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特朗普最近一直在打點自己訪問北京的事情,到底能不能成行呢?
這件事情還沒落實,特朗普自打從1月份重新回到白宮以后,一直到現在,都在沸沸揚揚地傳著他要訪問中國的事情。
傳了半年了,中國一點音信都沒有,不過,也就是在這相互博弈之間,特朗普的某些對華言論已經悄然轉變了。
促使特朗普態度改變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項是實打實的,中國宣布了一項高達3440億元的半導體產業投資計劃,目標直指光刻機等關鍵技術。
全球芯片行業的風向,似乎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眾所周知,中美競爭的重點不過就那幾個,芯片可是重中之重,那么中國的這項投資到底是怎樣的?對特朗普來說,這又意味著什么?
我們先來聊聊特朗普的戰術性服軟。
白宮7月14日宣布了一項特朗普的行程,即9月17日到19日,特朗普會去訪問英國。
眾所周知特朗普特可能會去的中國大閱兵時間是9月3日,那么特朗普特意把這段時間給空出來了,是否意味著他此次訪華已經勢在必行了呢?
坊間認為,特朗普訪華應該是八九不離十了,只是沒有正式公文下發,因為盡管特朗普的訪華行程尚未開始,但外界已經注意到他的語氣在明顯軟化了。
過去幾年,他頻繁指責中國“搶走美國就業”、“操縱匯率”,但這次訪華前,類似的言論幾乎消失了。
有分析認為,這種轉變并非偶然,而是美國在貿易戰長期僵持后的策略調整。
上一個特朗普任期,他的強硬姿態曾讓中美關系跌入低谷,但現實情況是,美國企業并未從中獲益,反而因供應鏈斷裂和高關稅承受巨大壓力。
中國市場的韌性遠超預期,美國科技巨頭如蘋果、高通、特斯拉仍然高度依賴中國市場。
如果繼續對抗,只會讓美國企業失去更多機會。
這次特朗普回到白宮,一開始,他罵罵咧咧對全世界開始加關稅,當然包括中國,甚至美國把中國的關稅加到了145%,特朗普加關稅看起來像開玩笑一樣。
中國本身吃透了特朗普這種性格,所以一點不給他余地,該卡美國脖子的地方是一點都不手軟,例如稀土。
而特朗普的困境就是遇到了前所未有像中國這樣的強硬國家,甚至搞的美國國內非常痛苦,沒有稀土的那些企業寸步難行,關稅又讓國內通脹無法控制。
特朗普非常需要一場外交勝利來提振國內的支持率。而2025年正值美國中期選舉前的關鍵期,如果能與中國達成某種貿易協議,哪怕只是象征性的,也能成為他的政治籌碼。
因此,這次服軟更像是戰術性讓步,而非戰略性退縮。
而中國在2024年5月啟動了第三期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規模高達3440億元。
這筆資金將重點投向光刻機、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等卡脖子的領域,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內實現關鍵技術的自主可控。
過去幾年,美國對華技術封鎖讓中國深刻意識到,依賴外部供應鏈的風險太大。
ASML的EUV光刻機被禁止向中國出口,中芯國際等企業的高端芯片制造受到嚴重制約。
但封鎖也逼著中國加速自主研發,上海微電子的28nm光刻機已經量產,更先進的EUV技術也在攻關中。
這筆3440億的投資,不僅僅是資金支持,更是一種產業動員。
政府牽頭,企業、科研機構協同攻關,試圖在光刻機、EDA工具、半導體材料等核心領域實現突破。
如果成功,中國在全球芯片產業鏈中的地位將大幅提升,甚至可能改變ASML一家獨大的格局。
ASML是全球唯一能生產EUV光刻機的企業,長期以來壟斷高端芯片制造的關鍵設備。
但中國的技術突破,正在動搖它的地位。
近年來,中國在光刻技術上的進展讓ASML感到壓力。
上海微電子的28nm光刻機已經進入市場,雖然距離ASML的EUV還有差距,但足以滿足大部分成熟制程需求。
目前中國正在探索不同的技術路線,比如無掩膜光刻和納米壓印,試圖繞過ASML的專利壁壘。
市場反應也很明顯。
2025年一季度ASML期內凈銷售額達77.42億歐元,比2024年第四季度92.63億歐元下降約16.42%。
如果中國真的實現EUV光刻機量產,ASML的壟斷地位將受到直接挑戰。
畢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費市場,一旦本土企業能提供替代方案,ASML的生意必然受到影響。
我們說回到特朗普訪問中國這件事,其實,他來,不過就是想和中國達成一些協議,這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芯片方面的。
因為中美在半導體領域的博弈,影響的不僅是兩國,而是整個全球產業鏈。過去幾十年,芯片制造的核心技術掌握在歐美日韓手中,中國更多是消費市場。
但如今,在中國的大筆投資之下,在從買家向玩家轉變,如果中國成功突破光刻機技術,全球芯片供應鏈將迎來洗牌。
日本和歐洲的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已經開始擔憂。
尼康、佳能等企業原本在成熟制程市場還有一定份額,但如果中國光刻機崛起,它們的市場空間可能被進一步擠壓。
而美國對華技術封鎖,某種程度上也促使中國加速自主創新,最終可能讓美國企業失去競爭優勢。
長遠來看,芯片行業的權力中心可能從西方逐漸向亞洲轉移。
中國未必能完全取代ASML,但至少可以打破壟斷,讓全球供應鏈更加多元化。
所以,特朗普這次來是肩負了大任務的,所以他趕忙把自己對中國的態度變一變,好讓中國感受到一些“誠意”。
結語:
特朗普的“服軟”和中國3440億的半導體投資,看似是兩個獨立事件,實則緊密相連。
美國的封鎖讓中國意識到技術自主的重要性,而中國的進步又迫使美國調整策略。
ASML的壟斷地位并非不可撼動,中國在光刻機領域的突破只是時間問題。
未來幾年,全球芯片行業可能迎來一場深刻變革。技術霸權的爭奪戰才剛剛開始,而中國已經不再是旁觀者。
[免責聲明]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于網絡,文章旨在傳播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觀眾勿對號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
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
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 參考: 第一財經2025-07-15《美國總統首例!特朗普將第二度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有哪些看點?》 新浪財經2025-07-17《ASML業績預警,股價暴跌8.33%!》 觀察者網2025-07-16《日媒:中國正努力開發自有光刻技術,囤積阿斯麥設備庫存為取得突破贏得了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