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說:你把糖放我嘴里,我不吃。
這話一般的大人不會信的,可唯有老頭會相信孩子的鬼話。
當蓋恩斯慘敗澳大利亞后說:已經找到對付張子宇的辦法,只要發揮出打澳大利亞的狀態就能擊敗中國女籃。
宮魯鳴回懟說:別無能,不要像下半場那般毫無斗志。
最終結果出來,說不吃糖的小孩生生把糖用口水含化了,最后得意的笑,并說:我只用了一半力。
是的,對付張子宇這樣防不出來的高中鋒,只要遠距離投籃準確就能完美針對,這一點誰都知道。
可是宮指導為了驗證蓋恩斯不會吃糖——為了證明張子宇在場的聯防也能擊敗日本隊,在對手第一節三分投出瘋狂命中率后,居然讓以張子宇為首的聯防陣容打了近半場。
這不就是把糖放蓋恩斯的嘴里嗎!
知道對手是虛張聲勢,故意激將,完全就是引君入甕的計謀,可卻還會走入陷阱的,恐怕除了老頭沒幾人還會如此吧。
皆說人越老就越是有一顆童心,只是為驗證對手打不動張子宇,不惜反其道而行,甚至擺出雙塔陣容面對對手投手陣容,簡直等同于日本人的“萬歲沖鋒”。
所以經此一役,老頭真不適合當女籃主教練。
日本人其實最畏懼的是整場的人盯人,全程與他們進行身體對抗,比如澳大利亞人在下半場將日本人撞得準星偏離,強對抗下的日本隊跑都跑不動了,哪里還有力氣投籃呢!
之前對陣新西蘭瘋狂演練小個陣容,以至于誰都相信,這是為了半決賽對陣日本隊使用的,而鄭薇指導還貼心指出換防時的專注度問題。
然后一切就讓人大失所望。
其實不看澳大利亞的模板,用熱身賽第二戰的案例也足以,因為正是“五小”陣容將日本二隊的手感撕碎,然后就予取予求,取得32分大勝的。
有人說那是日本二隊,可你們知道嗎,這場比賽日本核心得分點還就是二隊的那幾個小孩,田中心,今野紀花,東藤奈奈子,三人合砍49分,只用了31次出手,三分球18中10。
都知道中國女籃輸在第三節,但是為什么輸有幾人知道呢?
在第三節開場韓旭命中三分球后,中國隊領先優勢一度來到了5分,然后就一路下滑,各種打鐵,這一節全隊14投僅4中其中僅有一記三分球,而日本隊在這一節17投8中,其中三分球10中5。
中國隊從領先5分到落后8分,遭到一波13分大逆轉,可謂攻防兩端坍塌。
特別是宮澤夕貴與桃仁花的下半節三記頂弧快出手三分,直接把中國隊推向了失敗的深淵,為何在第二節成功防住了對手三分后,在第三節防守再度失手呢!
體能與信心兩方面皆受挫了,過往的熱身賽還是對陣韓國與新西蘭,中國隊一般在第二節都會放上“五小”陣容,與對手全力對抗5-6分鐘,拼命拉出快節奏大幅消耗他們的體能。然后在第三節讓張子宇打出高效拉開比分。
但是本場完全沒有使用,而是上半導播采用了近12分鐘的聯防,讓中國隊外線四人給對手溜,從楊家姐妹到韓旭皆是如此,導致第三節出現體能瓶頸。
本以為日本隊第三節三分火力會自動銳減,可是即便是韓旭在場上的無限換防,也沒有真正給到全場緊逼,去消耗對手體能,這樣的話,對手體能良好時,節奏也在他們手中,如何會出現手感不佳的情況呢
這就出現了兩個問題,一個是中國隊投手體能在第三節出現瓶頸,準星丟失;第二,信心受挫,因為預計中日本三分打鐵沒到,于是急躁中更是各種投不中,讓形勢惡化了。
上半場中國隊用了近11分鐘的聯防,這怎么去進行身體對抗呢。張子宇在上半場最成功的聯防出現在最后兩分鐘,在41-49落后時,張子宇率隊打出10-0的逆轉。
于是老頭更加相信了不吃糖的鬼話,甚至在第四節還一度使用雙塔多達4分鐘,讓張子宇單節足足出戰六分鐘,最后體能枯竭,下場時走得踉蹌險些摔倒了。
過度使用一位18歲的小將,戰術僵化落后,只要比賽不利就往死里用核心,卻不能調動板凳深度,利用全隊力量與對手抗衡,導致核心的效率急跌。
這一現象其實在對陣韓國的上半場已經暴露無遺,骨子里就保守的宮魯鳴,本就是說一套做一套,首鼠兩端之人。
這場中日大戰整個劇情的演變可以捋一捋了。
蓋恩斯為了誘騙宮魯鳴,故意說出找到辦法對付張子宇,其實這個辦法人盡皆知,成功刺激了老宮的賭性,進而掩飾了日本隊真正害怕的全場緊逼對抗,從賽前口水,到比賽中上半場末節兩分鐘故意放水,然后在第三節祭出宮澤殺招,步步設局,正是所謂的“引君入甕”。
中國女籃的士氣到心態正是這樣被全面帶入到下波中,進而被對手掌控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