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月16日,中方宣布與歐盟同步取消制裁限制,給中歐關系送了份大禮。
可短短三天后,歐盟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直接把10家中國機構拉黑了,這操作真是讓人看不懂。
歐盟給出的理由是,中國給俄羅斯提供了經濟方面的支持,具體是什么支持呢?
作者-水
三天變臉的大戲
說翻臉就翻臉,歐盟這波操作真夠狠的。
7月16日下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鄭重宣布,經雙方商定,中方和歐洲議會決定同步全面取消對相互交往的限制。這話說得多漂亮,"雙方商定"四個字既展現了中方的誠意,又堵死了西方炒作"中國單方面讓步"的嘴。
當時的氣氛那叫一個和諧。歐洲議員彼蒂科菲爾這個老熟人,2021年因為傳播涉疆謊言被中方制裁,連他都能重新踏上中國土地了。外界普遍認為,這是中歐關系回暖的重要信號,畢竟今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的重要節點。
但是啊,好景不長。
7月19日,歐盟突然甩出第18輪對俄制裁方案,10家中國機構赫然在列。7家來自大陸,3家來自香港,其中還包括兩家地處中俄邊境的農村商業銀行。
這種"前腳握手后腳揮拳"的節奏,連見慣了國際政治風云的外交官們都直呼"看不懂"。
中國駐歐盟使團立馬炸了鍋,發言人直接用了"性質極為惡劣"這樣的重話,表示將采取堅決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這背后啊,還有個更大的boss在指揮。
美國爸爸的施壓大法
說起這個boss,那就是咱們熟悉的美國了。
特朗普重返白宮后,對歐盟可沒客氣。7月初,白宮直接把懲罰性關稅從10%飆升到30%,涉及商品價值高達3700億歐元。這一棒子下去,歐洲各國都坐不住了。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緊急測算,要是這關稅真落地,大眾集團對美出口得驟降40%,寶馬奔馳的生產線可能直接停工。
更狠的是,特朗普還給了個"最后通牒":8月1日前要是達不成貿易協議,那就等著吃更重的關稅吧。這簡直就是把刀架在歐盟脖子上,不服軟不行啊。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反應更是讓人跌眼鏡。她先是推遲了原定7月15日生效的對美反制措施,然后又端出一份縮水版報復清單,從950億歐元砍到840億美元,被德法兩國直接罵成了"向美國下跪"。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中方遞出的橄欖枝顯得格外珍貴。可惜啊,這份善意最終成了歐盟對美示弱的犧牲品。
美國的算盤打得也夠精的,制裁中國機構表面上是配合對俄施壓,實際上是想打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那兩家被拉黑的中國銀行,日均處理中歐貿易結算超2億歐元,這可是歐元跨境支付的重要通道。美國一施壓,歐盟內部就開始亂套了。
歐盟內部的小九九
別看歐盟表面團結,實際上各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汽車工業是德國的命根子,美國的關稅大棒一揮,整個產業鏈都得顫三顫。巴斯夫這些化工巨頭更是欲哭無淚,他們本來還指望著重啟北溪管道降低成本呢,結果歐盟在這輪制裁中直接來了個"永久封存",這不是自斷經脈嗎?
法國倒是打著自己的小九九,馬克龍一直推"歐洲軍"的概念,想要擺脫對美國的軍事依賴。但現在經濟都被美國卡住脖子了,哪還有底氣談什么戰略自主?
東歐那幫小兄弟就更有意思了。波蘭、立陶宛這些國家,對俄恐懼癥嚴重,巴不得把俄羅斯徹底搞垮。制裁中國?只要能惡心俄羅斯,他們舉雙手贊成。
最精彩的是,斯洛伐克這個老油條,先是連投6輪反對票,結果最后用一票換來了天然氣價格的"特殊保障"。匈牙利的奧爾班更是表演藝術家,反對幾嗓子然后投贊成票,拿到了想要的好處就收手。
7月17日晚上的那場秘密會議,據說吵得不可開交。德法務實派主張珍惜中國善意,集中火力應對美國威脅。但親美鷹派借著"挺烏抗俄"的大旗,硬是把制裁方案推了過去。
這下好了,歐盟搬石頭砸自己腳。
中國的精準回擊
面對這種"恩將仇報",中國自然不會慣著。
中方的反應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外交藝術,既沒有情緒化地"以牙還牙",也沒有軟弱地忍氣吞聲,而是選擇了精準而有溫度的回擊策略。
外交部的回應擲地有聲:堅決反對沒有國際法依據、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單邊制裁。這話聽著客氣,實際上直接戳中了歐盟的軟肋——你們這制裁根本就不合法。
當歐盟白蘭地面臨最高34.9%反傾銷稅時,合規的德國車企卻獲得了稀土供應的綠色通道。這種區別對待,既維護了原則,又留住了朋友。
說白了,中國這是在告訴歐盟:想要合作,我們歡迎;要是非要搞對抗,那咱們就看看誰更需要誰。
2024年中歐雙邊貿易額達7858億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更是沖上了1.3萬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什么?每分鐘都有1000多萬美元的貨物在中歐之間流動。歐盟真的舍得砸掉這么大的蛋糕?
德國需要中國市場的電動汽車訂單,法國離不開中國游客的奢侈品消費,荷蘭的光刻機企業還等著中方續簽合同。當特朗普的關稅大棒真正砸下來時,歐盟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中國來緩解壓力。
其實,馮德萊恩原定7月底的訪華行程至今都沒取消,這本身就說明問題。嘴上說著制裁,身體卻很誠實。
但中國的耐心也是有限度的,王毅外長上個月訪問布魯塞爾時就直言不諱:"中歐作為兩大力量,應共同為世界提供穩定性!"這話既是期望,也是警告。
結語
這場"三天變臉"的鬧劇,說白了就是歐盟在大國博弈中找不著北了。當歐盟甘愿給美國當馬前卒時,丟的可不只是中國市場,還有自己的未來。
等到8月1日特朗普的關稅措施真正實施時,歐盟就會明白什么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到那時,恐怕想要重修舊好都沒那么容易了。
面對這種"好心當成驢肝肺"的操作,你覺得中國該怎么反擊?
參考資料:
歐盟宣布對俄新制裁涉及一些中國的銀行,外交部回應2025-07-18 18:52·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