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偶劇越來越雷了。
一部新劇。
開場五分鐘,就被群嘲上了熱搜。
槽點一:全家一起逃亡犯法。
女主全家遭到追殺,逃到岸邊時明明有足夠時間一同上船,卻是父母把女兒送上船,自己站在岸邊等死,隨即一個慢鏡頭特寫展現父女情深。
亂箭齊發,每一支箭整齊劃一直刺入父母背后,上一個見射箭這么準的還是后羿。
槽點二:拖后腿但命大的女主。
眼看殺手的箭再射過來,女主全無躲避充當靶子,配角只能飛身替她擋箭,而她依然呆在原地,最終配角摔入河中身亡,女主驚恐倒在船上,此時飛來的箭剛好停止。
等個幾秒鐘,女主回過神來,幾十支箭再次對準女主發射,卻無一射中,因為跳入水中的女主,不僅360度旋轉跳躍躲避,甚至還能水中呼吸,有這實力估計反殺都不成問題。
把觀眾當傻子嗎?
還真不是,這劇號稱“高智商”古偶——
該劇改編自步月淺妝的小說《權寵之仵作醫妃》,主打女強懸疑,硬核探案。
不僅有《唐朝詭事錄》的中式恐怖。
還有《御賜小仵作》的法醫推理。
但實際呈現……
老妹兒看完十集后,對此只有一個觀感——
這難道不是短劇嗎?
國產古偶在套路漩渦中越陷越深,卻還不想出來。
頂配設定
書接上文。
大理寺卿沈毅因卷入晉王案,全家慘遭滅門,只留女兒沈菀(李蘭迪 飾)死里逃生。
為了復仇查明真相,她改頭換面以秦府九娘子秦莞的身份逃到荊州。
眾所周知,當今大女主復仇劇,女主“重生”歸來必是聰慧過人,足智多謀,或有一技傍身。
《朝雪錄》顯然深諳此道理——
女主“美強慘”設定直接拉滿,化身“六邊形戰士”。
第一,神醫。
各類疑難雜癥皆可治療,即便是瀕死之人,也能在她手中重獲生機。
比如,街邊突然病重癱倒在地的老婦人,面色蒼白,滿臉冒汗,路人看過后都覺得已經無力回天,但秦菀一眼便看出對方是因風邪舊疾加重所致,并且用一套按摩手法就讓婦人有所喘息,按她所開藥方,更是在幾天之后起死回生。
再比如,秦菀家中的二哥患有楊梅瘡(梅毒)頑疾,在現代都不算是一個好治療的病(青霉素發現前約等于絕癥)。
但在醫療條件并不完善的古代,秦菀卻只用了幾方藥就將其治療到幾近痊愈,華佗都自愧不如!
第二,神探。
雖然醫術過人,但秦菀志不在此,因為她的真實身份還是一名仵作(法醫)。
就連縣衙的仵作都比只不過,秦菀的技術在整個朝堂幾乎無出其二,不僅剖尸驗骨面不改色,相應技能更是全部滿分。
比如,她還是個畫像師,僅憑借幾根骨頭就能還原出死者完整的尸骨,堪稱古代版《獵罪圖鑒》。
另外,她還是個法證專家,不僅能夠驗尸,就連兇案現場的蛛絲馬跡也逃不過她的法眼。
但能夠成為大女主,僅有能力還是不夠的,幸運更是關鍵之一。
貴人,隨時準備中。
剛回到秦府的秦菀不招待見,備受屈辱,然而就在她遇到難題不知如何是好時,偶然間在路邊救下一名患有重病的老婦人,誰知對方身份竟然是當朝長公主。
之后只要秦菀有需要,長公主就立馬生病,這病也是來得相當懂事了。
而到這里,還不得不提一個人——
睿王世子燕遲(敖瑞鵬 飾)。
他是有功在身的朔西軍少帥,當朝有名的“殺神”,剛出場就將欺凌百姓的官員斬首示眾。
但這樣一個冷漠無情殘酷狠戾的人,卻唯獨對女主動了心。
不用多說。
往下的劇情走向,相信我們在各種古偶劇中早有耳聞了。
古偶詭事錄
如今,純粹的古偶+復仇,已經無法滿足觀眾的喜好了。
現在的古偶劇必須加點新花樣。
比如,懸疑推理。
中式恐怖、斷頭、白骨、死尸,刺激眼球的元素一應俱全。
單看小標題就已經陰風陣陣。
第一案:無頭新娘案。
大長公主孫子婚禮現場,打開喜轎后卻發現新娘早已身首分離,頭顱不知所蹤,嫁衣被鮮血染紅,鏡頭特寫在脖頸切口處,看的觀眾不禁背脊發涼。
案件撲朔迷離,秦菀決定剖尸探案。
然而就在尸檢之前,詭事卻突然發生,秦菀窗外驚現無頭女尸“鬼魂”飄過……
尸檢之后,更是疑點重重。
死者脖頸處有咬痕,明顯是死前所造成,而這種位置的痕跡意味著死者曾在婚前與他人有染,甚至解剖后發現,死者在婚禮前的兩月曾經墮胎。
頭顱消失不見,死者還有私情,詭異、倫理,這噱頭完全足了。
第二案:枯井沉尸案。
秦府內近日接連發生多起死亡案件。
先是婢女蓮葉被人勒死在府內,她的衣裙里揣有一小節紫竹。
隨后紫竹林附近枯井內,突然驚現死人的尸骨。
再是府內的八姨娘也慘死在紫竹林外花棚下,死時衣衫不整,死法更是與蓮葉同樣被勒死。
每起事件都指向紫竹林,而這里也是秦家的禁區,其中的一口老井也被徹底封死。
整個案件極其吊詭,一重接一重的獵奇詭事出現。
比如,八姨娘患有楊梅瘡,而家中的老爺、二少爺、管家也都先后患有不同程度的楊梅瘡。
再比如,紫竹林枯井下埋藏數十具白骨,其中絕大多數還是十幾歲的女童,她們的身上還有遭受虐待的痕跡。
連環殺人,虐待女童,枯井藏尸……這驚悚度簡直是在疊buff!
但,案件雖然吸引力拉滿,案情推進卻是極度降智。
像是第一案中,秦菀在并未展示完整證據鏈的情況下,僅憑現場發現的痕跡,就鎖定兇手身份,觀眾并不是通過推理而猜測出兇手身份,而是幾乎隨劇情等待兇手自曝。
另外,兇手的殺人手法也是邏輯不通。
對于行兇之事,兇手明明有更多選擇,比如把新娘偽裝成自殺,或是丟尸荒野假裝失蹤,如此大費周章制造恐怖場景,并且在自己屋內焚燒頭顱,留下明顯破綻,這一番操作實屬難以理解。
探案過程更是形如兒戲。
秦菀作為仵作,全程不戴口鼻防護全妝上陣也就罷了,就連尸體也淪為劇情工具。
整個劇情都在不斷強調秦菀檢驗和解剖尸體,只為突出她的能力卓然。
只注重話題噱頭足不足,全然不管邏輯的合理性。
難怪觀眾表示——
你以為自己在演《唐詭》,其實離《御賜小仵作》都還差十萬八千里。
精致爛劇
拋棄長劇精華,撿拾短劇糟粕。
整部劇幾乎每五分鐘一個劇情點推進,節奏快到飛起,邏輯嚴重不足。
尤其是在角色上,如同設定好的NPC。
比如,祖母一定是偏心惡毒的。
秦菀一回到秦家,就遭到了祖母的嫌棄,隨便找個麻煩就把她關了禁閉。
比如,姐姐一定是嫉妒發狂的。
只要秦菀一出現,她就毫無緣由的看她不順眼,處處言語攻擊。
而站在秦菀這一派的正面角色,也是集體工具人。
像是長公主,只為了突出秦菀的能力和醫術,以及給她充當后臺;還有郡主,來到秦府尋找秦菀,也是沒邏輯地怒懟所有人,只守護唯一的秦菀。
再到古偶最關鍵的感情戲。
基本感情升溫全靠臺詞鋪墊以及氛圍感烘托,看不出任何情緒調動,只要濾鏡一加,觀眾就知道這倆人看對眼了,劇情仿佛在走流程。
整部劇似乎想要復刻懸疑古偶的新賽道。
神似《唐朝詭事錄》中的中式懸疑美學,以單元案件設計各種頗有話題性以及驚悚氛圍感的奇案,并且想要有小案件扯出權謀大網的伏筆。
但在實際的呈現中,探案和權謀卻并未有雙線并行,反而在懸疑與古偶的搖擺之間進一步放大了問題所在;
想要去展現大女主事業線,卻過度依賴于男主的權勢,想要標榜高智商推理探案,卻連推理過程都忽略帶過,全靠金手指襯托。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懸疑探案皮,爛俗古偶魂。
走著精致爛劇的模式,把套路都快拍在了臉上,觀眾在被噱頭很足的案件吸引的同時,回過頭來再看卻只見一片虛無。
照書改編的敷衍,劇本邏輯的硬傷,短劇模版的設定。
古偶劇的自得其樂,是該停止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