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以沖突結束后,以色列又突然與敘利亞展開了沖突。不過,雖然以色列的整體實力強于目前的敘利亞朱拉尼當局,但是從結果上看,朱拉尼這回還是棋高一籌,取得了對以斗爭的勝利。以色列也是在中東極為難得地嘗到了失敗的滋味。從這個角度上看,朱拉尼的本事,似乎要比伊朗強些。
根據權威媒體發布的消息,敘利亞朱拉尼當局已經在19日宣布在敘南部德魯茲人聚居區蘇韋達省實施全面立即停火,同時,敘內政部也開始在蘇韋達省部署安全部隊。敘利亞當局領導人沙拉(也就是朱拉尼)隨后發表電視講話稱,蘇韋達省是敘利亞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德魯茲人是敘利亞國家結構的重要支柱。敘內政部門發言人努爾丁·巴巴19日早些時候發表聲明說,在敘“總統府”直接指示下,內政部門安全部隊已開始在蘇韋達省展開部署。
另外,根據早前傳出的消息稱,停火協議的內容包括蘇韋達省全面并入國家管理體系、所有機構恢復運作、敘當局部隊在城市周邊設立安全檢查站將當地納入實質性管控,敘利亞國防軍撤回軍營等。當地德魯茲人領導人謝赫·優素服·賈爾布赫也通過確認了協議的達成。
綜上可見,敘利亞當局已經實質上收復了原本躍躍欲試要實質性“脫離”敘利亞當局掌控的蘇韋達省,以色列企圖利用敘利亞南部親以的德魯茲人建立所謂“緩沖區”,同時在敘南部搞所謂的“非軍事化”的陰謀至少目前來看是失敗了。不僅如此,聯合國安理會還在17日召開了緊急會議,多個大國都公開表示了對以色列的強烈譴責。以色列這回是丟了面子也丟了里子,戰略目的也并未達成,確實可以稱得上是一次大敗。
那么,朱拉尼為何能夠在整體實力處于劣勢的情況下,擊敗背靠以色列支持的德魯茲人,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敘利亞主權,同時又成功讓以色列吃癟的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簡單回顧一下此次事件的全過程。
敘利亞國內情況復雜,西北部有親俄的阿拉維人,東部有親美的庫爾德人,南部則活躍著親以色列的德魯茲人。德魯茲人總人口有100多萬,與以色列關系密切,以色列也有借助德魯茲人之手事實上掌控敘南幾個省的圖謀。本輪敘利亞當局(朱拉尼)與德魯茲人(以色列)之間的的沖突之所以會爆發,起因就是德魯茲人與親敘利亞當局的貝都因人部落的一次矛盾。
13日,據稱是由于一件小事,導致蘇韋達省德魯茲武裝派別與貝都因部落爆發激烈沖突;7月14日,沖突擴大化,敘內政部以化解沖突、保護平民的名義,從大馬士革等地派遣武裝人員前往蘇韋達,與德魯茲人部族發生沖突,雙方開始膠著。
7月15日,才僅僅隔了一天,朱拉尼突然出動大量精銳部隊南下,大舉進攻蘇韋達,其中包括精銳的無人機部隊、坦克裝甲部隊等,總兵力有九個師至少十萬人以上。隨后,以色列國防軍慌忙出動戰機對敘當局部隊進行轟炸。結果,敘當局武裝根本不怕以色列的轟炸,而是堅定突擊,強力進攻,最終擊敗數萬德魯茲民兵部隊,迅速攻占蘇韋達省省會,占領了德魯茲民兵總部。
7月16日以色列戰機深入敘利亞領空狂轟濫炸,向敘利亞總統府、國防部大樓和總參謀部附近街區投擲炸彈,以色列媒體援引軍方消息報道稱,以色列國防軍在24小時內襲擊了敘利亞境內160多個目標。不過,盡管以色列空軍大舉出動,但是蘇韋達省大勢已定,在以色列不敢出動地面部隊的情況下,德魯茲人民兵根本不是朱拉尼麾下武裝的對手。最終,朱拉尼當局內政部安全部隊進駐蘇韋達省,以色列這回是結結實實地吃了一個大虧。
朱拉尼之所以能夠擊敗擁有以色列支持的德魯茲人,讓以色列吃癟,主要有以下的幾個原因。首先是組織能力和情報保密能力極強,這一點與伊朗可謂是天壤之別。通過上文我們可以看出,朱拉尼為了進攻蘇韋達省,集結了九個師十萬人以上的部隊。這么多的部隊要完成集結,同時還要準備后勤、調度、制定作戰計劃,這絕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要知道,在敘利亞“一夜變天”之后,以色列在敘利亞的實控區距離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也就是幾十公里。朱拉尼能夠在以色列眼皮子底下,成功組織十萬人級別部隊的集結和進攻,并且摩薩德居然毫無察覺,這說明朱拉尼當局的組織能力、保密能力很有可能比就連德黑蘭都被滲透的伊朗要強。
其次是朱拉尼在敘利亞的“基本盤”確實不小。雖然此前大家都認為,朱拉尼很有可能不過只是敘利亞“各路諸侯”之中較大的一個。但是通過此次朱拉尼閃電擊敗數萬德魯茲民兵一事我們可以看出,朱拉尼至少能夠調動10萬人級別的機動部隊,并且還能夠保障自己實控區域的穩固,這一點其實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要知道,敘利亞國土面積18萬平方公里、人口2400萬,放在歐洲也能算得上是一個中等大國,并且敘利亞內部的情況極為復雜,德魯茲人、阿拉維人、庫爾德人、各有各的后臺,都不聽朱拉尼的,敘利亞的經濟也并未完全恢復。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朱拉尼依然能夠組織十萬人級別的軍事行動,并且這些人甚至敢于頂著以色列的轟炸堅定地執行朱拉尼的命令,這說明朱拉尼在敘利亞還是有一支“鐵桿”的,假以時日,朱拉尼未必不能全據敘利亞。
最后是朱拉尼當局或者說他本人德意志堅定。在伊以沖突之后,以色列在中東可以說已經狂到沒邊兒了!哈馬斯、真主黨甚至是伊朗,都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成了以色列的“手下敗將”。放眼中東,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勢力,敢于與有美國撐腰的以色列作對。但是,朱拉尼當局在“恐以癥”蔓延的中東,幾乎就是“一枝獨秀”,即便是面對以色列的直接轟炸和警告,依然堅定地力求恢復敘利亞國家一統,先不說此人的立場和人品如何,就憑這一點,這個朱拉尼就不容小覷。
最后以色列對敘利亞首都的轟炸,看似霸道,其實說白了就是一種“無能狂怒”,以色列在蘇韋達大勢已去,內塔尼亞胡也根本不敢出動地面部隊與朱拉尼手下的這些“魔怔人”打地面戰。客觀上說,朱拉尼這一手確實是有兩把刷子。
朱拉尼上臺之后,在已經有了土耳其作為靠山的情況下,通過沙特與特朗普搭上了關系,并且還一度對以色列攫取戈蘭高地一聲不吭,甚至還多少透露出要與以色列建交的想法,讓美國和西方挑不出毛病。對內,朱拉尼打擊阿拉維、施壓庫爾德,統合敘利亞各路山頭,建立穩固的基本盤……從以上一系列行動綜合來看,朱拉尼此人確實精明,該軟弱示好的時候就軟、該強硬的時候就強硬,確實堪稱有城府、有手腕,擊敗從小含著金鑰匙的阿薩德,可謂合情合理,老謀深算的內塔尼亞胡這回棋輸一著,其實也并不冤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