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標“醍醐”,和西藏保持聯系~
由崗珍執導的短片《甜茶館女孩》入圍第十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FRAME她的一幀”單元。
影片講述了甜茶館打工女孩奧羅在中文補習班與男青年嘎瑪相識相戀,最終感情以遺憾告終的故事。
我們邀請導演崗珍,就一位當代拉薩年輕女性的成長故事,展開對談。
7月27日19:30,我們還特別邀請導演崗珍,戲劇編劇、獨立撰稿人顧聞,在天佑德·醍醐俱樂部(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新寧路34號負一層)帶來放映及對談分享活動,歡迎各位和我們一起在西寧,開啟電影藝術之夜!
活動無需預約,直接到場即可參與。
醍醐×崗珍
醍醐(以下簡稱為“醍”):請您介紹一下《甜茶館女孩》的創作背景。
導演 崗珍(以下簡稱為“崗”):《甜茶館女孩》的創作其實來源于拉薩街頭的一次偶遇。我在家附近巷子里的甜茶館看到一個女孩,她留著男士頭,戴一頂黑色帽子,騎著自行車穿過巷子——完全不同于傳統的“甜茶館阿佳”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段時間后山一女導演短片扶持計劃正好在征集,我就想寫一個與“她”有關的故事。為此我專門找到了那個女孩聊天,了解到她是從西藏農村來打工的。這個群體在拉薩其實很常見,很多女孩十六七歲就離開家鄉到城里謀生。基于這個社會背景,我創作了《甜茶館女孩》的劇本。
那會還有一件我很關注的事情,就是拉薩人力三輪車的取消。作為土生土長的拉薩人,人力車對我來說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關于這塊土地的重要記憶。我一直想在自己的作品里加入這個元素,所以把主人公已故的父親設定成了一位三輪車夫,也是想要記錄下拉薩在現代化進程中的變化。
醍:您拍攝的時候拉薩應該已經沒有三輪車了。
崗:是的,原本我設置了一場看著人力三輪車遠去的戲,但現實情況是拉薩已經沒有三輪車了。最后我們在北郊水廠附近的一家網紅咖啡廳,找到了很早之前被人收藏的一輛三輪車。
影片里,觀眾可以看到主人公房間的墻壁上有一張照片,就是爸爸抱著她站在人力三輪車前。
醍:如果給“甜茶館女孩”畫像,她們是一個怎樣的群體?
崗:大多數都是比較羞澀、淳樸的。
醍:劇中主人公的中性形象、“不相信任何事”的性格與您給出的畫像存在著一定的差別,這是出于怎樣的創作考量?
崗:首先外形上我是完全按照人物原型去找的演員,包括主角的名字也直接沿用了原型的真實名字“奧羅”,藏語里是“媽媽的孩子”的意思。她讓我想起了達內兄弟的《羅塞塔》,同樣是留著短發,像個男孩一樣。
人物性格則是基于人物形象來設定的,她“不相信任何事”,她只相信自己——我不想重復那些邊緣化或者傳統的女性形象,而是希望通過奧羅,展現當下年輕藏族女性更豐富、更真實的精神面貌——
她們或許沉默寡言,但骨子里都涌動著不容忽視的生命力。
醍:我了解到這個現代故事的背后,還結合了“狗牙”的藏族民間傳說。
崗:“狗牙”的傳說講的是一位老奶奶拜托朝圣的年輕人為她帶回一件大師開光的物品,但年輕人忘了這件事,就隨便在路邊撿了一個狗牙,老奶奶一直供奉著狗牙,最后得到了涅槃。
所以,所謂“信仰”究竟是什么?
在影片中,主人公面臨著相同的問題:當嘎瑪告訴奧羅,父親給她留下的珊瑚是假的,奧羅最終仍帶著珊瑚,騎著自行車遠去——珊瑚或許是贗品,但父親對她的愛是真實的,所以她選擇帶著這份情感繼續生活。
還有一個類似“狗牙”的故事,一位虔誠的老奶奶肩上亮著兩盞燈,她日日念誦著錯誤的度母經;有人糾正了她的讀音,可當她學會正確的經文后,肩頭的燈卻熄滅了。
西藏有很多這樣的傳說,我把故事的內核與思考轉嫁到影片中,希望來探討信仰與現實之間的關系。
醍:作為拉薩本土創作者,您如何理解自己的“故鄉”?這種理解如何體現在您的作品中?
崗:我有一部電影長篇叫《一個夜晚與三個夏天》,就闡述了我和故鄉的關系——那是在無數個斷裂的夏天里發生的。因為初中起我就去到了內地讀書,只能在夏天暑假的時候回到拉薩。
在不同的環境里,我接觸到了不同民族的人,這讓我覺得,你不一定要一直是一個樣子,因為文化是流動的,走向多元不是什么壞事。
甜茶館就是一個“流動”的公共文化空間,本地人、外地人,還有很多年輕人聚集在這里,帶有很強的混雜感。“混雜”是我對當今社會的觀察,比如像我們這代人既說藏語,也說漢語、英語,包含在全球化的語境之中,甜茶館也是其中一個縮影。
醍:在您的電影語言形成過程中,哪些導演或作品對您產生過重要影響?
崗:早期很喜歡小津安二郎、是枝裕和、肖恩·貝克……今年獲得奧斯卡的《阿諾拉》的導演我也有關注,他的第一部作品是用蘋果手機拍的,聚焦于處于邊緣的變性人群體,包括里面有很多流行文化的東西我比較感興趣。當然還有我們已故的萬瑪才旦導演。
醍:您如何看待“女性”“少數民族”這些身份標簽?
崗:在主流話語體系中,我們被歸為少數民族;但在拉薩這片土地上,藏族才是主體民族。
我經常聽到一些朋友說,感覺拉薩的女孩普遍都很自信,我覺得這是從小在一個主體性環境里長大所帶來的。
這種主體自信,實際上是一種文化自信。
醍:《甜茶館女孩》入圍First青年電影展“她的一幀”單元,對此您有什么期待嗎?未來您又有怎樣的創作規劃?
崗:首先很開心能入圍First,因為這部短片并沒有多少投資,也是在很放松的狀態下去拍的,所以能有這樣的成績還挺開心的。
說到期待的話,就是多和觀眾見面,多聽觀眾的想法,我不想拍電影是自娛自樂的,還是希望能跟觀眾產生鏈接。未來我們還計劃把《甜茶館女孩》拍成長篇,目前劇本已經入圍了First和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創投,我相信它一定是一個更精彩的故事。
醍:謝謝崗珍導演,再次恭喜您的電影入圍!
2025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她的一幀短片集*2
夏游/當春乃發生/哦瑪/甜茶館女孩
展映排期
7月23日
15:45-17:45
萬達影城5號廳(含映后QA)
7月26日
18:45-20:45
奧斯卡影城3號廳(含映后QA)
崗珍
Kangdrun
青年導演,編劇。藏族,西藏拉薩人。編劇導演電影《一個夜晚與三個夏天》獲上海國際電影節創投畫林映像特別關注獎,FIRST青年影展創投龍躍中歐國際視野獎。短片《亞吉查姆》獲華語青年電影周年度新銳劇情短片第一榮譽,北京電影學院ISFVF優秀作品獎,杭州青年影像計劃評委會大獎,并入圍86358、Hishorts廈門短片周、海峽兩岸金雞短片季等多個短片電影節。參與編劇芒果衛視電視劇《日光之城》于2024年10月全網播出,收獲好評。
點擊圖片閱讀往期原文
展訊 | 丁立人:西游與東行
暑期限定!七堂藝術課程,解鎖藏地密碼
嘎德:我們會和300年前的高僧做同一個夢嗎?
醍醐2023年開放招聘崗位
在百年神殿里上班,是什么樣的體驗?
點擊卡片即可轉至購買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