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電影市場中,暑假檔歷來都是“腥風血雨”的大戰場,有人賺得盆滿缽滿,有人注定血本無歸。
這不眼下25年暑假檔已經過半,但國產電影市場卻沒有絲毫“復蘇”的跡象。
數十部大作,卻僅有一部引進片《侏羅紀世界:重生》突破了5億大關,暑假檔總票房更是低至39億,甚至無望超過去年(24年暑假檔總票房116億,同比23年206億,下降了43.6%)。
這不禁讓人擔憂電影真的沒人看了?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畢竟《哪吒2》賣了154億,這足以證明觀眾還是愿意為“好作品”走進電影院的。
就比如暑假檔的“唯一真神”《長安的荔枝》,雖然劇版口碑崩了,但影版卻票房口碑齊飛,拿下同檔期票房、口碑“雙第一”。
但反觀姜文時隔7年的新作《你行!你上!》卻給觀眾拉了坨大的,觀眾興高采烈走進影院,結果卻如坐針氈,如芒刺背,被尬的頭皮發麻。
難怪該片剛一上映就被一星刷屏,網友紛紛吐槽:太尷尬了、隱喻再多也改變不了它不好看的事實、姜文這次真的“不行”了。
一、宣發造勢轟轟烈烈,結果“掛羊頭賣狗肉”
《你行!你上!》講述了鋼琴家郎朗成名歷程,以及郎朗與父親郎國任(姜文 飾)的相處模式。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偏人物傳記式的電影,簡介卻寫的非常的“熱血”,直接吊足了觀眾胃口。
結果顯而易見,觀眾并不買賬,“說好的天才鋼琴家奮斗史,結果成了東北虎爸的爹味宣言!”
影片將郎國任逼孩子雪天赤膊練琴、跟蹤防早戀等極端控制行為,裹上“淬煉意志”的糖衣炮彈。
再加上大院長大,京味兒十足的姜文,操著一口塑料感十足的東北話貫穿全片時,那感覺真得無法言喻,實在是太尷尬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 姜文引以為傲的“隱喻”,徹底不靈了。
在姜文的過往作品中,經常穿插精妙的隱喻細節,例如姜文封神之作《讓子彈飛》,直接養活了一大批“萬字解讀up主”,有些解讀甚至比電影還長。
雖然觀眾看完之后依舊一知半解,但毋庸置疑的是《讓子彈飛》是部合格的商業片,就算你不懂隱喻,也能看到“爽”。
但反觀《你行!你上!》作為電影來說,它完全算不上合格——咱就說一部電影全是隱喻,全是醋,沒有餃子,那它還能算電影嗎?
二、頂級陣容淪為露臉流水賬
除了劇情無聊,看不懂外,《你行!你上!》還犯了和《醬園弄·懸案》一樣的毛病,請的“腕”太多了。
除了姜文、馬麗外,葛優、王傳君、胡歌、雷佳音、甄子丹等一眾知名度影星,宛如流水賬一般一一露臉,結果卻毫無記憶點可言,純粹為了露臉而露臉。
而作為女主的馬麗,同樣高光太少,毫不夸張的講這么多腕,全是姜文導演自嗨的陪襯。
面對如此荒誕的角色安排,網友辣評:“姜文把《讓子彈飛》的“站著掙錢”熬成了“躺著自嗨”!
結語
從《讓子彈飛》到《邪不壓正》,那個高呼“站著掙錢”的導演,如今端著一碟濃醋,卻忘了給觀眾煮餃子。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大家到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