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7月21日,一個普通的早晨。58歲的楊麗坤蓋著薄毯子,蜷在舊藤椅里。丈夫唐鳳樓像往常一樣,準備出門前跟她告別,誰也想不到,這一次竟是永別。唐鳳樓得知后瞬間崩潰,泣不成聲。他心疼妻子的遭遇,自己從未見過妻子最漂亮時的模樣,因為兩人相識時,楊麗坤還不到三十歲,卻已被精神疾病折磨了很久。
楊麗坤到底經歷了什么?為何會從一個人人喜愛的大明星,成為了精神疾病患者?丈夫又為何與患上疾病的她結婚呢?
1942年,楊麗坤出生在云南普洱一個叫磨黑鎮的地方。她是家里的第九個孩子,家人都叫她“小九”。五歲那年,家中突遭變故,頂梁柱倒了,生活的重擔全壓在母親一人肩上,過度勞累很快拖垮了母親,她撒手人寰。
小九被迫輟學,小小的年紀就開始分擔生活的艱辛,種地、背著小竹簍上山挖野菜是常事。長期的營養不良讓她又黑又瘦,像棵干巴巴的小草,看不到一點水靈勁兒。十歲那年,已經嫁人的大姐回娘家,看到面黃肌瘦、幾乎沒長個兒的妹妹,心疼得直掉眼淚。大姐咬咬牙,決定帶小九離開這個困苦的環境,去昆明生活。
初到昆明,生活依然不易。大姐家也不寬裕,為了妹妹更好的成長,大姐將她送到了經濟條件稍好的二姐家。在二姐的照顧下,小九的生活終于有了保障,重新背起書包走進了學堂。營養跟上了,環境安定了,小九像被雨水滋潤的幼苗,開始煥發生機。短短兩年,個子竄高了不少,原本干癟的小臉也豐潤起來,尤其是那雙丹鳳眼,亮晶晶的,特別有神采。
命運的轉折點在她12歲那年降臨。一次,二姐帶她去看云南省歌舞團的演出。舞臺上演員們優美的舞姿深深吸引了小九,她看得入迷,身體也不自覺地隨著音樂輕輕晃動。這細微的動作,恰好被臺上的歌舞團團長捕捉到了。演出結束后,團長徑直找到她,問她叫什么名字,喜不喜歡跳舞。小九有些怯生生的,只說了名字。直到團長問:“你喜歡跳舞嗎?”小九的眼睛瞬間亮了,用力點點頭:“喜歡!”
團長的惜才之心讓他幾次登門拜訪小九的二姐。起初二姐希望妹妹讀書考大學,但架不住團長的誠意和小九對舞蹈發自內心的熱愛,最終同意了。
1954年,12歲的楊麗坤正式進入云南省歌舞團,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在歌舞團里,楊麗坤的舞蹈天賦展露無遺。她勤奮刻苦,悟性極高,僅僅一年后就成為了獨舞演員,13歲就開始登臺表演。到了15歲,她已經是團里當之無愧的臺柱子。
1959年,一個重要的機遇降臨。長春電影制片廠著名導演王家乙為了新片《五朵金花》來到云南選角。這部電影需要五位美麗的“金花”,其中女主角“副社長金花”的人選遲遲未定。王家乙導演幾乎看遍了云南歌舞團的所有演員,最終敲定了楊麗坤。
毫無表演經驗的楊麗坤,在導演的悉心指導和自己的努力下,很快進入了角色。1960年,《五朵金花》在埃及開羅舉行的第二屆亞非電影節上大放異彩,一舉奪得最佳導演銀鷹獎(王家乙)和最佳女主角銀鷹獎(楊麗坤)。楊麗坤的名字傳遍了國內外,埃及總統納賽爾點名要求她親自前往領獎。
一夜之間,她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
然而,成名后的楊麗坤沒有絲毫張揚。她依然保持著那份難得的沉靜與低調,甚至家人都不知道她拍了電影、得了大獎。這份不慕名利的性格,卻也讓她在后來的人生風暴中,承受了更多的孤獨與壓力。
1964年,更大的藝術挑戰來臨。上海電影制片廠決定將彝族撒尼人的經典敘事長詩《阿詩瑪》搬上銀幕,女主正是楊麗坤。然而影片拍完后,因復雜的歷史原因,未能及時公映,直到1979年才得以與觀眾見面。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就在這段時期,銀幕上最動人的“阿詩瑪”,在現實中卻陷入了無盡的黑暗,甚至患上了精神疾病。
楊麗坤憑借《五朵金花》和《阿詩瑪》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然而,1966年開始的特殊時期,卻將她推入了深淵。主演的影片被批判,她更是被扣上了“資產階級美女”、“黑線人物”等莫須有的罪名。一些曾嫉妒她成功的人,在此時成了批斗的“積極分子”。
身心飽受煎熬之下,楊麗坤開始出現幻聽、嚴重失眠等精神異常的癥狀。然而,在當時的氛圍下,她的痛苦并未被理解,反而被一些人誤認為是“裝瘋賣傻”逃避斗爭。這種對病情的誤判,導致她錯過了早期干預和治療的關鍵時機。當1973年終于被送醫救治時,她的精神狀況已受到嚴重且不可逆的損害,出現了無端的恐懼、自殘等行為。這段非人的經歷,成為她一生悲劇和精神疾病最直接的根源。
慶幸的是,后來的楊麗坤遇到了人生中一個愛她保護她的男人,那就是后來成為她丈夫的唐鳳樓。
唐鳳樓是上海人,比楊麗坤小一歲,從上海外國語學院畢業后,被分配到廣東韶關的一個礦場工作。唐鳳樓理解楊麗坤內心的痛苦與掙扎,并做出了一個讓很多人意外的決定:他要娶楊麗坤為妻,照顧她一生。
1973年5月,兩人在湖南登記結婚。
婚后的楊麗坤在上海艱難地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兒子,新生命的降臨帶來了短暫的喜悅,但也加重了楊麗坤的身體負擔和精神壓力,她的病情再次惡化,盡管唐鳳樓付出了全部的心力去呵護,2000年7月21日,楊麗坤還是因突發大面積心肌梗塞,在上海家中平靜地離開了人世,走完了她58年充滿傳奇與坎坷的人生旅程。
在兒子們的幫助下,唐鳳樓強忍悲痛料理完妻子的后事。他做了一個深情的決定:將楊麗坤的骨灰一分為二。一份安葬在上海,陪伴在他和孩子身邊;另一份,則由親人護送,千里迢迢送回了楊麗坤魂牽夢繞卻至死未能再踏足的故鄉——云南。他知道,晚年的妻子,心底最深處,始終縈繞著對那片紅土地的思念。
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唐鳳樓從未停止過對妻子的懷念。他從未見過銀幕上楊麗坤顛倒眾生的巔峰時刻,但他卻用半生的時光,守護了病榻上最真實的楊麗坤,詮釋了平凡人最深沉的愛與責任。這份守護,本身就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