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本來計劃去南疆自駕,順便去吐魯番給銳界L(參數丨圖片)(參數丨圖片)混動做個高溫測試。去年國慶雖然自駕去過吐魯番,但氣溫不高。不過,今年5月31日獨庫公路開通后,我經常能刷到獨庫公路變成“堵哭公路”的視頻,就果斷放棄了。
從廣西自駕回來連續出差一周多,上個月最后一周終于騰出點時間,就研究替換暑期南疆自駕游的目的地。發現手機導航上廣東、廣西和福建三個省,居然還有龍巖、三明、南平這3個城市沒去過。其實這些地方我十多年前就去過,但那時候導航沒注冊賬號,也就沒有打卡記錄。
武夷山這種旅游城市,節假日肯定人滿為患,趁著還沒到7月全國學生放假,錯峰出行更合適,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隨即成行。因為從廣西自駕回來一直出差,銳界L混動幾乎沒開,所以這次去福建沒加油就直接出發了。
這次自駕的第一個景點是永定土樓。從廣州過去大約500公里,因為臨時決定自駕,收拾好行李后下午3點多點才出發,又不想趕夜路,準備開到梅州休息。
廣州到梅州全程370公里,導航顯示4小時。出發1小時43分58秒,跑了143公里,在廣河高速楊村服務區停車買飲料。廣州市區有點堵,平均速度不算快,82.52km/h,油耗7.2L也還行。
從楊村服務區出來沒多遠,就遇到暴雨影響了車速。為了趕時間,穿過雨區快馬加鞭跑。人算不如天算,用了53分38秒,跑了99.1公里后遇到堵車,一動不動堵了十幾分鐘。這段路程中,暴雨路段路面阻力大,車速慢,但依然跑出110km/h的平均速度,說明穿過雨區后車速相當快。再加上暴雨路面積水增加油耗,所以8.5L的油耗我覺得還行。
一路狂飆,晚上7:15,趕在天黑之前到了酒店。休整一晚,第二天一早繼續出發。從梅州到永定土樓有120公里,1個多小時就到了。
永定土樓被稱為客家文化的活化石。踏入土樓景區,聽著導游的講解,仿佛在時空中穿越,甚至感覺每一塊土、每一片瓦都鐫刻著歷史。
永定土樓是世界文化遺產。土樓造型有圓有方,圓樓像大圓盤,房間圍繞著中間的天井排列,既省空間又方便生活;方樓像個四方盒,與圓樓的功能完全一樣。
相對而言,我更喜歡圓樓,看起來就像個堅固的堡壘。土樓墻體截面成梯形,底部厚度達1.5米,頂部墻厚也有0.9米,不僅隔熱保暖,還能防震和抵御外族入侵。墻體由生土、砂石、木片和竹條等混合而成的,經過反復夯打,硬得像石頭,這也是土樓經歷幾百年風雨仍屹立不倒的原因。
振成樓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土樓王子”,由林鴻超主持建造。它坐北朝南,按易經八卦設計,中間設有防火墻和拱門,關門后自成院落,打開門院落相通。
樓內有二層環形樓臺,內環正中為中心大廳,廳前設廊,以4根近7米長的大石柱支撐。樓內分為內外兩環,外環樓是四層的土木結構,內環樓是二層磚木結構,形成了“外土內洋,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
十年前我來的時候,還可以上樓游覽,現在已經不允許了。不過,即便如此,目光所及之處,比如樓頂的飛檐翹角、墻上的雕花窗欞、門上的楹聯匾額……每一處都能透露出客家人的智慧和審美。參觀永定土樓,仿佛是游走在歷史的藝術宮殿里。
原計劃從土樓出來直奔長汀古城,但是導游說長汀古城夜景很美,建議我夜游。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馬上改變行程,逛完土樓直奔武夷山。導航顯示500公里,大約5個半小時。
上高速后在大溪服務區給銳界L混動加了油。這箱油是從廣西回廣州途中在鎮隆服務區加的,到大溪服務區一共跑了876.7公里,加了69.17L油,花了480元,平均百公里油耗7.89L,表顯7.6L,相差不到0.3L,準不準你說了算。平均每公里5毛5,連人帶行李差不多2.3L,燃油表現如何,大家自行判斷。
路上分別在貢川和沙縣服務區休息,“沙縣小吃”在全國應該很有知名度了。下午5點多到達武夷山九曲收費站,雖然不是節假日,但武夷山的交通不好,亂停亂放很嚴重。路兩邊停滿了車,只留了一條車道,幾百米的路,走了5分鐘,嚴重影響通行效率。
辦好入住后,時間尚早,索性就去看了《印象大紅袍》實景演出。到武夷山一定不能錯過這場演出,它是張藝謀導演的印象系列作品之一。演出以茶為主線,融歷史、民俗、山水、茶文化于一體。時長約1小時,分為盛唐笙歌、竹林群舞、神話傳說、炒茶表演、竹筏漫游五個篇章。
表演是由環繞在旋轉觀眾席周圍的仿古民居表演區、高地表演區、沙洲地表演區與河道表演區等共同組成。現場確實很震撼,尤其是觀眾席可以360度旋轉,白色的駿馬活靈活現地穿梭于以密林為背景的屏幕上,引得現場觀眾陣陣驚嘆和持久的掌聲。
整個演出的劇情將現代和歷史穿插在一起,現代人和古人輪番上場。人物有茶館老板和伙計,有古代美女和詩人,有傳說人物和現代茶客,時空在不斷轉換。而場景也在不斷更迭,茶樓、鄉舍、茶田、竹林,輪番上演,置身其中能明顯感覺到演出是想讓人深入了解武夷山和大紅袍。演出結束前,演職人員還以大紅袍茶來答謝觀眾的厚愛,讓人沉浸在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劇情之中。
來武夷山還有個必游項目就是九曲溪竹筏漂流。九曲溪是武夷山的核心景區,全長約9.5公里,因溪流繞山折成九道彎而得名。這條清澈見底的溪水穿行于山巒間,與兩岸的奇峰異石相映成趣,形成了如畫的景觀。據說,徐霞客曾五次游覽此地,并留下了“一溪貫群山,清淺縈九曲”的詩句。
竹筏漂流順溪而下,從九曲開始到一曲結束,全程90分鐘。隨著船工一聲令下,我們乘坐的竹筏緩緩出發。陽光灑落水面,波光粼粼,如畫的風景在眼前徐徐展開。順流而下的九曲溪,每一曲都有不同的景象。奇山、碧水、綠樹、藍天、白云……多種元素交織在一起,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
除了絕美的景色,我認為船工在一個半小時里,充滿幽默風趣的講解,也是游玩的一大樂趣。每到一處,他們都會根據兩岸的山石的形狀,叫出名字并講個故事或傳說。盡管現在我幾乎都不太記得,但漂流過程中,眼前連綿起伏的山峰,耳畔潺潺的流水聲,仿佛置身于王維筆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中,卻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從武夷山回廣州的路上,按照導游的建議,我們在長汀古城停留了一晚。稍顯遺憾的是天公不作美,下著小雨。不過,既來之則安之,風雨無阻必須逛逛古城。聽從酒店服務員的建議(古城停車比較難),我們選擇打車到長汀古城必打卡之地——濟川門。它是長汀古城標志性的建筑,在夜雨中更顯莊重與神秘。
古老的濟川石門,見證了汀州的滄桑變遷,承載著厚重的歷史。煙雨朦朧中,整個古城燈火闌珊,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動的畫卷。也許是下雨的緣故,水東街上沒有熙熙攘攘的人流,更能感受到一份寧靜,心情也很放松。
第二天雨停了,回廣州之前特意開著銳界L混動到濟川門拍了照,上高速之前又給銳界L混動加滿了油。這一箱油跑了833.7公里,加了62.59L,花了435元,平均百公里油耗7.52L,表顯7.4L,誤差1.57%。平均每公里油費0.52元,不管你覺得如何,反正我很滿意。
回到廣州后,手機導航顯示南平、三明和龍巖三個城市打卡成功。而銳界L混動的里程表顯示110236公里,又要做11萬公里保養了,下期給大家看看11萬公里的銳界L混動車況如何。
“轉載至汽車之家@大馬力更好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