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狂人”李敖患癌后,拍下了這一張照片,時間是2017年,此時的李敖身體已經(jīng)亮起了紅燈,耄耋之年的他拄著拐杖,由于化療他臉頰變得浮腫,不過仍然精神矍鑠。
提起李敖,知道他的人幾乎都得皺皺眉頭再豎起大拇指。這人太特別了,筆桿子比手術(shù)刀還鋒利,寫文章罵起人來毫不留情,管你是文壇大拿還是政界名流,只要他看不順眼,保準(zhǔn)在文章里給你扒得明明白白。可你別說,他罵得還真有道理,字里行間全是對歷史的通透理解,不是瞎嚷嚷。有人說他狂得沒邊兒,有人說他目空一切,可他自己壓根不在乎,該寫的寫,該說的說,活得比誰都敞亮。
其實(shí)李敖出名,可不光因為他的文章。他還是中文脫口秀的開山鼻祖呢,早年間在電視上開節(jié)目,一個人對著鏡頭能說上倆小時,古今中外、家長里短,全能給你扯出花來。關(guān)鍵是他不光能說,還敢說,那些別人藏著掖著的話,他張嘴就來,聽得觀眾又緊張又過癮。
放到現(xiàn)在,多少脫口秀演員還在學(xué)他那套風(fēng)格,可真要論犀利和深度,能趕上他的幾乎沒有。就像他在北大的演講,臺上妙語連珠,臺下笑聲不斷,可每句笑話里都藏著鉤子,勾得你聽完還得琢磨半天,這種本事,可不是光靠嘴皮子利索就能練出來的。
更讓人佩服的是,李敖一輩子都鐵了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在那個有些聲音亂七八糟的年代,他不管在什么場合,都敢拍著胸脯說“我是中國人”,這種底氣,比他寫的任何文章都有力量。就沖這一點(diǎn),多少人對他從“看不慣”變成了“真敬佩”。畢竟,在大是大非面前能站穩(wěn)腳跟,比耍嘴皮子厲害多了。
不過要說李敖最“狂”的地方,還是他對別人評價的態(tài)度。他說過:“有時解釋是不必要的,敵人不信你的解釋,朋友無須你的解釋。”這話聽著挺硬氣,細(xì)想?yún)s特有道理。生活里多少人總想著讓所有人都滿意,結(jié)果把自己活得憋屈。李敖不這樣,喜歡你的自然懂你,不喜歡你的解釋也沒用,不如踏踏實(shí)實(shí)做自己。這種活得通透的勁兒,現(xiàn)在的人真該學(xué)學(xué)。
看2017年那張照片,就能明白他為啥能這么活。那會兒他都八十多了,化療把人折騰得變了樣,拄著拐杖站著都費(fèi)勁,可眼睛里的精氣神兒比小伙子還足,好像隨時能拿起筆再寫篇雄文。這種生命力,不是裝出來的,是從骨子里透出來的。后來沒過多久,這位“狂人”就走完了一生,可他留下的那些文章、那些話,還在被人念叨,被人爭論,這大概就是真正的影響力吧——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他都在那兒,讓你沒法忽視。
說到底,李敖的“狂”不是沒腦子的橫,而是有底氣的真。他的底氣來自肚子里的學(xué)問,來自對原則的堅守,更來自活得明白的通透。這人就像塊石頭,硬邦邦的,不招人待見,可經(jīng)得住時間磨,越磨越亮。
現(xiàn)在他雖然不在了,可那種“不管別人怎么說,我就活我自己”的勁兒,還有那份對家國的真心,值得咱們好好想想。畢竟,能活得這么真實(shí)、這么有力量的人,真不多見了,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