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20日)迎來了一年中最悶熱的時段——三伏天,也是一年中一個關鍵的養生時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三伏是10年來首個“短版”三伏天。雖然時長縮短,但養生價值絲毫不減,更要好好把握這個養生時機。民間素有“三伏養生”“冬病夏治”的智慧,此時如何養生?
AI 生成圖
今年是個“短版”三伏天,
把握好“濃縮版”養生時機
今年三伏從7月20日開始,8月18日結束,總共只有30天,打破了過去10年(2015年至2024年)“40天長伏”的慣例。其中:
初伏:7月20日至7月29日,共10天;
中伏:7月30日至8月8日,共10天;
末伏:8月9日至8月18日,共10天。
健康時報資料圖
這一變化源于傳統歷法計算。三伏天的推算,依據的是我國傳統的干支紀日法,以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作為初伏的開始,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起始。而初伏與末伏之間,便是中伏。
由于庚日的循環周期為10天,這使得初伏和末伏的時長固定為10天,中伏則可能是10天或20天,從而導致三伏天的總時長在30天到40天之間波動。
雖然今年的三伏天較往年少了10天,但這不意味著悶熱程度會因此而降低。而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熱的階段。①②③
健康時報資料圖
三伏天忌做6件事
1、忌猛吹空調
三伏天里,空調成了“續命神器”,伏案工作者、長時間使用電腦和手機的人群,要當心猛吹空調對肩頸部的影響。
北京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韓驍曾在健康時報刊文中介紹,在高溫天氣下,猛吹空調特別容易使原本就很疲勞的頸椎肌肉雪上加霜,甚至“罷工抗議”。因此,三伏天不僅要防感冒中暑,也要當心頸椎病。④
2、忌劇烈運動
三伏天氣溫高、濕度大,不提倡進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進行的劇烈活動,建議可選擇游泳、早晚慢跑等體育活動。⑤
3、忌快速降溫
三伏天酷暑難耐,切忌貪涼驟冷。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耿銀東2024年在該院公眾號刊文提醒,從炎熱的室外進入空調房,雖然會在瞬間感覺舒爽,但血管和心臟很難適應過大溫差;此外,夏季人體溫度高,出汗多,很多人一回家就馬上用涼水沖澡,這樣會造成外周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有時甚至會造成急性心梗。
所以,若在室外大量出汗,回到室內應先擦干再吹空調,不要對著空調直吹;洗澡前,也應先擦干身上的汗,休息后再用溫水洗澡。⑥
健康時報資料圖
4、忌情緒波動
河北省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醫師徐濤曾在健康時報刊文中介紹,氣溫超35℃、日照超12小時、濕度高于80%等,人體就會處于易激惹狀態,“情緒中暑”發生的比例就會明顯上升。
比如因一句刺耳的話、一件不順心的事便無比氣憤、出口傷人、揮拳相向。因此,夏季不僅要防身體中暑,還要防“情緒中暑”。⑦
5、忌吃得油膩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龍華君2025年在接受華聲在線采訪時表示,燒烤煎炸、肥甘厚味之物,是濕熱的“催化劑”,它們徒增脾胃負擔,易生痰濕。
健康時報資料圖
此外,建議不要在大汗淋漓時灌下冰飲或猛吃冰西瓜,記住冷飲、瓜果務必放置至接近室溫(或15℃以上)再食用。②
6、忌不開窗通風
很多人怕熱不想開窗通風,但傳統空調并不具備新風系統,不引入新鮮空氣,工作時只是不斷讓室內空氣循環流動,所以會造成空氣里的氧氣濃度下降,二氧化碳濃度上升,讓人昏昏欲睡。
建議在開2~3小時空調后,大開窗戶通風換氣10~15分鐘(期間不用關閉空調),也可以長時間給窗戶開個縫兒隨時換氣。⑧
三伏天宜做6件事
1、宜喝一杯溫熱茶
山西省中醫院中藥方劑研究所主管藥師郭丁丁2024年在醫院公眾號刊文介紹,夏季飲用熱茶能刺激毛細血管舒張,消暑解渴、清熱涼身。茶葉中的茶堿成分有利尿作用,排尿也能帶走身體的一些熱量。冷飲只能暫時解暑,不能持久解熱、解渴。⑨
健康時報資料圖
2、宜泡腳祛寒祛濕
西安市第五醫院風濕免疫科五病區秦瑜2024年在該院公眾號刊文介紹,人腳上有脾經,而泡腳則可疏通經絡,健脾祛濕。三伏天泡腳,體內的寒濕之氣排出后,關節疼痛、肌肉酸痛等癥狀也會有所緩解。
泡腳水溫宜在40~45℃,泡15~20分鐘即可。建議在晚上9點鐘左右泡腳;如果要熬夜,最好也在晚上9點鐘泡泡腳,會大幅度緩解熬夜后的不適,提高睡眠質量。如果想要減肥,有條件的話,可以在下午3、4點的時候泡泡腳。⑩
3、宜適度運動排汗
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陳燕清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分享,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大部分是多吃少動,容易形成脾虛濕阻的體質,這樣的體質最需要鍛煉出汗。可夏天早晚天氣涼爽的時候,在戶外鍛煉半小時。年老之人可以選擇太極拳等和緩運動。?
4、宜曬后背增免疫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張晉2023年在健康中國微信公號刊文介紹,三伏天曬背可以通過刺激經絡穴位達到補陽氣、增強免疫力的作用。不要在陽光強烈的時候曬背,應在9點以前或15點以后,每天曬15~20分鐘,最好不超過30分鐘,達到微微汗出即可。在曬背過程中如出現不適,應立即停止。?
圖自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劉燕設計?
5、宜午睡養心安神
夏季晝長夜短,不少人會覺得晚間睡眠不足,可以午睡一下。中醫認為心主神明,“閉目養神”,其實也是在養心。?建議中午可靜坐或小憩15-30分鐘,有助于養心安神。盡量將午睡安排在下午2點前結束,避免影響夜間正常睡眠節律。?
6、宜吃點含鉀食物
夏季炎熱出汗多,浙江省嘉興市第一醫院中醫針灸科中醫師周軒2023年在該院公眾號刊文提醒,平時出汗較多的人,要多吃豆制品和奶制品等含鈣豐富的食物,以及土豆和蘑菇等鉀含量豐富的食物。還要注意補充B族維生素,如紅豆、綠豆、燕麥等粗糧,適量吃些動物肝臟。?
健康時報資料圖
精選
文章
本文綜合自:
①2025-07-18新華社《連續10年都是40天的紀錄被終結!今年“三伏”30天!》
②2025-07-16華聲在線《“短三伏”要來了,但養生之道別馬虎!》
③2025-07-16數字北京科學中心《即將入伏!今年的三伏天只有30天?什么時候最熱?》
④2017-07-21健康時報網《三伏天吹空調當心引發頸椎病》
⑤2022-07-27湖南日報《請收藏!三伏天防暑必備小常識》
⑥2024-07-15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高溫天只想猛喝冷飲、狂吃雪糕!?當心冰爽過頭讓血管崩潰!》
⑦2020-06-30健康時報《35度情緒病》
⑧2025-06-11科普中國《長時間開空調到底會不會得病啊?!很急!》
⑨2024-06-13山西省中醫院《夏季養生要趁“熱”才好!中醫教你7招“以熱制熱”,溫補陽氣、健康消暑,安全過夏……》
⑩2024-07-30西安市第五醫院《三伏已至 該泡腳啦!》
?2019-08-06健康時報《夏季就要出出汗》
?2023-07-25健康中國《科學排雷|三伏天曬背,你也被“種草”了?千萬別曬錯》
?2025-07-14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三伏天“網紅”養生,做錯反倒傷身》
?2020-08-07健康時報《夏季養生貴在養心》
?2025-07-01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適度午睡,效率加倍!研究揭示:深度睡眠帶來“靈光一閃”》
?2023-06-27嘉興市第一醫院《夏天出汗多是健康還是虛?》
編輯:任璇
審核:魯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