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聊原著,說說87版紅樓夢的鏡頭語言。
我一直認為,小說對于人物的描寫,遠遠要比影視劇呈現的更立體更深刻,因為小說是文字,很多通過鏡頭無法呈現出來的東西,是可以通過文字一字一句地表達出來的。
比如對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對環境和細節的交代,文字永遠比鏡頭更勝一籌,它可以娓娓道來,但鏡頭也有它獨有的優勢,尤其是蒙太奇手法帶給人的視覺震撼,是文字無法到達的。
原著里,王夫人趕金釧兒一回,只有短短的一段文字,卻寫出了王夫人作為當家主母的雷霆之怒,寫出了金釧兒被打后的羞愧難當,影視劇要怎么呈現才會深得原著本意和精髓呢?
87版紅樓夢在這一個橋段里,對王夫人的一組鏡頭拍的很絕。
劇中,王夫人是個吃齋念佛之人,她的屋里掛著一副對聯:身修天爵貴無比,心有菩提香益清。這幅對聯據說是晚清名臣李鴻章的人生箴言,也十分符合王夫人的身份。
一則她是金陵王家的小姐,又是榮國府的當家主母,身份可以說是尊貴無比。但是,按照周瑞家的所說,紅樓夢一開場,王夫人就不怎么管家了,管家權下放到了鳳姐手里。
王夫人為什么不管家了?因為她每天吃齋念佛去了,基本不再過問家事。此前,劉姥姥也說她如今上了年紀,越發的憐貧恤老,最愛齋僧敬道舍粥舍米的。
她為什么吃齋念佛?一則是上了年紀,再管理一府中的大小事務有些力不從心了。再則長子的早逝,想必是王夫人心中永久的痛,她吃齋念佛,也許正是為了自己的小兒子寶玉。
但是,當王夫人發現寶玉撩逗金釧兒,而金釧兒挑撥寶玉時,頓時火冒三丈,上來就給了金釧兒一個大嘴巴子,還下狠心將金釧兒立時攆出。
就在王夫人攆金釧兒的這個情節中,鏡頭給的是仰拍,這顯然是以金釧兒的視角拍的,這個仰拍非常好,既拍出王夫人作為當家主母的威嚴和不可侵犯,又拍出了她與金釧兒之間的主仆關系。
這時的金釧兒,跪在地下,而王夫人是站在堂前的,這個站位,是為了讓鏡頭給到作為道具出現的那副對聯。
而王夫人的后面,正是前面說的那副對聯,這副對聯什么意思呢?簡而言之就是,一個人身份再尊貴,都不如好好修身修己,而心懷善念和慈悲的人,才是真正靈魂有香氣和心靈有清氣之人。
然而,平時吃齋念佛齋僧敬道活菩薩一般的王夫人,如今正在盛怒之時,她此時的情緒狀態,與對聯所傳遞的理念,又顯得格格不入,這樣看似矛盾的鏡頭,就產生了非常戲劇化的效果。
面對金釧兒的苦苦求饒,她不僅不為所動,還擺出一副完全看不上眼的盛氣凌人的姿態,半閉著眼不停地發號施令,讓金釧兒一家趕緊滾。
在王夫人看來,挑唆主子的金釧兒,是“下作小娼婦”,自然她覺得金釧兒是個品行不端的女孩,此時的她,看都懶得看一眼,只想金釧兒一家趕走了清凈,也干凈,省得臟了她的屋子。
原文對王夫人的形容也非常有意思,曹公這么評價她:王夫人固然是個寬仁慈厚的人,從來不曾打過丫頭們一下。今忽見金釧兒行此無恥之事,此乃平生最恨者。
無獨有偶,在抄檢大觀園之前,因王善保家的誣告,當晴雯站在王夫人面前時,她頓時冒出一股火來,說晴雯輕狂樣兒給誰看,又說看不上她那浪樣兒。
同理,在罵晴雯這一段,曹公再一次這么評價王夫人:王夫人原是天真爛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飾詞掩意之人,今既真怒攻心。
很難想象,這些對女性來說最不堪入耳的詞匯,都出自平時吃齋念佛、寬仁慈厚且身份高貴的王夫人之口。更讓人難以想象甚至無法理解的,是曹公對王夫人寬仁慈厚、天真爛漫的評價。
這對前后交叉的對比,這種說和做的兩極反差,有著非常強烈的藝術效果。王夫人一邊發著怒火,又是攆金釧兒,又是罵晴雯的,一邊曹公卻偏說她寬仁慈厚,說她天真爛漫,這豈是常人能想到者?
87版紅樓劇組當年對原著的改編,就定了一句八字標準:忠于原著,妙于剪裁。其實我們都知道,對小說的影視化改編,想要原原本本地遵循原著很難,尤其像紅樓夢這種寫盡了世情的,最難拍的不是人,是那個味道,那種氣質。
說白了,就是如何通過一件事,去呈現一個人物的內心,去展現這個人物的復雜的性格,要給什么樣的鏡頭,俯拍還是仰拍?特寫還是近景?設計什么樣的臺詞?怎么站位?怎么走動?表情如何變化?如何通過道具的設置去為人物性格的塑造加分?這些都是要考慮在內的。
紅樓夢最難拍的地方,在于所有的人,都不是扁平化的,你不能說這個人壞,就把他拍的一無是處,像薛蟠,賈璉等人,怎么把壞人身上的好拍出來,但又不讓人認為他們是個好人,這一點就很難。
王夫人也是一樣,她吃齋念佛,齋僧敬道,想必不會假,劉姥姥找了她幾回,她都沒讓老人家空手回去,后來還給了100兩銀子。但王夫人也有苛毒愚蠢的一面,這個怎么拍才能呈現出來?
簡單地說,影視劇能把一個人的好和壞都拍出來,甚至,他只負責拍出來,答案讓觀眾自己去總結,這角色基本也就立體了,也立住了,而這戲也就成了一大半了。就像紅樓夢原著一樣,曹公極少站出來評價人物,永遠只通過情節和事件,讓讀者自己去找答案。
遺憾的是,太多的影視劇,乃至小說,拍(寫)好人就是舍己為人完全利他的好,壞人就是頭頂生瘡腳底流膿的壞,它拍(寫)不出那種真實的復雜的人性來,能大成的當然永遠都是極少數了。
作者:夕四少,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