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用油作為日常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與否直接關系到市民的身體健康。
今年4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部署各地市場監管部門于2025年4月至12月在全國集中開展食用植物油突出問題排查整治工作,我市市場監管部門隨即啟動了食用植物油專項整治,聚焦生產、分裝、銷售全鏈條,為市民“油瓶子”安全保駕護航。
如今專項整治已三月有余,成效如何?市民餐桌上的食用油是否讓人放心?我市相關部門又采取了哪些舉措筑牢安全防線?近日,仙桃周刊融媒體記者展開了深入探訪。
實地探訪:商超嚴把準入關 市民選購更安心
7月中旬,記者走訪了雅斯、好鄰居等多家大型商超及社區超市,聚焦食用油銷售終端的安全管控情況。
在吾悅廣場雅斯超市的食用油專區,貨架上整齊陳列著不同品牌、不同規格的食用油,金龍魚、福臨門、魯花等知名品牌占據主要位置。每款產品的標簽上,原料成分、生產工藝、質量等級、保質期、儲存條件等信息一目了然。該超市糧油區負責人拿出臺賬本告訴記者:“專項整治開始后,我們對食用油供貨商的資質審核更嚴了,不僅要查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每批次到貨還必須提供出廠檢測報告,少一樣都進不了場。”
雅斯超市內,市民正在挑選食用油
記者隨機拿起一瓶5升裝的菜籽油,標簽上清晰標注“原料產地:湖北荊門”“加工工藝:壓榨”“質量等級:一級”,掃描瓶身二維碼,立即顯示出該批次產品的檢測報告,酸價、過氧化值等關鍵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正在選購的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我家一直吃這個牌子的油,最近發現標簽比以前更詳細了,連儲存時要避開陽光直射都寫著,感覺更規范了。”
隨后,記者探訪了金臺社區周邊的多家小型超市。與大型商超相比,這里的食用油品類雖少,但均為常見品牌。一家店主李女士拿出一沓單據告訴記者:“監管部門來查過好幾次,重點看我們有沒有賣‘三無’油、過期油,還教我們怎樣核對檢測報告。現在進貨我都只從正規批發商手里拿,每筆單子都留著,就怕出問題。”
采訪中,不少市民表示,雖然不清楚專項整治的具體內容,但明顯感覺到食用油的標簽更規范了。“以前買油只看牌子,現在會留意生產日期和工藝,心里踏實多了。”市民陳阿姨的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油是天天吃的東西,只要安全有保障,多花點心思挑選也值得。”
監管出擊:全鏈條排查 筑牢安全防線
作為食用油消費大市,我市雖無本土食用油生產企業,但流通環節的安全監管始終是市場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市場監管局生產科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專項整治行動啟動以來,該局以“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為原則,開展全鏈條監管行動,為市民餐桌安全筑牢防線。
據統計,專項整治已完成對全市2家分裝企業、35家生產經營主體及全市所有餐飲單位的全覆蓋檢查,重點排查原料來源、分裝流程、儲存條件、標簽標識等關鍵環節。“我市食用植物油市場品類相對單一,從目前檢查結果來看,整體安全狀況可控。我們常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用油作為日常飲食的必需品,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風險,我們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防范。”
整治過程中,監管人員深入企業生產車間、商超貨架區、餐飲后廚等核心場所,聚焦原料采購溯源、生產投料配比、產品標簽合規性及進貨查驗制度落實等情況。針對部分經營者質量安全意識薄弱的問題,執法人員同步開展現場指導,督促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規范生產經營行為。該負責人補充道:“有些經營者可能覺得標簽不規范是小事,但對于消費者來說,標簽上的信息是了解產品的重要窗口,必須準確無誤。我們現場指導時,會把這些道理講透,讓他們真正明白規范經營的重要性。”
“對檢查中發現的標簽標識不規范、進貨臺賬不完善等問題,我們當場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并安排專人跟蹤復查,確保整改到位。”該負責人強調,“整改不是目的,而是要通過這種方式,讓經營者養成良好的習慣,從根本上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生。我們的執法人員會詳細記錄每個問題,復查時逐一核對,絕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正在對食用植物油的過濾設備進行檢查
為構建食用油安全長效保障機制,市市場監管局推出三項關鍵舉措:一是將食用油納入月度重點抽檢清單,加大日常抽檢頻次,覆蓋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市民常用品類,重點檢測酸價、過氧化值、黃曲霉毒素B1等關鍵指標,目前合格率達100%;二是推動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建立“源頭可溯、過程可控、責任可究”的全鏈條管理機制;三是組織行業專項培訓,著力構建專業化質量安全防控體系。
該負責人表示:“專項整治是階段性的,但食用油安全保障是長期的。我們希望通過這些舉措,形成一套可持續的監管模式,讓市民長期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通過系列組合拳,我市食用油市場監管形成了從源頭到餐桌的全鏈條守護網,為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市民指南:科學選油 守護餐桌健康
“食用油安全與否,不僅靠監管,更需要市民科學選購。”監管人員提醒,市民選購食用油時可牢記“三看一查”。
一看標簽:優先選擇標簽信息完整的產品,注意查看生產日期、保質期、質量等級(一級、二級等)及加工工藝(壓榨油、浸出油),避免購買標簽模糊、涂改或缺失的產品。
二看渠道:通過大型商超、品牌專賣店等正規渠道購買,保留購物憑證,便于追溯維權。
三看儲存:檢查貨架上的食用油是否避光存放、遠離熱源,散裝油需有密封容器且標注開封時間。
四查信息:對分裝食用油,可要求商家提供原油檢測報告,或通過品牌官網查詢相關質量信息。
此外,專家建議市民可根據烹飪需求選擇食用油:涼拌菜優先選橄欖油、茶籽油;高溫炒菜可選菜籽油、花生油;日常用油注意“多樣化”,避免長期單一食用某種油。若發現過期、變質或來源不明的食用油,可撥打12315投訴舉報。
聲明:本公眾號未標明原創的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交流學習之用,不用于商業行為。如有侵犯了企業、媒體、公司、個人的知識產權,請聯系刪除。本公眾號發布的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仙桃周刊融媒體記者 劉楚輝 通訊員 王喆
責編:周方婷
編審:宋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