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3”培養實驗,自2016年走到今年,正好第10個年頭。
而海淀區級“1+3”在全市各區里變化最大,堪稱今年送給家長的超級紅利!
去年22校1687人,今年直接擴至30校2570人!
培養實驗規模、參與學校雙雙增加,全區60%的公辦高中參與其中,海淀區級“1+3”氣候大成!
多所學校今年更是上調了培養實驗計劃。比如人大附中西山學校,就從去年80人擴招至今年100人,極大滿足了家長讓孩子提前“上岸”的教育期待。
更何況,西山學校本身就是一所讓學生“增值”的“寶藏”學校!
這幾年的西山,一年一個臺階,教育“加工力”持續拉滿:初中部今年中考整體優異,頭部表現尤其亮眼;高中部高分突破,650+、600+分數段人數雙增長。學生較中考入口平均提升數千名,學校更被權威部門評為持續高增值學校。
西山學校的“智慧未來1+3” 培養實驗,志在構建中外融合、數智賦能的高質量人才培養路徑——這絕非簡單的四年貫通培養,而是一場徹底的課程創新!
學校通過整體重構課程體系,撬動“1+3”的深度優化與人才培養的全面升級。
在這里,四年課程被精心設計:以AI特色課程點燃創新思維,用中外融合課程打破學科壁壘,依托項目式學習(PBL)培養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
正如首屆“1+3”的家長所說:
“西山的科技AI和特色課程,與人本一脈相承的教風、校風、學風和資源,加上越來越亮眼的中高考表現,讓我們果斷選擇為孩子搶下整整一年的高考備戰先機!”
如何為孩子選對“1+3”學校?
海淀不愧是“教育高地”,30所區級“1+3”群雄并起。選擇一多,家長反倒容易犯難。
究竟如何為孩子選對“1+3”?
第一,看興趣特長與培養實驗是否精準匹配。
據了解,西山學校強調打牢初高中課程基礎,提升數理能力,再將創新思維鍛造成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其“智慧未來1+3”培養實驗,給孩子更連貫、更充分的時間,通過特色課程和資源賦能,讓學生科學運用智能工具去認知世界、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第二,看短板學科是否拖后腿,長板學科是否充分施展。
有些孩子偏科明顯,比如初二體育已經扣了2分,損失過于慘重。
而有些孩子某些學科特別突出,卻受限于中考兼具水平測試與選拔的雙重性質,優勢難以盡情發揮。
這時候,“死磕”中考不如轉換賽道!
西山“1+3”讓孩子在“數理創新+課程改革”的雙重賦能之下,實現全面且個性化發展的倍增效應。
第三點最關鍵,填報志愿切忌盲目“摸高”。
區級“1+3”只能填報一所學校。一旦進不了面試,機會就白白浪費了。
建議適當“降檔”,選擇計劃充足、正處于強勁上升期、對孩子關注度高的學校!
由于“1+3”不能組織學生考試,只能按照1:3的比例組織報名學生的面試,所以計劃較多,進入面試的幾率越高。比如,西山招100人,可通知300人面試。
選擇顯著上升期的學校,意味著孩子能與學校共同成長,共享發展紅利。而學校對孩子高度關注,則確保每個學生被看見、被激發,從而喚醒內驅力。
歸根結底,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建議家長結合孩子的興趣、特長、學習習慣及未來規劃綜合考量。
西山“1+3”課程
憑啥讓孩子贏在4年前?
西山學校“智慧未來1+3”特色課程,緊扣“未來學校”定位,既扎穩“中國心”的人文根基,又鍛造數智時代的數理能力,讓孩子從起點就站上更高平臺。
贏在頂層設計。
牢鑄“立德樹人”根基,貫徹北京課改精神,構建“幸福未來”課程體系,形成橫向融合、縱向貫通的4年課程圖譜,突出課程的系統性、實用性與前瞻性。
課程堅持“以終為始”,整合初三至高三學習內容,第一年聚焦初高銜接,確保每項教學任務緊密對接培養目標,打造連貫高效的學習歷程。
強在數智賦能。
作為市區級智慧教育示范校,學校緊密圍繞“智慧·未來”定位,將數字化基因融入“1+3”血脈。依托1對1數字化未來學習實踐,激活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動態優化課程參數,實現教育資源配置與教育效果最大化。
具體到課程,“貫通性”與“可選擇性”雙線并行。
貫通性體現在全鏈條培養里。
人工智能課程貫穿不同階段,整合校內外資源形成能力培養閉環。
語文教學強調“知識-能力-素養”貫通。“戲劇人生”單元從課本搬上舞臺,讓學習從單維課堂走向多維實踐;特級教師廖昌燕指導的古詩詞“講誦寫”課程,通過小組合作、情景演繹等多元方式,既夯實基礎又提升素養,學生在多個區級比賽中斬獲一等獎。
廖昌燕老師語文課堂
人工智能選擇性必修課提供多樣化選擇,精準匹配個性發展。
無人機課程:多學科融合,在動手實踐中提升理科思維;
VEX機器人課程:結合PBL與賽課模式,學習機器人、編程、機械背后的技術原理和應用場景;
聯想·科技智慧和人文管理:跟隨聯想硬件工程師、軟件開發工程師和專業設計師,體驗科技人文融合;
人工智能生物實驗室開發課程:人本自主開發,邀請大學生命科學、人工智能領域專家擔任講師,直通前沿交叉學科。
中外融合課程是西山課程的“重頭戲”,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個學科獲得市區級特色課程認定。
數學建模課用跨學科思維解決真實問題;物理實驗課吸收國際課程優勢,讓學生在實驗中觸摸物理本質;化學項目式學習以解決生活實踐及課程學習中的問題為導向;生物課與人本聯合開發,以“實驗”為主體;信息技術課融合AP內容,培養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信息素養。
生涯規劃課程貫穿四年,第一年從心理調試和學習方法、技巧等方面入手,幫助學生做好初高銜接過渡;高一聚焦生涯認知,高二聚焦生涯探索;高三聚焦生涯準備,幫助學生在升學擇業的近期目標做出最優選擇,助力整體人生規劃發展。
PBL項目式學習課程是西山“明星”課程,覆蓋人文社會科學類、數學與計算機科學類、自然科學類三大領域,目前已積累上百個真實課題,學術研究、問題解決、溝通合作、自主發展,樣樣都練。
研學課程更把“讀萬卷書”變成“行萬里路”,將領導力訓練、感恩踐行、環保行動、安全教育等不同課程融入其中,讓每一次行走都成為西山學子獨特的成長坐標。
作為北京市課程建設先進單位,西山“1+3”用特色課程賦能科技創新,以中外融合課程、生涯規劃課程滋養核心素養,再加上項目式學習課程和研學課程,培養具有“中國心”和“國際范”的復合型人才。
向下滑動查看
西山花兒高成長性的秘密“曝光”!
說到底,西山花兒高成長性的秘密在于——
以強勁師資精耕細作,用人本資源輻射共享,讓課程建設夯實根基,憑中外融合打開視野。
高水平師資“天團”。
“1+3”培養實驗匯聚多位人文、數理學科領域正高級教師和特級教師,以及院士專家組成的科技創新顧問,還有頂尖高校專家教授和人工智能領域科研骨干擔當的學習導師等。
人本平臺資源輻射。
作為人大附中聯合總校的成員校,西山學校深度共享聯合總校教師培訓、教研備課、考試練習以及人大附中家長課堂等優質辦學資源。
“家文化”滋養幸福感,三大維度助力“1+3”學生成長。
建校以來,學校一直以創辦“幸福的、不一樣的未來學校”為發展愿景。
一方面,借助社會資源,為學生提供實踐與創新平臺。
地處海淀北部高精尖企業聚集地,周邊有中關村科技園等創新企業匯集地,如聯想、百度、騰訊、新浪、軟通等大型企業,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研究所、醫學科學研究院等。
學校與這些單位保持長期合作關系,深度整合資源,開設選修課和社團,共同舉辦科技節等。
另一方面,用拓展活動開闊眼界,作為課程學習的有益補充。
學校為“1+3”設計了切合需求的社會實踐活動,比如校外學農實踐、冰雪嘉年華、一對一接待新加坡友好學校師生來訪等,在實踐中提升綜合素養。
不僅如此,學校還用全員德育守護學生成長。
很多社團老師成為學生的“私人定制班主任”,利用學生“親其師”心理,與班主任一起陪伴學生對付“成長的煩惱”。還通過家委會等家校合作路徑,幫助學生快速融入集體,形成課程學習與實踐成長的有機補充。第一屆“1+3”班團結友愛、積極向上,其中一個班榮獲了校級先進班集體榮譽,印證了育人實效。
當家長認同學校教育理念和“1+3”課程體系,愿意把孩子托付給學校,西山也邀請家長成為“西山合伙人”,家校共育閉環由此形成。
人大附中西山學校以“未來學校”為定位,依托數智賦能打造AI時代的教育范本,在學生長程發展上深耕,以全景育人的格局辦學,做人大附中的未來學校,讓每朵西山花兒在這里讀書都成為一件幸福的事情。
文 | 京教君
素材來源 | 人大附中西山學校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京城教育圈」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為了更好的我們
歡迎 | 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走之前記得點個“心心”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