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認為,德安東尼在20年前執教太陽隊時,開啟的“炮轟戰術”,拉開了小球時代的序幕,那時籃協主席姚明還在NBA征戰。真正將小球時代定格的,則是勇士隊的“水花兄弟”,想來,也大概10年了。
尤其是近10年,籃球理念出現了非常大的變化。
可惜的是,時至今日,我們仍然沉迷“得內線者得天下”的怪圈。
當70歲的老爺子宮魯鳴棄用李夢的那一刻,隱士我心中一驚,國內有能替代李夢的球員了嗎?現在來看,并沒有。
當然,宮魯鳴棄用李夢也是有底氣的,女籃擁有世界級的“雙塔體系”(韓旭+張子宇)作為戰術軸心,這個內線組合,放眼世界也是數一數二的。
在內線雙塔,甚至三塔的時代中,當張子宇橫空出世,球迷們高呼中國女籃要再次稱霸亞洲籃壇時,現實卻潑了盆冷水。
但日本隊學會了“田忌賽馬”,充分發揮“小快靈”的特點,將女籃徹底擊穿。
看來,日本籃球要跟足球一樣,具備爭亞洲一哥的實力了。
進攻方面:
日本隊整場比賽出手34次,高達47.1%的三分命中率(34中16),這數據是真嚇人。
日本隊后衛田中心(身高172cm)首節獨砍了21分(三分5中5),她射程遠,甚至能在接近中線的位置命中3分,接掩護后能用極小的出手空間迅速出手,有點,女版庫里的味道。
而且突破速度快,吊打我們內線移動慢的特點。
再看我們的進攻:
“雙塔組合”韓旭與張子宇合計28分15籃板,數據很漂亮對吧?
但當兩人同時在場時正負值為-12分。
為何呢?
因為雙塔就是“雙刃劍”,進攻的時候日本隊防不住,當日本隊反擊的時候,雙塔陣容移動速度慢,咱們也防不住。
全場比賽,日本隊打出24次快攻得分。
防守方面:
中國隊用的是2-3聯防,這個聯防側重于防內線,而不是外線。
為何不敢用盯人或者3-2聯防呢?
還是那個問題,內線移動太慢了,跟不上。而且張子宇的體能也決定了她上場時,不可能采用盯人戰術。
日本隊是怎么做的呢?
當張子宇在場上時,日本隊防守端用采取繞前防守+快速夾擊去破解,不管球進不進,反擊時盡快把速度提起來,非常考驗小將張子宇的體能。
到后期我們看到了,即便離籃框非常近,張子宇也沒把球放進去,估計是她的體能下降太快導致的。
當韓旭在場上時,他們只收縮,不專門繞前,利用協防盡量干擾韓旭。
這兩種情況豈是對于我們的外線來說都是非常好的機會,但我們的外線球員并沒有把握得住。
在看到日本隊頻頻提高速度來提升比賽節奏的時候,宮魯鳴棄用小組賽時的“五小陣容”,寄希望于日本隊的命中率下降。
但事實確實事與愿違。
三、棄用李夢
棄用李夢絕對是爭議最大的話題。你要說人家不在乎成績吧?
男籃楊翰森被召回、女籃30歲王思雨帶傷出戰,29歲當打之年的李夢為何不帶?因為她“不符合團隊紀律形象”。
所以,咱們到底在跟人家比競技體育,還是在比紀律?
看看羅德曼在公牛時期,禪師、喬丹和公牛隊對他的態度吧。
要知道,李夢作為鋒線核心,她被球迷戲稱為“勒布朗夢”是有道理的。
首先她是個持球大核,李夢在WCBA場均21.3分,而且關鍵球絕不手軟,在2023年亞洲杯決賽她面對日本砍下17分6助攻。
有她在就能死死牽制日本隊的外線防守,她如果和張子宇一個在強側、一個在弱側,日本隊的防守絕對不敢大膽收縮。
其他人就不能頂替李夢的作用嗎?
還真不行。
本屆比賽中國女籃三分命中率僅26%(23中6)。
所以到底是李夢“技不如人”落選,還是另有他故,就不得而知了。
籃球名宿落選的故事并不少,夢一隊的時候,托馬斯就落選了。坊間傳聞是喬丹的意思。
但人家落選沒影響夢一隊去砍瓜切菜啊。
四、WCBA的“溫室效應”
韓旭WCBA賽季三分命中率42%,但國際大賽僅31%;傳聞的“萬次投籃訓練”,在實戰中未轉化為實戰命中率,而且此役,國女籃出現17次非受迫性失誤,反觀日本這邊,僅有9次。
這說明訓練內容脫離高強度對抗需求。
在WCBA,咱們這邊聯賽的外援限制政策是每節1人,在關鍵節點,為了保證勝利,教練往往選擇交給外援處理關鍵球。
比如如內蒙古女籃瓊斯場均出手占全隊35%。
國內球員在國內都沒機會處理關鍵球,打國際聯賽能處理了嗎?
日本聯賽也有外援,但人家的策略更實用,日本W聯賽每隊可注冊3名外援+2名歸化。本土球員為了爭取能進入輪轉陣營,就得必須提升競爭力。
這樣就增加了內驅力。
當然了,估計咱們這邊不會學人家。
總結:
當小球時代的颶風吹過籃球場10余年之久,我們依舊沉迷于“得內線者得天下”。當然了,這并不一定是宮魯鳴指導一個人的意思。
我們的籃球理念落后,是全方面的落后。
日本籃協允許歸化球員麗貝卡·艾莉森(美籍中鋒)缺席亞洲杯備戰WNBA,咱們這楊翰森正打著夏季聯賽,還要召回。
沒進NBA之前,楊翰森在國家隊出場時間多少呢?
再看教練的情況。
宮魯鳴70歲復出掛帥,是因其“資歷深厚+全運會金牌”。訓練方式沿用老派“三從一大”(從嚴、從難、從實戰、大運動量)。
有個數據很有意思。中國籃球教練員45歲以上占比82%,40歲以下僅7%;日本女籃主帥恩冢亨(43歲)曾赴NBA學習小球戰術。
43歲在咱們這當教練?是洋教練還有可能,如果是本土的,估計要靠邊站。
43歲在山東,可能魚頭都不會對準她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