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個段子,說現在最流行的學習方式是什么?——收藏!看到一篇好文章,點個收藏;聽到一句金句,點個收藏;看到個不錯的課程,點個收藏。
然后呢?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手機里的收藏夾,成了最沉重的“待辦事項”,也成了最諷刺的“已辦事項”!它提醒你,你什么都沒做,但你又覺得自己“什么都懂了”。
這不就是我們很多人現實中的真實寫照嗎?我們熱衷于“收集”各種知識、技能、經驗,就像一個勤奮的“收藏家”,把各種各樣的“畫”掛滿了墻,香蕉、桃子、葡萄,應有盡有。我們可以對著朋友,自信滿滿地說:“看,我研究過這個,涉獵過那個。”但轉過身,卻發現自己從未真正“嘗”過任何一種滋味。
這讓我想起《論語》里孔子評價他的學生子路時說的一句話:“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意思是,子路啊,你學習已經達到了“升堂”的境界,但還沒有達到“入室”的精深。
為什么?
因為子路雖然學了不少東西,但缺乏深入的實踐和體悟,沒能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你看,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經點破了這種“收藏家”式的學習病。他深知,知識和智慧,不是靠“收集”就能擁有的,而是要靠“踐行”才能掌握。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有些人看似讀了無數本書,上了無數個課,卻依然在原地打轉,甚至越學越焦慮?因為他們陷入了“收藏家”的陷阱。他們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了“知道”上,卻吝嗇于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做到”。
如果在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你從來沒有為自己的建議負過責任,沒有完全地執行過自己的建議,沒有為失誤付出過代價,沒有經歷過失敗,沒有一次在失敗中再站起來,那么,你所謂的“知識”,不過是一層薄薄的“皮毛”。你掛滿了墻的“畫”,不過是印刷品,而非你親手繪制的杰作。
這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故事。古時候有個學藝的年輕人,他跟師傅學了三年,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會說,就是什么都不會做。師傅很生氣,把他趕下山,說:“你去砍柴,直到你能用一把斧頭,劈開最硬的木頭,再回來見我。”
年輕人很不服氣,他覺得師傅小看他。但當他真的拿起斧頭,面對那些堅硬的木頭時,他才明白,原來“知道”和“做到”之間,隔著一條巨大的鴻溝。他一開始砍得手疼,砍得腰酸,砍得滿頭大汗,卻連個口子都劈不開。
但他沒有放棄,他一次又一次地嘗試,一次又一次地調整姿勢,一次又一次地感受斧頭與木頭碰撞的力度。三個月后,他不僅能輕松劈開硬木,而且能根據木頭的紋理,找到最省力的方法。
當他再次回到師傅面前時,師傅什么也沒說,只是遞給他一塊更大的木頭。年輕人沒有絲毫猶豫,揮起斧頭,一劈而中。師傅點了點頭,說:“現在,你可以進‘室’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告訴我們,真正的成長,不是發生在“知道”的那一刻,而是發生在“做到”的過程中。就像你說的,“如果沒有真正的去做過一件事,你永遠不會得到提高。”
老子在《道德經》里說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解讀過來就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聽到真理,會立刻去實踐;普通的人,聽到真理,會半信半疑,時有時無;而愚鈍的人,聽到真理,會覺得可笑。不被愚鈍的人嘲笑,那就不足以稱之為“道”。
看看我們周圍,有多少人是“下士”?他們寧愿沉迷于“收藏”的快感,也不愿意承受“踐行”的痛苦。他們寧愿在知識的海洋里“劃水”,也不愿意在實踐的熔爐里“淬火”。
所以啊,如果你長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收藏”,在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都沒有為自己的建議負過責任,沒有完全地執行過自己的建議,沒有為失誤付出過代價,沒有經歷過失敗,沒有一次在失敗中再站起來,那么,你離“皮毛”之學,也就不遠了。你掛滿了墻的“畫”,終將成為你人生最大的諷刺。
別讓“收藏家”思維,毀了你的后半生。真正的成長,從來不是“知道”的結果,而是“做到”的過程。就像你真正嘗過香蕉、桃子、葡萄的滋味,才知道它們的甜,才知道自己的喜歡,而不是僅僅把它們掛滿墻,向別人炫耀。
那么,如何打破這種“收藏家”的怪圈呢?
很簡單,從今天起,選擇一件你真正熱愛、真正想做的事情,然后,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不要怕犯錯,不要怕失敗,不要怕付出代價。因為,只有經歷過這些,你才能真正地“嘗”到它的滋味,才能真正地“入室”,才能真正地擁有它。
你可以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比如,每天花一個小時,去實踐你收藏的那個“絕妙”的想法;或者,每周花一天時間,去嘗試你收藏的那個“高深”的技能。關鍵是,你要開始“做”,而不是僅僅“收藏”。
記住,知識和智慧,不是用來“收藏”的,而是用來“踐行”的。只有當你真正地“做到”了,你才能真正地“得到”它。
只有真正地去嘗過,你才知道它的味道。也只有真正地去做過,你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別再當那個只會“收藏”的“下士”了。從今天起,做一個“上士”,去“勤而行之”吧!
波哥與你共勉的話:
收藏再多,不如一次實踐。
知道再多,不如一次做到。
掛滿墻的畫,不如手里的一把斧頭。
真正的成長,永遠在“做到”的路上。
別讓“收藏家”思維,毀了你的后半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