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北方朔風】
7月17日,特朗普宣布將和可口可樂公司協商,把美國的可樂配方之中的玉米糖漿,換成蔗糖。消息傳出之后,有人覺得這只是特朗普的愛好,但結合特朗普及其團隊之前的發言與各方反應來說,他可不是因為自己愛喝可樂才這么表態的,背后有復雜的政治目的。
2022年,特朗普在參加LIV高爾夫團體錦標賽職業業余配對賽期間飲用無糖可樂AP
美國可樂配方之中使用的玉米糖漿,是玉米淀粉經過酶分解之后的產物,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這類玉米糖漿的準確叫法應該是高果糖玉米糖漿,美國市場銷售的產品常見的有兩種,HFCS42和HFCS55,這里的數字代表的是果糖的含量。軟飲料的生產,一般來說使用HFSC55更多,也就是含有55%的果糖,口感上這種糖漿比蔗糖更甜。
這類玉米糖漿的大規模生產,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的。1965年,日本科學家從酵母菌從提取出了一種可以用于玉米糖漿的酶,而克林頓玉米加工公司購買了這個酶的使用權,開始了大規模玉米糖漿的生產;這里的“克林頓”是愛荷華州城市的名字,不是某位前總統的名字。
而之所以玉米糖漿在美國市場得以廣泛使用,原因非常簡單,就是便宜。而這個價格優勢,是多個原因共同導致的,從1789年以來,美國對進口糖類一直施加保護性關稅,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對糖類進口實施配額制,在美國和加拿大的貿易矛盾中,楓糖也一直是個爭議焦點。隨著特朗普全面實施關稅戰,其他進口蔗糖也需要面臨更高的關稅。
可以說和其他領域一樣,美國通過人為制造貿易壁壘,來制造稀缺。甚至在這個問題上,有人質疑特朗普是為了給自己的支持者進行利益輸送,比如佛羅里達的凡胡爾家族,是當地的糖業大亨,也是共和黨的支持者,被部分美國媒體認為與此次政策有關。當然美國的糖業大亨遠不止他一家,但這些大農場主往往都是共和黨的支持者。
玉米糖漿便宜的另一個原因,則是美國的農業補貼。雖然美國一貫喜歡攻擊其他國家濫用補貼,但它自己就是補貼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農業領域更是重災區。
玉米是美國補貼最多的農產品,平均占美國每年農業補貼的30%,同時玉米還是美國農業地區地下水超采的主要原因,這也得益于美國無節制的農業補貼,“玉米帶”在內的四州(愛荷華,伊利諾伊,俄亥俄,印第安納)深受其害,同樣是這些不理性的補貼,加重了美國的肥胖問題。
美國的農業協會對政治有不小的影響力,這次玉米加工協會就出面稱特朗普的行為導致美國玉米產業受損。而這些農業協會大多和共和黨關系不錯,所以特朗普需要權衡很多東西。
位于美國伊利諾伊州的玉米農場
從商業角度來說,事情本身并沒有那么復雜,可口可樂選擇玉米糖漿,是出于成本考慮,所以他們不可能痛痛快快地答應特朗普的要求;但當這件事要牽扯到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糾葛,那就遠非特朗普愛喝哪個口味的可樂那么簡單。
另一個關鍵問題是可樂的健康問題。小肯尼迪是當下美國衛生系統的負責人,大家對他的印象可能是他是肯尼迪家族的后代,他反對疫苗,等等。但小肯尼迪在衛生領域的想法,遠不止于此,他參與主導的MAHA(讓美國再次健康)運動,包含了很多不同的項目,有實用的健康建議,也有離譜的陰謀論,但大多介于二者之間。其中,飲食相關的也不少,可樂就是之一,小肯尼迪反對可樂使用玉米糖漿。所以特朗普宣布要求可樂中的糖換成蔗糖,也可以從政治上爭取更多支持。
這樣的想法是有社會基礎的,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的肥胖率快速上升,對此社會需要尋找原因,而玉米糖漿就成為了一個合理推測,因為玉米糖漿相較于傳統糖類,需要更復雜的加工過程,而對加工食品的敵視使玉米糖漿成了被重點指責的對象。
2024年邁阿密泳裝秀上的“大碼模特”
但是從科學角度來說,玉米糖漿是否比蔗糖更糟糕呢?學術界對這個問題有不一樣的結論,一部分研究認為,果糖相較于其他糖類會增加代謝綜合征的風險,同時有更高的可能性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但這個結論是否適用于玉米糖漿這種混合物,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當然,目前有些實驗證明玉米糖漿可能會有額外的風險,但營養學涉及長期慢性研究,同時存在諸多變量,想要獲得確定結論,往往難度不小,并非只是一兩篇論文就能證明的。所以目前只能說,果糖有不小的概率會帶來額外的健康風險。因為動物實驗的結論能否遷移到人類,涉及太多變數;而人體實驗涉及倫理學,往往只能進行回顧性研究,但是像肥胖、脂肪肝之類的問題,生活中的變量太多,難以控制變量。這也給各路公司影響輿論與操縱實驗結果帶來了巨大的空間。
21世紀以來,使用玉米糖漿的公司試圖通過公關扭轉自己的公眾形象,比如在媒體宣傳自己產品的安全性和天然性,同時希望美國官方能夠允許把高果糖玉米糖漿的名稱改成玉米糖之類更溫和的名字,但效果并不理想,一來是玉米糖漿本身的名聲糟糕,二來是因為玉米糖漿公司的對頭也在進行反向宣傳。
從此前的分析不難猜到,傳統糖業就是玉米糖漿公司的對頭。從80年代開始,美國食品界的這類爭議就接連不斷,也因為這樣的宣傳戰,導致美國人民對食品安全的不信任,用力過猛總是有反噬的。
而小肯尼迪這類人在很多健康問題上介于對錯之間,那是有原因的。以他為代表的這個群體,確實相信糖對健康的危害,但他們的邏輯很容易滑坡到玉米糖漿是壞的,用蔗糖就完全沒有問題。美國類似的言論并不少,比如小肯尼迪團隊還認為油炸食品不健康是因為使用植物油,如果美國各快餐店用傳統的動物油,那么油炸食品也是很健康的。甚至猶太認證的可樂,有的使用蔗糖,于是衍生出了更加離譜的陰謀論。
一戰時期美國廣告,宣傳當時的玉米油、玉米淀粉和玉米糖漿制成的食品
當然,玉米糖漿和蔗糖、植物油和動物油的安全性是可以討論的,但還得考慮一下劑量問題。美國人對糖和油脂的愛好眾人皆知,美國人均一年消費一百多升可樂,人均年消費糖接近五十公斤——不管什么糖,結果都一樣,這肯定會導致嚴重的代謝問題。美國人如此糟糕的健康狀態,除了美國醫療系統敲骨吸髓外,飲食習慣也貢獻了很大一部分。
把絕對數量的問題轉移到某種糖更好,完全是公司之間的內斗,回避了真正的矛盾——即美國人應該大幅削減糖攝入量,這和種類沒有半點關系。美國人民的健康,成了企業博弈的舞臺,而類似可口可樂這樣的大公司甚至同時支持好幾方,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了。
如果相信蔗糖沒有問題,美國人完全可以看看自己的鄰居墨西哥,在可樂與糖的陰謀論中,墨西哥可樂用蔗糖就更健康;但事實是,同樣作為可樂消費大國的墨西哥,死于可樂帶來的各種疾病人數,甚至多于毒品造成的死亡。當然,這和美國的經濟殖民有很大關系,但也足以說明,油和糖這種嗜好品,在足夠大的量之下,不管哪種都有巨大的健康危害。甚至曾經被認為是安全的各種代糖,在近些年的研究中也被證明可以造成不少健康問題。
至于小肯尼迪式的“蔗糖好,玉米壞”被很多美國人相信,與其說是政治原因,不如說是人性特點。減過肥的人都知道,這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并非簡單的意志力不足,而是對糖類與油脂的嗜好,是動物上億年進化的結果,所以在糖類與油脂攝入爆表的美國,減肥不成功的民眾需要尋找一些心理上的慰藉,哪怕這不是現實,但能讓自己心安理得的繼續吃糖,心情總是更愉快的。
此外,更傳統的蔗糖和動物油,從文化上來說也給美國人民更多的安慰。很多健康相關的新聞也會有類似的誤傳,只不過美國人民對糖和油的熱愛,已經到了影響美國乃至于其他國家政治的地步了。
按照美國的情況,即使可樂的糖改成了蔗糖,對美國人的健康問題也不會有多少改善,這和特朗普的其他政策一樣,實際上沒什么用,但他大概也不是很在乎這一點,畢竟他需要的是讓支持者相信自己為了美國的健康而奮斗。
正像我們之前討論的那樣,這件事也沒那么容易落地,蔗糖與玉米糖漿的爭端并非正義與邪惡的對抗,而是兩個利益集團之間的競爭,可口可樂公司也沒有完全正面回應特朗普的提議,畢竟這背后涉及的成本是十分現實的。
美式飲食方式帶來了諸多健康問題,如果美國人能改變這種生活方式,肯定可以大幅度減少醫保費用。但就像我們討論玉米糖漿與蔗糖之爭的冰山一角,這并非個人喜好,而是不同社會勢力之間的博弈,普通人并沒有那么多選擇權。
同樣,美國人不是沒想過吃健康食物,他們也知道這一點,但健康的食物意味著更昂貴的成本,而高糖高脂肪食物則相對廉價。普通美國人并沒有那么多精力與金錢去選擇健康食物,于是結果不言自明——在美國,窮人的肥胖率是最高的。
也有人指望用技術手段解決這個問題,最典型的例子是近幾年十分流行的以司美格魯肽為代表的GLP1類藥物。這類藥物相較傳統減肥藥確實不錯,副作用小很多,但也絕非萬能,比如有些國內朋友使用之后,感覺效果很一般,遠遠沒有臨床試驗數據那么好。不過這不是什么數據造假,而是實驗人群很多選擇的是BMI大于32甚至36的人群,如果不是這么夸張的情況,效果自然就差了很多。而且就算效果那么好,美國人買Glp1類藥物可比其他國家貴得多,而肥胖問題更嚴重的美國窮人哪來錢購買這些長期使用的藥物?在這個問題上,執著于技術解決方案,其實和執著于哪種糖更健康沒什么區別。
公眾健康問題背后往往有超過健康本身的社會問題,相信大家此時也能初步理解這個現象了。公共醫學研究揭示,健康問題與社會治理有著密切關系,而顯然,即使特朗普再怎么在乎美國人民的健康,美國社會治理的問題也絕非一紙命令就能解決。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