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劉云先生大約不到十年,那時劉云先生先后在中國美術館等地舉辦系列作品展。2016年,“云峰有約——劉云中國畫作品展”在關山月美術館盛大開幕,可謂規(guī)格超前、名動四方,燃爆了南方本來就火熱的夏季。開幕式我去了,這么熱鬧的場面我就不便湊上去打攪。過幾天,我?guī)Ъ胰艘黄饋砜凑梗『糜峙龅搅藙⒃葡壬V灰娍此椒コC健,一口地道的湖南(準確的說是岳陽加長沙)口音,他正在陪一位家鄉(xiāng)的老領導看展。當經過我跟前的時候,我出于敬仰用家鄉(xiāng)話同劉先生攀談起來。劉先生很熱情,沒有架子,我倆一見如故。我跟著劉云先生在展廳里又走了一小圈,聽了他的介紹,更對劉云先生的藝術成就與創(chuàng)作理念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認識。
一位藝術家對藝術的敏感、熱情與旺盛的創(chuàng)作經歷,是藝術家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進而放大范圍說,一個人的成功,除了天資,第一要素是熱情的人生事業(yè)態(tài)度與持續(xù)旺盛的工作干勁。人的智力、能量可能有不少先天的稟賦,但更離不開后天的人生修煉。當一個人修煉出一片真正屬于自己人生的能量場,生命便會自帶光芒,世界也便一片美好。劉云先生是富有魅力的人,他的眼神里總透露出藝術家獨有的敏銳與深邃,他身板硬朗,腳下生風,一看就是上天眷顧與后天內修的結果。這種人,放在任何一個時代與領域都會成功。
靈山秀水煙雨中
350cm×100cm
紙本設色
2016年
靈山秀水之二
350cm×100cm
紙本設色
2015年
靈山秀水之三
350cm×100cm
紙本設色
2017年
云淡水平煙樹簇
120cm×118cm
紙本設色
劉云先生的藝術創(chuàng)作,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一為油畫前期,二為中國山水畫時期。他早年的油畫,一出手似乎就遇高人指路,這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是極不同尋常的。這點我沒有與劉云先生交流過,到底是什么機緣讓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如此的“開竅”與“通靈”。我與劉云先生算是地道的鄉(xiāng)親加校友,都畢業(yè)于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前身為美術系)。他當時是學油畫的,沒有往學院派通常的路數上走,他摒棄了學院派一味強調的造型與色彩,作品中看不到那種往畫布上堆滿了厚厚的顏料、油彩的學院派做法。我甚至懷疑當時他的油畫老師和同學們是否能認可與欣賞他的作品?他的作品是如此的簡潔、概括、單純,他走出了一條抒情與理想主義的藝術道路。據說上世紀80年代中期,著名畫家周思聰先生看到劉云先生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油畫作品,很驚詫其靜穆的藝術意韻,說這恰是她多年追索的境界。“靜”之美,為內美、深美,是澄明之境。這是劉云全部特質之內核,也是他謙和、內斂稟賦的外化。藝術之靜美,不僅僅是因為畫面視覺的單純與平靜,更應該是畫面所傳達出來的靜穆、安然、恬靜、舒張的境界與氣息,讓人從作品中洞見、品味其幽深的秘境、自然的天機、婉約的情感與深沉的情思。
月魂
150cm×150cm
布面油畫
1986年
冬天的雪
200cm×200cm
布面油畫
1989年
在船艙尋找東西的小女孩
120×96cm
布面油畫
1994年
春之水
150x150cm
布面油畫
2004年
設想,如果劉云先生一直沿著他油畫“湖畔詩人”的路線走,到底今天是怎樣的一番面貌?我想,沿著這個路線走,一定會為中國油畫開辟一條東方油畫詩意化的道路。這是一條廣闊的道路,但劉云先生走向中國山水畫這一條道路卻又更具宏大的藝術使命。因為“湖畔詩人”系列作品在某種程度上應該算是中國油畫史上特殊時期且具有特別意義的探索,它可以代表一種潮流,一種文化的現象,尚不能形成一種美術史級別的意義。劉云先生憑著他的這些作品獲得了相應的聲譽與影響,到《行走的人》系列時,雖然是進一步的探索,但我感覺他不愿意再往這條路上走下去了。劉云先生敏銳且聰明,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中國山水畫正是他所要的情感歸屬與表達需要。他轉型中國山水畫,實際上是給自己找到了一條更寬闊、更深遠的藝術之路。當然,這條路也是充滿艱辛與挑戰(zhàn)的,相信經過二十多年的山水畫探索,劉云先生一定會常常遭遇各種困境與反思。但是,一個藝術家如果一直處于順境中,或者自己沉浸在習慣的順境中,沒有挑戰(zhàn)、困惑與反思,是很危險的。一個藝術家不能一直總處于一種個人習慣的“自信”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很容易阻礙自己攀向藝術的更高峰。歷史一再證明,藝術家一旦進入自己認可的“成功狀態(tài)”,就離藝術走下坡路不遠了。從劉云先生山水畫藝術創(chuàng)作之路來看,他一直處于一種探索的狀態(tài),盡管他的藝術成就已經不斷獲得業(yè)界的好評與贊譽,但他并沒有因此滿足、止步于當前。這些年來,幾乎每一兩年都可以看到他作品新的探索與面貌,對一個藝術家來說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劉云先生在幾十年的藝術生涯中,經歷過無數的藝術試驗與探索,他對藝術的執(zhí)著與勇氣是令人欽佩與敬仰的。坦白的說,我尤其喜歡他三個系列的藝術作品。一是早期由洞庭湖意象生發(fā)的“月魂”系列作品,畫面簡潔、寧靜、夢幻,與我喜歡的日本畫家東山魁夷的作品有同樣的格調與妙處。第二是他的《靈山秀水》系列青綠山水作品,這類山水雖然青綠設色是傳統(tǒng)的,但在色彩與表現上又富有新意,江南(徽州)老屋安放在水光瀲滟、云山霧漫的山水間,它使人的心靈頓時感到閑適與安放,也讓人不由增添了幾分悵然、傷感與神思。第三是他近期所作“二十四節(jié)氣”系列山水作品,劉云先生并沒有用傳統(tǒng)意義的以畫解讀二十四節(jié)氣。這個系列的作品與其說是山水中的二十四節(jié)氣,不如說是以二十四節(jié)氣為依托以山水來表達自己的心境與哲思。從這批作品中,我看到了中國山水畫抒發(fā)情感、表達心意的另一種途徑與可能性。
白露之三
94cm×60cm
紙本彩墨
2023年
夏至之十九
70cm×46cm
紙本彩墨
2024年
秋分之三
182cm×148cm
宣紙彩墨
2024年
寒露之一
122cm×122cm
宣紙彩墨
2024年
白露之一
180cm×150cm
紙本彩墨
2023年
著名畫家劉巨德先生在觀看劉云先生“逸景幻鄉(xiāng)”作品展后發(fā)表感言,他認為劉云先生的創(chuàng)作經過多年探索:“作品越來越深厚、越來越純凈,畫面也越來越簡潔又豐富、富有光澤。”他認為劉云先生的藝術之路“特立獨行,不跟風、不追潮,走自己的路,沒有左顧右盼”,他相信劉云先生的藝術之路將會“越走越深,越走越遠”。著名美術評論家皮道堅先生在觀看劉云先生“坐看云起時”作品展后,認為劉云先生“有思想者的品質、詩人的氣質,很好地延續(xù)了中國繪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早在南北朝時期畫家宗炳便提出的山水畫‘澄懷味象’、‘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樂’的藝術主張”。認為“以二十四節(jié)氣命名的新作充滿了象征意味,表現了中國文化對時間性概念以及宇宙人生的獨特感知與思考,也是中國社會當代精神的表達。山水畫講究‘以形媚道’,劉云的作品以愉悅的方式引領我們去體會那作為最高存在的‘道’。”兩位先生均給予劉云先生藝術創(chuàng)作充分的肯定。應該說,劉云先生在他的藝術道路上,最為難得的就是這份一以貫之的初心與執(zhí)著,他通過作品真誠地傳達自己心中的意象與哲思。他的作品從不刻意為技法所束縛,自然的造物對象在他的作品中只是藝術表達的需要而不是目的。他的作品走向高維,不再是簡單的自然追隨者、描摹者,而是自然的表現者、創(chuàng)造者。
作為晚輩,我不敢妄加評論,只是表達作為一名藝術同道對劉云先生藝術成就的個人感受與粗淺認知。劉云先生的藝術,從早期的油畫再到后來的山水造境,其藝術追求的道路,作品的格調在當代中國畫壇是獨特的,他沒有讓自己消逝在古人與今人成功的陰影中。他一直在進行不斷的探索與嘗試,總保持一種獨特的、先鋒的面貌。但他的探索又沒有走向極端,他沒有讓藝術走向一種純情緒化的、直白的自我宣泄與吶喊。他試圖走進傳統(tǒng),但似乎總是保持著一種警惕,他害怕自己深入傳統(tǒng)而不能自拔。他的作品,在自然的沉靜中自覺完成了一名藝術家豐富、細膩的心理訴說與情感表達,傳達出一種生命的哲思與自然、山水之道。
清風掠過·塞罕壩
124×236cm
紙本設色
2017年
清嵐曉月之二
90cm×230cm
紙本設色
2018年
夕陽無語山更靜之九
180cm×384cm
紙本設色
冬至之一
230cm×118cm
紙本彩墨
2023年
清嵐曉月之四
300cm×250cm
紙本彩墨
2020年—2022年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劉云先生的作品似乎從浩渺無際的洞庭湖中汲取了養(yǎng)分,如同他的名字,淵源、意向于云煙夢幻的八百里洞庭。
中國畫是特別講涵養(yǎng)、內修的藝術,厚積薄發(fā)方可致遠。某種程度上說,中國畫不僅僅是一門視覺的藝術,更是一門精深的學問。由藝入道,是中國畫通往頂層圣殿的最后一程。對于中國畫來說,十年、二十年實在太短,劉云先生以個人對藝術的天性與執(zhí)著,大約二十年就在中國山水畫上走到今天的境界實屬不易。由藝入道這一程,實在充滿太多的不確定性與難度,必須經過藝術家不斷的苦修與大徹大悟方可通達。相信以劉云先生所積累的藝術學養(yǎng)及天資悟性,未來一定會走出一條更加開闊、深遠的藝術之路。
后記:
寫完這篇小文后,收到了劉云先生寄來的個人傳記畫冊《十日談》。其實在幾天前,劉院長在電話中告知要寄一本畫冊給我,我滿是期待。畫冊幾天前收到了,放在茶幾旁,可能沒注意,放了好幾天。前兩天,飯后我突然看到有個沒拆封的快遞,問家人這是誰的快遞,才知道原來就是劉院長寄來的畫冊。剛吃完飯,顧不上中午的犯困,坐下來一讀差不多就兩個小時,滿滿感慨與收獲,如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一般充滿各種新奇與驚喜!
之前只知道劉云院長是從岳陽走出來的一位全國知名畫家,沒想到居然是同一個縣的人,更沒想到劉先生初中讀書的學校與我家不過就在隔壁鄉(xiāng)鎮(zhèn)。每次看劉云先生作品中的山坡、樹、池塘等,怎么看都像是我老家的后山坡,這一下我終于恍然大悟了。從畫面的空間走進心里的空間,那朵云、那條路、那片田野,我似乎聞到了花草的香,故鄉(xiāng)的云迎面向我飄來,風吹在我臉上,思緒百般交集,我似乎又回到了從前,回到了那個對世界未知充滿期待與希望的童年、少年……
有句話藏在心里一直沒說,第一次見到劉云先生及看到他的照片,總感覺與梅蘭芳、徐悲鴻先生有幾分神似。讀完《十日談》后,我不得不把這種感覺說出來。劉云先生是畫家中少見的有君子之風的人,不見披頭散發(fā)、滿臉胡須,衣品講究、形象儒雅,素雅、冷靜的外表卻裹著一顆熱辣滾燙的心。他做事情總是有飽滿的熱情與干勁,他主政湖南省畫院期間,改、擴建省畫院,提攜、培養(yǎng)年輕藝術人才,創(chuàng)建湖南美術館,立項湖南全國中國畫雙年展等一系列創(chuàng)舉性的大事,先生打頭陣、扛大旗,這一切功德必將載入湖南文化、美術發(fā)展史冊。
劉云先生現才六十出頭,從中國畫畫家發(fā)展規(guī)律來說,先生正值盛年期。齊白石、黃賓虹這個年齡可以說還沒正式步入畫壇正道。劉云先生是幸運的,在這個時代,留給他的空間還很廣闊。
祝劉云先生永葆青春,藝術之樹常青!
文/瞿擁君,2025年7月8日于深圳,來源:瞿擁君藝術空間)
藝術家簡介
劉云,湖南岳陽人,一級美術師,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五、六、七、八屆理事,湖南省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副會長,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長城畫院副院長,中南大學兼職教授,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
創(chuàng)作活動及代表作被收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新中國美術史》《中國現代藝術史》《中國當代美術》《中國當代藝術文獻》《中國美術年鑒》《中國現代美術之路圖鑒》等。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外重要藝術展并獲獎。部分作品被中國美術館、關山月美術館、濟南市美術館等國內外機構及個人收藏。2008年受外交部邀請創(chuàng)作的21米大型中國畫《靈山秀水·夢江南》永久陳列在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新辦公樓大使宴會廳,2012年受外交部邀請創(chuàng)作的大幅中國畫作品《瀟湘春暉圖》永久陳列在中國駐冰島大使館。國畫作品《夕陽無語山更靜》于2016年被外交部收藏并陳列于駐香港特派員公署。2017年11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靈山秀水——劉云中國畫展』(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湖南省文聯共同主辦)。出版有《劉云作品油畫精選》《劉云畫集》《山水清音——劉云畫集》《跨界·造境——劉云藝術檔案》《云峰有約——劉云中國畫作品集》《靈山秀水——劉云中國畫作品集》《清風掠過——劉云水墨作品集》《劉云藝術檔案·2014—2020》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