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壟斷世界上90%以上的稀土資源,主要掌握稀土精煉的技術,純度99.9999%,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任何國家無法比擬。
一則數據顯2025年上半年巴西出口中國稀土規模和總量超2024年同期三倍,價值達670多萬美元。是巴西對中國貿易的促進經濟發展重要部分。
除巴西外,中國進口稀土的國家還有:
美國:是中國稀土精礦主要進口來源,占比接近99%。不過2023年下半年美國本土冶煉分離產能投產且產能逐漸釋放,中國自美國進口稀土礦量明顯減少。2024年1 - 9月,中國自美國累計進口稀土金屬礦4.3萬噸,同比減少18.4%;2024年前10個月,從美國進口稀土礦數量超4.69萬噸,占中國進口稀土礦總數量的98.84%。
緬甸:是中國重要稀土原料來源地,以生產離子型稀土礦為主。2024年1 - 9月,中國從緬甸進口3.1萬噸稀土氧化物,占同期氧化物總進口量的74.9%;進口8537噸稀土化合物,占比達49%。
● 老撾:2023年2月起,中國開始從老撾進口稀土氧化物和化合物。2024年1 - 9月,從老撾進口6749噸稀土氧化物,占同期氧化物總進口量的16.3%;僅1月從老撾進口115噸稀土化合物。
● 越南:2024年1 - 9月,中國從越南進口267.4噸稀土,占比達87.2%。中國進口的混合氯化稀土主要從越南購買。
● 剛果(金)、蒙古 :2024年1 - 9月,中國還從這兩國少量進口稀土精礦共約420噸。2024年前10個月,剛果(金)銷往中國稀土礦數量為100噸,占比0.21%;蒙古國出口至中國稀土礦數量為114.693噸,占比0.24%。
● 其他國家:混合碳酸稀土主要從馬來西亞、俄羅斯、印度等國進口;未列名氧化稀土還從馬來西亞進口;未列名稀土金屬、稀土的永磁鐵及其混合物還從馬來西亞、日本、菲律賓、哈薩克斯坦、德國、意大利等國購買;稀土金屬礦還從剛果(布)、南非等國購買。
中國稀土中國稀土提純技術領跑全球,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 純度領先:是全球唯一能夠工業化生產6N級(99.9999%)高純稀土金屬的國家,17種稀土元素的提純純度可達99.9999%,遠超國際標準。
● 全產業鏈掌控:從礦石開采到高純度金屬的轉化,形成了完整的技術體系閉環。
○ 選礦技術:針對內蒙古白云鄂博礦的鐵白云石碳酸巖型礦床,采用浮選 - 磁選聯合工藝,將稀土精礦品位從5%提升至60%以上,為后續提純提供優質原料。
○ 濕法冶金:通過硫酸法、堿法等分解工藝,將稀土精礦轉化為可溶性化合物,再通過溶劑萃取法實現17種元素的分離,稀土回收率提升至98%,遠超國際主流水平。
○ 火法冶金:利用熔鹽電解法、金屬熱還原法等火法工藝,能夠低成本、大規模生產混合稀土金屬。例如通過電解熔融氯化稀土,將鑭、鈰等元素的制造成本降低40%。
● 核心技術眾多:始于上世紀80年代,徐光憲院士團隊發明的“串級萃取理論”奠定了中國稀土提純技術的基石,如今已衍生出溶劑萃取法、離子交換法、真空蒸餾法等八大核心技術體系。如北礦科技的離子型稀土礦山萃取工藝被列為禁止出口技術,其離心萃取機占據全球90%市場份額。
中國管控稀土對美國經濟國防軍事發展的影響
● 經濟方面
○ 高科技產業受阻:美國的電子、新能源、信息技術等高科技產業高度依賴稀土,中國管控稀土出口可能導致美國相關企業面臨原材料短缺,生產成本上升,影響產品的生產和研發進度,降低產業競爭力。
○ 產業鏈沖擊:稀土是眾多產業鏈的關鍵基礎材料,管控稀土可能會對美國整個相關產業鏈造成連鎖反應,波及上下游眾多企業,影響產業生態的穩定。
● 國防軍事方面
○ 武器裝備生產受限:稀土在國防軍事領域應用廣泛,如導彈、雷達、戰機等先進武器裝備都離不開稀土材料。中國管控稀土出口可能使美國武器裝備的生產和維護面臨困難,影響軍事裝備的更新換代和戰斗力提升。
○ 戰略安全受威脅:美國長期依賴進口稀土來維持其軍事工業體系,過度依賴單一供應源會使其戰略安全面臨潛在威脅。一旦稀土供應受限,美國的軍事戰略實施和國防安全保障將受到挑戰。
綜上所述,我國對稀土資源和技術的管控,是我們國家戰略上一大強國重器。是任何國家所替帶不了的。這也是美國和特朗普在對我國展開貿易戰爭中低頭負輸的根本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