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被氣死了,感覺以后的仗根本沒法打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據《亞洲防務安全》報道,巴基斯坦邀請中國專家,將印度導彈拆了個精光。
【相關報道截圖】
5·7印巴空戰還有后續
如今距離5·7印巴空戰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但此次事件居然還有后續。
《亞洲防務新聞》在2025年7月15日的時候透露稱,
“印度軍方在針對巴基斯坦的辛多爾行動中使用的導彈碎片,如‘布拉莫斯’和‘SCALP-EG’導彈,目前正在被包括中國和幾個西方國家在內的某些國家的武器專家‘研究’。”
當然了,相比之下,該外媒認為還是中國的上述導彈更感興趣。
原因很簡單,中國是巴基斯坦的主要武器供應國,與巴基斯坦在軍事領域很很多合作。
【比如“梟龍”,就是中巴合作的產品】
在5·7印巴空戰中巴基斯坦攔截了印度的好些導彈,其殘骸碎片有不少剛好散落在巴境內,且巴基斯坦第一時間就封鎖現場并收回了印度導彈的殘骸碎片。
巴基斯坦固然可以自己研究繳獲所得,但不得不說在相關技術方面還是中國更有經驗,邀請中國一起越研究不光可以更透徹的弄清楚印度導彈的奧秘,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中巴關系,何樂而不為呢?
據稱被中巴拆了個精光的印度導彈
在《亞洲防務安全》搜集的資料中,被中巴拆了個精光的印度導彈都是印軍現役序列中最主要也是最先進的。
【印度裝備的“SCALP-EG導彈,被巴方繳獲的殘骸】
比如說“SCALP-EG導彈,這是一款遠程巡航導彈,出自歐洲防務公司“MBDA”之手,它還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風暴陰影”。
“SCALP-EG導彈可以打擊250公里以外的目標,設計目標就是在戰時精確打擊敵方防空區域里,包括“彈藥庫、機場、指揮中心”等在內的高價值目標。
說的簡單點,就是其超視距打擊能力很強,很適合執行深度打擊敵后的任務。
不僅如此,“SCALP-EG導彈還因為配備了多模式導航系統,這使得它能夠在復雜的自然天氣條件以及人為干擾條件下,保持較高的打擊精度。
【印度裝備的“SCALP-EG導彈】
其彈頭也比較特殊,它結合了“穿透和破壞”兩種爆炸階段,“穿透”階段主要針對目標掩體或堡壘的外部結構,“破壞”階段可以對目標內部造成最大限度的損傷。
你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鉆地彈藥”。
再有就是,“SCALP-EG導彈具有一定的隱身性能,可以低空飛行以躲避雷達探測,增加成功擊中目標的概率。
除了“SCALP-EG導彈,還有一款主要由印度研制的巡航導彈——“布拉莫斯”的殘骸碎片也落在了巴基斯坦手里。
【印度裝備的“布拉莫斯”巡航導彈】
“布拉莫斯”導彈可以全平臺投射,最大飛行速度在2.8馬赫-3馬赫的樣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布拉莫斯”導彈導彈的基礎上,印度還搞出了一個“增程型號”——“布拉莫斯-ER”。
《亞洲防務安全》透露稱,“布拉莫斯-ER”的射程目前已經能達到450公里以上,但對此印度方面還不滿意,正在開發射程水平在1000公里左右的更新增程型號。
【印度裝備的“布拉莫斯-ER”巡航導彈】
對于印度而言,“布拉莫斯-ER”導彈是證明印度國防工業水平迅猛提升的代表,再加上其具有良好的機動發射能力、強大的突防能力以及遠程精確打擊能力,印軍高度重視其技術保密。
然而一場印巴空戰,卻給外界提供了“窺見”該導彈“先進技術”的機會,這讓印度很是心梗。
尤其是據稱巴基斯坦有邀請中國武器專家一起拆導彈之后,畢竟中國的“逆向研究”水平實在是太高了。
【中巴軍事合作】
有中國的幫助,巴基斯坦大概率可以徹底搞清楚印度導彈的技術原理,還很可能整理出針對性的作戰戰術,這讓印度以后還怎么打仗?
參考資料:
【1】《巴基斯坦發現布拉莫斯導彈 SCALP-EG碎片成中國武器專家“研究材料”??》 亞洲防務安全[2025.7.15.] 【2】《印度陸軍的殺手锏“布拉莫斯”導彈到底怎么樣?》 澎湃新聞[2021.7.1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