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翠湖春曉》、《滇池圓舞曲》到《螃蟹歌》、《小乖乖》,從《彌渡山歌》《長街宴》到《同一首歌》《我和我的祖國》,從聶耳作品、云南山歌到中西方名曲……7月19日晚,第八屆聶耳音樂周系列活動——“致敬國之歌者 唱響時代旋律”合唱交響樂專場音樂會在云南省大劇院成功舉行,昆明聶耳交響樂團與富民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同臺,呈現了一場動人的視聽盛宴,唱響了時代的旋律。
昆明聶耳交響樂團作為云南省唯一一支以人民音樂家“聶耳”名字命名的擁有獨立建制的職業交響樂團,一直以弘揚聶耳和國歌精神為己任,每年通過上百場公益演出,堅持進行高雅藝術的普及與推廣,目前正在積極打造的“城市音樂會”品牌,讓廣大市民與游客在城市商圈、景區景點聆聽到了交響樂的和鳴,讓高雅藝術成為春城百姓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富民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作為一個從大山深處走出來的合唱團,上百年來以口口相傳的方式,將西方音樂的唱法與民族文化融合,2022年成立以來,憑借直抵心靈深處的“天籟之音”,一路從富民唱到了國際舞臺,與美國紐約愛樂樂團、英國倫敦愛樂樂團合作,在國際舞臺掀起了來自中國云南的“最炫民族風”。
昆明聶耳交響樂團曾多次與富民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合作開展過多次演出,每場演出都獲得了觀眾雷鳴般的掌聲。作為第八屆聶耳音樂周的重磅演出,“致敬國之歌者 唱響時代旋律”合唱交響樂專場音樂會以“致敬聶耳”為核心,串聯起從民族音樂瑰寶到時代經典旋律的音樂脈絡。
上半場的演出以“云嶺風情”為主題,在昆明聶耳交響樂團特邀指揮胡星宇的指揮下,《云嶺音畫》《天地之滇》選段、《翠湖春曉》《滇池圓舞曲》《螃蟹歌》等曲目,將本土音樂元素與交響樂結合,展現云南的自然與人文之美。下半場演出聚焦“時代旋律”,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團長張曉明作為主持人,將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的故事與小水井村這些年來的變化娓娓道來,昆明聶耳交響樂團與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同臺演出,以《彩云追月》等聶耳作品為線索,延伸至《同一首歌》《我和我的祖國》《長街宴》《在燦爛陽光下》等曲目,唱響時代的旋律。
昆明聶耳交響樂團特邀指揮胡星宇介紹,本次合唱交響樂音樂會通過“融合”與“創新”,將聶耳原作的創新改編、云南民歌的交響化呈現以及無伴奏合唱的純粹表達融為一體,讓昆明聶耳交響樂團的恢宏壯闊與小水井農民合唱團的質樸演唱形成奇妙對話,生動再現了云南民族交響的魅力。“這次演出在專業的交響樂中融入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泥土的芬芳,是文化上的奇妙碰撞,展現了音樂直抵人心的力量,讓觀眾體驗音樂美好的同時,也通過音樂,向聶耳這位偉大的音樂家致敬。”富民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團長張曉明說。
演出現場,觀眾掌聲不斷,為滿足觀眾熱情,又加演了《金蛇狂舞》與《友誼地久天長》。全程觀看了演出的文旅博主“小兔姐”在觀看過演出后說:“在第八屆聶耳音樂周期間,昆明聶耳交響樂團與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的演出,是獨屬于春城22度夏天的交響之音。”第一次觀看小水井演出的李女士說:“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的成員都是每天都和泥土打交道、干農活的農民,卻能唱出這么動聽的歌,與專業的交響樂團合作也非常完美,演出非常棒,希望以后能經常看到這樣的演出。”
以“奏響奮進旋律 共譜時代華章”為主題的第八屆聶耳音樂周活動將持續舉辦至7月23日。7月22日,市民與游客可以到大觀樓前參加青少年藝術實踐展示活動。7月23日,第八屆聶耳音樂周閉幕式演出——春城之樂·城市音樂會將在東風廣場舉行,歡迎市民和游客參加活動,共同傳承和弘揚聶耳身上的愛國精神,在22℃的夏天,聆聽“愛樂之城”的交響之音。
來源:都市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