。以往,臺軍的軍事戰略強調“決戰境外”,其潛臺詞是認為解放軍不具海空優勢,但在蔡英文時期,臺軍的戰略重心又變成“決戰灘頭”,而今則變成“城鎮戰”,這說明臺軍對于和解放軍爭奪臺島周邊的制空權和制海權已經不抱希望了。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兩岸的戰力差距已不可逆轉,臺軍早已喪失制空權和制海權,其嚇阻能力其實就是零。臺方專家的說法等于是變相承認,臺軍擋不住大陸兵峰,現在又換了一種新打法,即依靠地面部隊打消耗戰和持久戰。
但是別忘了,在朝鮮戰場戰敗而歸的美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曾告誡,誰想要跟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打仗,那他簡直就是有病。也正是那一仗,讓美軍深刻地認識到,中國軍隊是不好惹的,惹急了,事情是不好辦的。也正是那一仗,維持了中美數十年的基本和平態勢。但現在,美方似乎又好了傷疤忘了疼,又開始瘋狂試探我們的底線。前美軍太平洋陸軍司令佛林竟然前往淡水區,現場了解和指導臺陸軍對淡水河的軍事部署。與此同時,美國參議院軍委會還通過二2026年度“國防授權法案”,邀請臺海軍參與“環太軍演”,瘋狂蠶食兩岸和平統一的空間。
然而,無論是美軍特戰隊進駐金門,還是臺軍的新打法,不僅無法改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與法理事實,也無法改變臺軍在兩岸軍事力量對比中的劣勢地位,反而可能會刺激大陸下定決心徹底解決臺灣問題,這也就意味著兩岸統一或將提前來臨,最快或許不用等到解放軍建軍100周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