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一幫民主黨議員,折騰出一份涉華報告,說特朗普上臺半年來,什么正事都沒干成,反而嚴重削弱了和中國競爭的能力。他們宣稱,中國正在對美國發起結構性的挑戰,國際影響力不斷增長,將取代美國成為新的超級大國。呼吁白宮要跟國會緊密合作,重建對華競爭的有效工具。這份報告,充斥著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但它恰恰是這個舊帝國加速衰落的典型征兆。
特朗普人稱“川建國”
美國的衰敗
古今中外,一個國家但凡在上升期,且足夠強大,一般都會說,我們開放、包容,愿與各國積極溝通,和平相處。我們歷史上有盛唐的萬國來朝、明初的鄭和下西洋,西方也有羅馬帝國的多元文化,和美國曾經大力宣傳的“美國夢”。而當一個國家開始走下坡路,日漸衰弱時,就會變得腐敗、低效,黨派和民族矛盾尖銳,在外交層面則會越來越狹隘,見不得別人好。
如今的中美兩國,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我們在搞“一帶一路”倡議,和越來越多國家共建新的多極化秩序,美國卻還沉醉在“基于規則的世界秩序”中不可自拔,生怕自己從金字塔的塔尖上跌落,摔個粉身碎骨。按說國家運轉不暢,要先審視一下自身,但美國人從來不會這么做,他們的邏輯是:美國是山巔之城,美國人是上帝選民,好處都該美國占,錯的都是別人。
美國從來不是什么開放、包容的國家
以前美國在軍事、科技和經濟上足夠強,這么搞沒啥問題,反正其他國家不服,要么美軍天兵去打,要么砸錢收買政客、從各方面滲透,推動政權更迭。但當這些辦法在中國面前都沒用時,美國感受到了恐懼。中美所謂的“結構性競爭”,也才十幾年,它的起點不是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第一艘航母下水,而是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中國伸手拉了美國人一把。
反華包圍圈
當時的美國總統是奧巴馬,在咱們國內評價還不低。他在自傳中寫道,從那時起他就很清醒地認識到,美國在公平競爭中,肯定會輸給中國。2013年,奧巴馬贏下第二任期,提出“重返亞太”戰略,要圍繞中國打造一個包圍圈。到現在又是12年過去,美國在這方面的表現只能說是一言難盡。
正如參議院那份涉華報告說的,美國的競爭力正在被大幅削弱,只能坐視中國不斷擴大影響力。這一切到底是怎么發生的?特朗普上任半年,對世界各國所做的一切,能說明問題。前幾天,美國務卿魯比奧跑到馬來西亞吉隆坡,試圖拉攏東盟對抗中國。他說美國有這樣那樣的優勢,勸印太國家別跟中國合作,都來擁抱美國。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
但跟魯比奧一起到東盟的,還有白宮發出的關稅信件,在這些勒索信中,各國對美出口的關稅都大幅上漲,特朗普說,這為美國經濟注入了活力。抽其他國家的血,來給美國續命,還要別國跟美國合作,傷害自己最大的經貿合作伙伴。我們真的想問,特朗普這屆政府,還有明白人嗎?又或者是去年7月的那次槍擊案之后,特朗普的精神就已經出了問題。
川普的豪賭
美國國務院的解釋是,這些國家的非關稅壁壘,對美國產生了負面影響,這是重新平衡。這類官話以前還有人聽,現在哪怕是最先跪下的越南、印度尼西亞,也是強忍著惡心接受美國的勒索。這些國家雖然小,但并不蠢,知道在中美之間,跟誰合作更有利,只是因為中國更講道理,美國卻不講,他們只能先對美國低頭。
但凡事都有一個度,任何國家都不會任由另一個國家,無限制地敲詐勒索。特朗普開出的關稅數額,對比這些國家的整體經濟體量,確實不算大錢。但它透露出的信號是,美國自己已經撐不住了,類似的攔路搶劫有第一次,就會有無數次。這些,才是美國競爭力下降的真正原因,不是中國做對了什么,而是美國從頭到尾都在犯錯,已經病入膏肓。
美國霸權衰落,是歷史的必然
有的朋友可能會問,如果不是特朗普這樣胡搞瞎搞,而是民主黨勝選,美國的戰略會不會更高明,我們會不會更難應對?道理確實是這么個道理,但美國自身的衰落,才是他們之所以會選出特朗普這種人的原因。所以我們經常會說,中國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我們只需要繼續做自己的事,美帝國這座大廈離徹底崩塌,已經不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