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貴陽7月20日電 (黃峰 張永霞 楊情麗)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布依村寨里,“法律明白人”用民族語言講解法條的聲音清脆悅耳;萬峰林步道旁,法治漫畫宣傳欄前游客駐足品讀;社交平臺直播間里,普法主播用方言演繹的防騙情景劇正收獲滿屏點贊……走進貴黔西南州,法治的氣息撲面而來。
特色普法:讓法治之花扎根民族土壤
在黔西南州興義市洛萬鄉,興義市司法局工作人員日前采用“雙語普法”模式,以流利的布依語向村民細致講解《國家安全法》的要點與重點內容,并為村民發放印有國家安全舉報電話的毛巾等實用宣傳品。
村民們聽得聚精會神,不時舉手提問。“用布依話講法律,我們一聽就懂,還能記得住。”村民韋大叔笑著說。在黔西南州,這樣的特色普法隨處可見。
資料圖:法律明白人進社區開展“雙語”普法宣傳活動。貞豐縣司法局供圖
在黔西南州晴隆縣三寶街道,婦女調解工作隊依托其“情況熟、好講話”的優勢,采取走親戚、拉家常等方式,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與政策法規宣傳,成為基層法治建設的“暖心力量”。
“八五”普法以來,黔西南州開展法治思想進校園2500場次、各類民法典宣傳活動3000余場次、憲法宣傳1200余場次、“法治體檢”700余次……在法治春風吹拂下,法治之花已在這片民族沃土中絢麗綻放,陣陣清香浸潤人心、暖意融融。
融合普法:讓詩和遠方浸潤法治氣息
漫步黔西南州萬峰林景區步道,一個個印有法治漫畫的宣傳欄格外醒目。游客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不時駐足閱讀,于山水之間接受法治熏陶。“沒想到旅游還能學法律,這種‘沉浸式’普法很貼心。”重慶游客張先生感慨說。
從景區景點到文化活動,黔西南州正將法治元素融入文旅場景的方方面面:全州整合文旅、司法等部門資源,將法治納入景區規劃建設,借助旅游節點開展精準普法,以“法治+文旅”模式讓游客在“游山玩水”中感受法治溫度,推動旅游行業在法治軌道上健康發展。
資料圖:“加油之聲”音樂會——“我為憲法加油”舉辦現場。黔西南州司法局供圖
“我們持續開展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工作,加快法治鄉村建設,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效能,為加快建設平安黔西南、法治黔西南營造良好法治環境。”黔西南州司法局普法科副科長胡慧表示。
創新普法:讓法治聲音傳遍指尖云端
“誤入詐騙網站怎么辦?”“種植罌粟純欣賞犯法嗎?”在“法治興仁”的直播間里,黔西南州興仁市公安局的王警官與工作人員小趙化身“主播”,以幽默專業的風格講解反詐、禁毒知識。網友在彈幕上互動頻繁,整場直播氣氛活躍、干貨滿滿。
這是由興仁市公安局、興仁市司法局聯合開展的直播,分反詐、禁毒兩個主題,通過案例講解、法律條文釋法、模型展示等形式,2小時內吸引2.7萬人次觀看、獲5萬次點贊,讓法治知識從“云端”直抵民眾心間。
從田間地頭到云端指尖,黔西南州正著力構建“傳、特、新、融”的立體化多元化普法宣傳體系。通過暢通“線上+線下”傳播渠道,創新服務模式,讓普法內容更生動、傳播更順暢、效果更顯著,讓法治聲音順著指尖傳遞,真正走進民眾心里。(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