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理人或多動,別急著套‘孤獨癥’帽子!國外要觀察一周才下結論,是要區分孤獨癥、智力障礙還是癲癇影響……”7月18日,海夢一方商場內,剛剛榮獲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最美志愿者稱號的“彩虹媽媽”張燦紅在“暖在社區·月月行”大篷車活動現場,一邊比畫一邊向帶著困惑的一位年輕媽媽解釋。
這位媽媽的孩子28個月大,比較內向,也不跟小朋友一起玩,被診斷為“疑似孤獨癥”,她滿懷憂慮地坐到張燦紅面前。張燦紅仔細聽完她的描述并對其每句話進行分析:“一般來說3歲是分水嶺,你們繼續跟他做好互動,再給孩子一點時間,3歲再看看。”
“彩虹媽媽”在為咨詢者解疑釋惑
張燦紅自己正是從“絕望深淵”跋涉出的引路人,當年兒子28個月也被確診孤獨癥,她辭去工作,獨創“生活情景教育法”,一步步將兒子帶到能夠自理,還成立了“彩虹媽媽工作室”,憑著這份珍貴的經驗,為無數個孤獨癥家庭提供幫助,照亮他們許多黑暗時刻。此刻,她身邊兩位家長志愿者安靜地分發資料,“她們是我的‘左膀右臂’,我們抱團取暖。”張燦紅笑著說:“照亮別人的路,自己腳下的路也更亮了。”
這輛滿載溫暖的服務大篷車,由區委社會工作部精心打造,自今年3月啟動以來,足跡已遍布浦江、華漕、七寶、虹橋、古美、梅隴等多個街鎮。它像一個流動的社區服務基站,精準對接居民需求,今天駛入人流量集中的商場,將反詐宣傳、垃圾分類、交通安全、燃氣安全、心理咨詢、法律咨詢、退役軍人政策咨詢、測量血壓血糖等專業服務打包送到市民手邊,連平日奔忙的快遞小哥也收到了清涼防暑包。
聯手企業為快遞小哥送上防暑清涼包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小布家園——異地來滬就醫大病患兒家庭住宿與人文關懷”志愿服務項目團隊現場為異地就醫兒童募捐。這支團隊同樣擁有“全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榮譽。
如果你愿為異地來滬就醫,無處住宿的兒童獻愛心
作為兒科醫院攜手北京同心圓慈善基金會共同發起的異地來滬就醫患兒家庭住宿公益項目,雙方聯合籌集善款,通過認捐醫院附近酒店或酒店式公寓的房間,為異地來復旦兒科醫院就醫的患兒家庭提供短期免費住宿和日常幫助,截至目前,42個房間累計37705晚免費住宿及5380份愛心午餐券,為2494個家庭雪中送炭。義賣攤位前不少市民現場掃碼獻出愛心。
燃氣使用問題,可以打962777
“軟管更換是免費的,國家有補貼!”大眾燃氣的志愿者捏著軟管樣本,向圍攏的居民反復強調安全要點。不遠處的攤位上,東港建筑公司的志愿者不僅解答裝修問題,更巧妙地將安全知識植入游戲——孩子們通過反詐、垃圾分類問答挑戰,才能獲得制作彩繪陶人、拓印紙扇的資格。反詐民警當場剖析最新騙術,法律顧問細講遺產繼承,軍轉干部解讀優撫政策……多元力量在此集結。
參與公益游戲
免費量血壓測血糖
“逛個商場能一次問這么多事!”一位阿姨測完血糖感嘆。當大篷車收起展板,還有市民追問工作人員“你們啥時再來?”
區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暖在社區·月月行”所到之處受到大家歡迎,接下來將推動志愿服務從活動向項目轉變,從社區居民向城市建設者管理者延伸,年內覆蓋全區各街鎮,探索暖在社區、街區、校區、園區等場所,培育多支特色專業志愿服務隊,讓志愿服務成為基層治理的溫暖底色,讓城市成為群眾暖心安心舒心的港灣。下一站是顓橋、莘莊工業區。
記者:崔松鴿
通訊員:楊東升
視頻:程穎 許鵬 洪章程(實習)
初審:方佳璐
復審:方雨斌
終審:徐雷冰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