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7日,愛德基金會“小乒乓大夢想”項目組織來自甘肅禮縣與陜西佛坪縣兩個地區的16名學生與5位教師赴上海開展研學活動。本次“小乒乓大夢想上海研學”以“弘揚國球精神,探索體育科技與歷史”為主題,通過參訪專業場館與互動體驗,讓孩子們在研學行走中感受體育魅力,汲取成長力量。
乒乓文化的浸潤
師生們首站來到國際乒聯博物館中國乒乓球博物館。在這座全球規模最大的乒乓球專題博物館內,從乒乓球起源、發展到現在的全民運動,泛黃的老照片、具有歷史感與現代感的球拍、歷屆比賽的獎杯,串聯起國球從起源到巔峰的百年歷程。
和平體育展區的名人堂,一個個赫赫有名的乒乓球運動員成列展示,冠軍之路中,鄧亞萍、張怡寧、王皓、馬龍等名將的訓練故事讓孩子們深受觸動,“每一塊金牌背后,都是無數次重復的揮拍”。
到了訓練場館,球桌、球拍讓老師和孩子們“手癢”,紛紛下場切磋起來,你一球我一球,仿佛化身賽場上的小將;最令孩子們興奮的是機器人乒乓對戰體驗,拿上球拍便與機器人同場競技。
上海體育博物館則展示了上海的體育發展之路。從最開始的賽馬到現在乒乓球、賽車、跳水等運動的百花齊放,展現了上海對于體育的重視與發展。講解人員不僅講解了奧運發展的歷程,更是特別介紹了上海的乒乓球運動發展,從王勵勤、許昕到樊振東等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展現的風采與取得的成績,讓孩子們聽得熱血沸騰,更加堅定了自己努力訓練和學習的決心。
自然與競技的共鳴
研學不僅有體育運動與乒乓主題,更有城市文化、科普體驗等內容。師生一行來到上海世博館、中華文化宮,在藝術文化中深度了解上海;外灘的Citywalk,讓孩子們充分感受當地的人文風情;沉浸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中,孩子們就“進化與競技精神”主題開始了科普之旅。
在“生命長河”展廳,從遠古生物的生存競爭到現代人類的體育競技,孩子們發現了跨越億萬年的共鳴,“獵豹為了生存進化出極速,運動員為了突破不斷挑戰極限,這都是‘拼搏’的力量!”“狼群是團隊合作分工的,就像國家乒乓球隊一樣”。稚嫩的話語卻擲地有聲,這場跨界的學習與思考,讓體育精神有了更深遠的自然哲學注解。
上海研學之旅短暫卻深刻,小小的乒乓球不僅帶孩子們走出家門,更在他們心中種下“拼搏與不放棄”的種子。希望通過這樣的體驗,讓體育精神成為照亮孩子們未來的一束光,激勵他們在人生賽場上勇敢逐夢。
▲孩子們參加研學活動后寫下的感觸
“小乒乓大夢想”項目由愛德基金會與阿里巴巴公益共同發起,以公益寶貝的形式在阿里巴巴愛心商家的支持下,助力體育公益。項目于2024年10月正式上線,截至2025年6月底,項目在愛心商家的支持下為陜西、甘肅兩省六縣(佛坪縣、宜君縣、禮縣、東鄉縣、臨夏市、廣河縣)送去冠軍課堂,并且為學校配置120個乒乓球臺及1800副乒乓球拍、12000只乒乓球等設施,幫助學校開展體育活動。圍繞體育公益,愛德也在項目的支持下舉辦愛德杯乒乓球賽,吸引了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的141支隊伍“為愛益起乒”。
進入視頻號
解鎖乒乓世界更多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