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似乎察覺到了什么,開始對自己在臺灣的企業(yè)發(fā)出警告。
據《金融時報》報道,日本政府官員正私下警告在臺投資的企業(yè),如果臺海發(fā)生戰(zhàn)爭,政府無法提供幫助,企業(yè)需要自行解決撤離員工等問題。如果把大量資產投資在臺灣,將來就只能靠自己了。
盡管日本官方從未公開對該問題表態(tài),但私底下警告企業(yè)已經長達三年。而之前日本在臺的大型企業(yè)幾乎每年都會進行模擬演習,模擬一旦臺灣發(fā)生戰(zhàn)爭,如何撤離自己的員工。日本一些政府官員也以私人身份參加過這些演習。
這一報道并非空穴來風 ——2024年日本對臺直接投資暴跌27%,僅為4.52億美元,遠低于2022年17億美元的峰值,與美國、英國等國在臺投資的增長形成鮮明對比。顯然,日本政府的態(tài)度已對企業(yè)決策產生了實實在在的 “寒蟬效應”。
對于無法向企業(yè)提供幫助的問題,日本政府官員私下解釋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日本和平憲法明確限制了軍隊的海外行動,除非獲得東道國政府批準,否則自衛(wèi)隊不得部署到國外。但臺灣并非“國家”,日本與臺灣也沒有“外交”關系,自然不存在“政府”批準的可能。
2021年,塔利班重新上臺時,日本雖然未經當?shù)卣鷾试诎⒏缓惯M行了撤離行動。但畢竟當時的情況比較特殊,前任政府是美軍扶持的傀儡,同時美軍也在阿富汗撤僑,日本抓住混亂情況才采取了行動。
第二、臺灣地區(qū)的主權屬于中國,日本官員認為中國政府不會批準撤僑行動。其實這一點也非常正常,從軍事角度看,一旦臺海發(fā)生沖突,解放軍必然會把整個島圍得水泄不通,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
這種情況下,船只通行有可能為島內運送補給、武器,甚至悄悄接走一些重要的臺獨分子。尤其是一些國家打著撤僑的旗號,開展軍事行動,很可能對解放軍作戰(zhàn)產生干擾。中國作為主權國家,絕不可能允許任何外國軍隊介入臺海事務。
當然,日本官員的說法只是一些表面理由,這背后是日本基于地緣政治、自身利益的深層算計。
首先,從軍事層面看,解放軍在近海防御方面擁有較大優(yōu)勢,一旦完成對臺灣的包圍,日本難以突破。目前日本的海空力量遠比解放軍弱,這也決定了其不可能與解放軍正面硬剛。
近些年日本不斷向美國采購高端裝備,比如計劃部署射程達到1600公里的戰(zhàn)斧巡航導彈,理論上能夠威脅解放軍的封鎖線。日本還將西南諸島的16處機場指定為“有事?lián)c”,打算在臺海發(fā)生戰(zhàn)事時在此集結。
但這些據點距離中國海岸僅數(shù)百公里,在解放軍火力覆蓋范圍內,模擬推演顯示,解放軍能在72小時內癱瘓日本在沖繩的軍事節(jié)點。其部署在靠近臺灣的島嶼上的反艦導彈和雷達系統(tǒng)很容易在解放軍首輪打擊中被摧毀。
其次,從經濟利益看,日本在大陸的經濟利益遠大于在臺灣地區(qū)的利益。大陸地區(qū)擁有巨大的消費市場,也是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去年日本對華出口占其總出口17%,進口占23%。而且日本在華直接投資收益率高達18.4%,遠高于英美。
日本依賴中國制造業(yè)供應鏈,在機械電子、化工與材料等領域高度依賴中國。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所需要的鋰電池和稀土產品,幾乎被中國產業(yè)鏈壟斷。此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日本鈴木汽車不得不宣布部分汽車生產線暫時停止。
若得罪中國,日本的經濟也將遭受重大打擊。到底是該維護自身利益,還是冒險去參加一場大概率失敗的軍事行動,對于政治家來說并不難抉擇。
最后,從地緣政治角度看,日本要盡可能地回避中美之間的博弈。當前中美在臺海的博弈日趨激烈,美國雖推動盟友明確在臺海沖突中的角色,但日本對此始終態(tài)度模糊。日本是美國的盟友,但又與中國在經濟上有密切的關聯(lián),得罪任何一方都會使自身利益受到較大的損失。
在這種矛盾下“不承諾、不介入” 成了日本的“安全選項”,避免因臺海問題激化與中國的矛盾,同時也不給美國“明確站隊”的口實。
實際上,美日之間也是矛盾重重,美國憑借自身保護國的地位一直想在經濟上剝削日本,而日本也不肯輕易退讓。這次貿易談判,一開始美國聲稱日本會成為首個簽約國,結果日本拖到最后一刻也沒點頭。這是因為美國要動日本的汽車業(yè)和農業(yè),這是日本的命根子。
在與美國發(fā)生貿易爭端的時候,日本的最佳策略是改善與中國的關系,對沖貿易風險,而不是與中國作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