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安7月20日電 題:中拉青年走進古都西安 架“未來之橋”跨越文明長河
作者 楊英琦
“在幾天從震撼的兵馬俑到豐富的博物館展覽,我看到了中國從古至今的發展脈絡。這次文化之旅加深了我對中國民眾的理解和共鳴。雖然兩國文化存在許多差異,但我們也發現了共通之處,而這正是深化兩國民眾關系的基礎。”走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光影變幻的展廳里,來自巴西的盧卡斯·皮亞亞·佩特羅希諾頻繁掏出手機,試圖記錄下眼前的一切。
2025年“未來之橋”中拉青年領導人培訓交流營近日在陜西西安展開。來自伊比利亞美洲青年組織及9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25名青年代表與中國友人置身兵馬俑千年軍陣、近距離觀賞古代遺珍、細品茯茶氤氳香氣,一道展開這座十三朝古都的歷史畫卷。
當被問及印象最深刻的體驗時,盧卡斯·皮亞亞·佩特羅希諾坦言“很難選擇”。在他眼中,歷史故事是一幅綿延不絕的畫卷。他贊嘆于此行所見的文物本身,更被展館精心的設計所打動:詳細的雙語文字解說,巧妙運用光影營造氛圍的展示手段,立體生動的投影畫面……將歷史娓娓道來。“最震撼我的,其實是整個連續、完整的歷史進程得以如此清晰地呈現。能看到這一切,實在太好了。”
圖為正在博物館內拍攝記錄的青年。楊英琦 攝
這種身臨其境的震撼感,對于許多首次踏上中國土地的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青年而言尤為強烈。
來自圭亞那的阿什利·阿麗西婭·亨利是中海石油圭亞那有限公司的法律顧問,雖然就職于中國公司的關聯企業,但這是她第一次來到中國。在她從前的設想中,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可能會很擁堵、生活不便”,但親身體驗后,她驚訝于這里井然有序的交通、完善便利的基礎設施建設。“傳統與現代竟能如此完美融合。親身體驗,與在屏幕前看到的感受截然不同。”
“我所在的公司在圭亞那的業務發展良好,切實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實際上,‘搭建圭中友誼之橋’也是我們團隊的重要工作之一。”阿什利·阿麗西婭·亨利表示,這次對中國文化的深入了解使她對未來兩國青年友誼的發展充滿了信心:“現在最期待的,就是挑選些紀念品回去珍藏這段經歷。”
圖為中拉青年在博物館內參觀。楊英琦 攝
阿什利·阿麗西婭·亨利的熱情并非個例,這群青年們早已沉浸在紀念品柜臺前,或駐足細看,或愛不釋手地摩挲把玩,精心挑選著心儀的禮物。來自伊比利亞美洲青年組織的尼古拉斯·加諾薩挑選了一只粉色中國神獸玩偶,想帶回國送給朋友剛滿一歲的孩子:“這造型讓我想起剛看過的秦漢文物,充滿文化氣息,希望他能感受到這份來自中國的祝福。”
“全世界青年都有許多共通之處:相似的關切和對未來的思考,也承擔著共同的責任——既要傳承歷史,也要推動改變,讓世界更美好、包容和多元。”走出博物館大廳,盧卡斯·皮亞亞·佩特羅希諾仍頻頻回望這座文化寶庫。“要保護好我們的歷史文化,帶著這份寶藏走向未來。”(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