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不是中國人
前一陣子某在美博主說,如果在美國辦事,一定不要找亞裔窗口,找黑皮白皮都可以,就是不要找亞裔。亞裔群體有些是周圍小國家的,比如越南或者韓國,有些則是從中國出去的或者是華裔。這個群體中的無論哪個元素,對中國人的態度都不算好。
其實這種情況也不是只有在美國有,在世界其他國家也會發生,并且美國也不是所有華裔都會敵視中國,也會有一些人在美國掙錢盤算著將來回國的,還會對自己的中國身份保持認同。只不過在美國這片土地上,數典忘祖的情況比較突出而已。
其實也不是很難理解。兩個因素:
第一,很多人選擇出國,并不是清晰地知道國外有多好,而是在國內實在混不下去。比如說,在國內卷不動高考,就出國混個畢業證。比如在國內總是月薪三千,就特別羨慕資本主義國家的那些曾經的福利。是的,曾經的,現在他們的福利也不行了。這樣的群體,本身對于中國制度的認同性就比較差,他們首先是否定中國,然后才會在其他各種力量的影響之下,去往其他國家。去了之后會發現不如中國么?也不一定,畢竟這些人在中國生活也是極不如意的。
一個人的認知不是單純的客觀獲取信息就可以的。如果一個人在中國生活不如意,混的差,那么首先會產生的就是對于自己生活環境的否定,這個時候如果附加上對于國外美好環境的描述,就很容易產生對于國外的肯定。跟著到國外以后,即便是國外生活也不如意,他們也只會反復強調中國更差,用這種方式來實現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其實是大部分人實現自我保護的一個重要環節,說白了就是不承認自己錯了。這種情況其實在很多華裔身上都能看到。比如有些被七八十年代四大名著洗腦過的人,哪怕在美國生活的不好也堅決不回來,他們會認為中國更不好,聽到中國還不錯的消息就會認為是假新聞。假新聞的這個描述有可能是他們催眠自己的一種方式,也有可能是他們接受了西方思想的外在表達。又比如一些去往英國的港人,我記得有一段采訪問一對生活拮據的夫婦為什么不回香港。那個女人說,在香港每天都會丟小孩,她的兩個孩子只要出門必然要丟掉一個的。這些錯誤的印象是他們的自我催眠,也是對于國外文化的一種吸收。當一個人周圍的所有信息都在不斷重復的說中國壞的時候,很難說他們記憶里的中國不會被扭曲。
尤其是他們本身就是在中國混的不如意,出國之前就多少被洗腦了的群體。
第二,想要迫切融入白人社會。個體對于社會有一定的依存趨勢是必然的選擇,也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選擇。如果一個人總在社會邊緣游蕩,社會上的福利和他都沒關系,那是沒有辦法生活好的。就比如在中國,大家都有保險你也要有,如果大家都有就你一個人沒有,醫療沒保障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同樣的情況在國外也是一樣的,外來移民要謀求平等的權利,就必須加油融入當地社會環境。十九世紀70年代有大量勞工前往美國去修鐵路,最后卻無法獲取到平等的權利,就等于在美國永遠都是奴隸,秦腔窮也是從那個時候出現在美國的。所以對于外來移民而言,融入當地人的社會是必然選擇,這是除了印度移民以外,其他國家移民都會做出的選擇。
落實到華裔這個群體上,就是他們會堅持使用英語,會認為外國的社會規則更合理,自然也會和當地白人一同抵制外來移民。這種對于外來移民的抵制,其實在前川普階段就存在。川普反對移民是因為外來移民確實加劇了美國社會的惡化程度,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搶奪了一些工作崗位。但是華裔去抵制外來移民,除了這個理由以外,還包括要和當地美國人保持密切關系,認同當地人的價值觀,并且在很多問題上與當地人保持同一態度,是融入當地社會的一個重要武器。除此以外,這也是對于自己過往的一種否定,尤其是對于那些,在中國混的并不太好的人來說。
所以華裔是不是中國人呢?不是,他們是當地的外來戶。不管當地人是否接納他們,他們都不會和中國保持親近。注意我說的是華裔,那些已經失去了中國國籍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