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吉林日報采訪我院心病中心主任醫師李雙娣,談三伏天如何科學養生相關問題。原文如下:
陽氣不足的信號
陽氣是身體的能量和溫暖之源。當它不足時,身體會發出明確的“求救信號”。
如怕冷喜暖,比別人更怕冷,尤其腰背、腹部、膝蓋怕涼,喜歡喝熱水、穿厚衣服;精神不振,總覺得疲勞乏力,沒精神,懶得動,白天也容易犯困;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且恢復慢;消化能力弱,食欲差,吃點涼的或油膩的就容易腹脹、腹瀉(大便稀溏不成形,甚至夾有未消化食物);面色蒼白或發暗,缺乏紅潤光澤;舌象顏色淡白、胖大,舌邊有齒痕,舌苔白膩;脈搏沉細無力(需專業診斷);夜尿多,小便顏色清;女性可能出現痛經、白帶清稀量多、宮寒不孕等;男性可能出現性欲減退、腰膝酸軟等。
常見傷陽習慣
過度貪涼:這是“傷陽”的頭號殺手。大量喝冰水、冰啤酒、吃冰淇淋、冰西瓜,直接損傷脾胃陽氣,導致“寒從中生”。
空調過度依賴:長時間待在低溫空調房(尤其溫度設得過低,如22℃以下),或者空調冷風直吹頭頸、腰背、關節。寒氣無孔不入,損傷衛陽和臟腑之陽。
洗冷水澡、游泳后不及時保暖。尤其在出汗后,毛孔張開,冷水一激,寒氣直中體內。
熬夜耗陽:子時(23點-1點)是陽氣初生、陰氣最盛的時候,熬夜不睡最耗傷陽氣。
露膚受寒:穿露臍裝、露背裝、光腳踩地,使肚臍(神闕)、后腰(命門)、腳心(涌泉)這些重要穴位直接暴露于寒涼環境,寒氣易入侵。
缺乏運動: 久坐不動,氣血運行不暢,陽氣得不到生發和振奮。
過度出汗: 尤其是大汗淋漓的劇烈運動,如高溫下跑馬拉松,致“氣隨津脫”,反而耗氣傷陽。
三伏養陽清單
三伏天自然界陽氣最盛,人體毛孔大開,此時利用“天之陽”和“藥之陽”來補養或激發“人之陽”,效果事半功倍,尤其適合調理虛寒性疾病,也就是冬病夏治。清單如下:
曬背(天灸):上午9-10點或下午3-4點,穿薄衣或裸露背部,背對太陽靜坐或站立15-30分鐘。曬到感覺背部暖洋洋、微微出汗即可,避免大汗淋漓。后背有督脈和膀胱經,是陽氣運行的“高速公路”。陽光,尤其是其中的遠紅外線溫煦背部,最能振奮督脈陽氣,驅散體內寒氣。注意曬后及時擦干汗,避風,喝杯溫開水補充水分。紫外線過敏、高血壓、心臟病急性期、孕婦等慎用或遵醫囑。
艾灸:去正規中醫機構或在家使用艾灸盒、艾條溫和灸,選關元、氣海、神闕、命門、足三里、大椎等補陽要穴,每穴灸15-20分鐘,以局部溫熱舒適、皮膚微紅為度。每周2-3次。艾草是純陽之草,艾火的熱力配合穴位刺激,能溫經通絡、補益陽氣、驅寒除濕。
三伏貼:在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或前后幾天,到正規醫院或中醫機構,由醫生根據體質和病癥選取穴位,如肺俞、脾俞、腎俞、天突、膻中等,將特制中藥藥膏貼敷其上。一般成人貼2-6小時,兒童時間更短,以皮膚感覺溫熱微癢、不起泡為度。利用辛溫走竄的中藥,在三伏天陽氣最旺、毛孔最開時,通過皮膚吸收和穴位刺激,溫陽散寒、疏通經絡,治療冬季易發或加重的寒性疾病,如哮喘、鼻炎、老慢支、關節痛、痛經等。注意皮膚過敏、破損、發燒、孕婦等不宜。
喝姜棗茶:生姜3-5片(帶皮,洗凈拍散),紅棗6顆(掰開去核),加水煮20-30分鐘(或保溫杯燜泡)。最好在上午飲用(過午不食姜)。體寒重者可加紅糖,易上火者生姜減量或去姜皮。生姜辛溫散寒,溫中止嘔;紅棗甘溫補脾和胃,養血安神。兩者配伍,溫而不燥,能溫暖中焦脾胃,助長陽氣。是夏季扶陽、祛內寒的經典茶飲。堅持從立夏開始喝到三伏結束,效果更佳。
溫水泡腳:每晚睡前用40-45℃的溫水,可加艾葉、花椒、生姜等溫陽散寒藥材,泡腳15-20分鐘,水位最好沒過腳踝。泡至身體微微發熱,額頭、后背有細汗即可,切忌大汗。泡完擦干腳,穿上襪子保暖。足底有眾多穴位和臟腑反射區。溫水泡腳能刺激經絡,引火歸元,溫煦下焦(腎、膀胱),驅散寒濕,改善睡眠。
適度運動:選擇清晨或傍晚進行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瑜伽等舒緩運動。運動到感覺身體溫暖、微微出汗即可。絕對避免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大汗會“氣隨津脫”,反而傷陽。“動則生陽”,適度活動能促進氣血流通,振奮陽氣。
睡好子午覺:晚上盡量在11點(子時)前入睡,保證7-8小時睡眠。中午11點-1點(午時)可小憩15-30分鐘。子時是陰陽轉換、陽氣初生的關鍵時刻,熟睡有利于陽氣潛藏和生長。午時小憩能養心護陽,補充精力。
養陽非一日之功,三伏天是黃金期,但也要長期堅持好的習慣。采取外用(曬背、艾灸、貼敷、泡腳)與內服(姜棗茶)相結合的方式,盡量在上午,陽氣升發時進行養陽活動。同時嚴格避免前面提到的傷陽行為,這樣才能達到養陽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伏養生誤區
“夏天就要多出汗排毒”
適量出汗有益,但大汗淋漓會“氣隨津脫”,嚴重耗氣傷陽,甚至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運動以微汗為度,及時補充水分,溫開水或淡鹽水。
“綠豆湯、涼茶當水喝”
飲用綠豆湯、涼茶適量可解暑清熱,但天天喝、大量喝,尤其空腹喝,會損傷脾胃陽氣,導致腹瀉、腹脹、食欲差。脾胃虛寒者尤其要控制。
“水果代替正餐減肥”
水果多屬生冷,且含糖量不低,代替正餐不僅營養不均衡,更會損傷脾胃陽氣,導致濕氣內生,越減越虛胖。
“晨練越早越好”
夏季天亮早,但清晨,尤其5點前,露水重,寒氣未散。過早鍛煉,尤其去樹林水邊,易受寒濕侵襲。建議在日出后,6-7點后,地面陽氣升騰時鍛煉更佳。
“熬夜后用白天補覺”
夏季白天長,很多人熬夜,想白天補覺。但白天睡覺難以彌補夜間,睡眠對陽氣生長的重要性,長期會打亂人體陰陽平衡,耗傷陽氣。
“只喝水不補鹽”
夏季出汗多,丟失的不僅是水,還有鈉、鉀等電解質。只喝大量白開水可能稀釋血液電解質濃度,甚至引起低鈉血癥。大量出汗后應適當補充淡鹽水或含電解質的飲品。
“防曬過度完全不見陽光”
適當防曬是必要的,但完全避開陽光,尤其不曬一點后背,就失去了利用“天之陽”溫煦身體的好機會。
內容來源/吉林日報
初 審/姜旭陽
復 審/王 爽
終 審/郭家娟
醫院地址
紅旗院區:長春市工農大路1478號 0431-86178018
經開院區: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圳街185號
兒童診療中心:0431-81953838
婦產診療中心:0431-80568666
治未病(慢病管理中心)、針灸推拿中心:長春市工農大路工農南胡同177號
農安分院:農安縣燒鍋鎮長白公路與東盛路交匯處 0431-81877999
二道分院:二道區東河東路4999號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白山醫院:吉林省白山市渾江區長白山大街3052號 0439-5080906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定西醫院: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解放路31號 0932-821330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